5、夸张表现提升品牌档次
阿迪达斯这则广告绝对是奥运战略非常正确的一步棋。他充分赢得更多年轻人的认同,更了解现在人们的日益年轻态。用创意广告完成知道我、爱上我、勿忘我的三个广告传递流程。更从精神层面巩固和提升品牌个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服装商是你的好朋友,他会以同样300元,卖给你一件款式材料均相同的阿迪和李宁,这时候你会选择哪一个?
相信绝大多数选择阿迪达斯,因为它所传递的感觉和精神要胜过李宁,而这也是阿迪达斯坚持用情境广告的原因。因为只有情境广告才能把精神元素演绎到最佳。
6、同志们不要太脆弱
媒体人不能误导大众的情绪,用一己之观念质疑大众智商更不值得提倡。有甚者又举起辱华的大旗,说把我们观众球迷都踩在下面,是何居心?我每每看到这种论述,都感到好笑,你的心灵居然是如此的脆弱,啥事都能想到民族大义。但是拜托以后再聪明一点行不行。阿迪达斯不远万里到中国赞助奥运,他还想法侮辱中国人民,你不觉得这种想法异常可笑吗?
至于有意挑动大众“爱国”情绪,去做出一些不正确的言论来给一个品牌制造危机,我认为不是一种正确的做法,尽管我支持李宁,在我的多篇文章中也赞扬过它的非奥运营销智慧,但是我更希望不要有人“利用”群众的情绪来进行品牌征战。
7、请从目标客户的文化出发
至于有人说,这个颜色和中国喜庆不相称,阿迪达斯不能够理解中国文化,会造成空有知名度没有美誉度。那么我要反问说这句话时,你有进行过调查吗?阿迪的目标客户也是这么理解这个广告的吗?照这个说法,以后跟有跟重大赛事、喜事有关的广告都得用一个颜色,红色,表示喜庆吗。但是你了解目标客户群体吗?太多红色是喜庆,但是它同样落入一个中国的俗文化。
你认为消费者会认同吗?你理解他们心目对品牌、对艺术、对精神的定义和诠释吗?
如果我们媒体人所认同的和目标客户所认同的存在错位现象,我的建议是从目标客户的理解出发进行评述一个品牌。
这样既准确,又不失公正。因为一个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或者一个广告在市场中的效果,不是我们评论出来的,是实践检验出来的。
对于这则广告,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柏文康先生曾如是解释道:“我们希望向大家传达的是:阿迪达斯与全体运动员和体育迷们肩并肩地站在一起。‘一起’这个概念展现的是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的力量:当13亿人团结在一起的时候,没有不可能。”看完这段话,也许你能更好的读懂这则广告。至少,就目前我了解的,很多阿迪迷能够感受到这种团结和参与的精神。
在一个崇尚“Me”的时代,一个企业恨不得把客户的文化定义成企业的文化。作为企业外的旁观者,当你看品牌运作的方法时,最好能少一点自我,系统地思索“US”(目标客户群体),从他们的观点中和企业的战略布局中去体会,相信应该可以领悟地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