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管理 >> 品牌管理创新

高通公司成功法则:创新商业模式


[ 赵琪 全球品牌网    更新时间:2007/11/28  ]    ★★★

  开放式平台战略实现与客户之间的双赢
 
  高通在无线半导体领域的突飞猛进还代表了另外一种产业趋势。在这一领域,垂直整合和单厂商定制的模式曾在2G时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德州仪器主要专注于为诺基亚等一线OEM厂商提供定制芯片,紧密捆绑让两家公司雄霸于全球GSM无线终端市场。高通的创新便体现在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平台化的产品策略,将完备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提供给多个制造商合作伙伴——这种做法如今也成为了无线芯片供应领域的一大趋势。这一模式的益处在于:让高通的工程设计可以被复用,最大限度地让不同厂商在不同产品上实现共享,为OEM厂商的设计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捷,高通及其合作伙伴们均受益匪浅。半年来,德仪与爱立信携手3.5G产品、诺基亚将芯片开发外包给多家供应商,证明了这种开放式合作架构的优势。
 
  平台化的另一个体现,在于高通公司为客户提供的端到端的产品和服务,而非所谓的“组件式”策略。高通提供的全套芯片组解决方案还包括了支持系统软件、测评及诊断工具等,例如基站芯片显然并非高通的主要利润来源,但对其投入实际上保证了高通的手机芯片产品有一个良好的测试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省去了OEM客户的麻烦,也让他们能迅速将产品推向市场。高通与产业链下游的终端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的合作涵盖了标准、产品和服务多个方面,这对满足无线通讯市场的需求至关重要。 
 
  此外,尽管无线通信领域各种标准、技术之争尤为显著,但高通公司平台化产品支持多种技术、保持技术中立的做法对其业务的不断拓展也功不可没——这是客户愿意看到的。高通是率先推动多模多频终端发展的重要力量,3年前它与中国联通联手推出的“世界风”GSM/CDMA双模手机走在了世界前列,如今双模手机模式已被国外一些运营商采用。高通在去年4月宣布新推出的MSM芯片组都将支持WorldMode全球漫游功能,可连接CDMA2000及GSM/GPRS网络,这让它可以很好地应对未来多模多频手机的巨大市场机遇。类似的,尽管高通开发了MediaFLO技术并一直扶植其发展,但在推出手机电视芯片解决方案UBM时则将全球三大领先的技术标准统一到了一块芯片中,支持FLO技术、DVB-H和ISDB-T,它的手机制造商客户便可以方便地同时支持多种标准。
 
  独特的产品和服务策略让高通与手机厂商、运营商等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客户链”:高通不仅仅关注直接客户——设备商的需求,而且关注客户的客户——运营商的需求,与此同时还关注最终客户——终端用户的需求。正是这种合作关系使得越来越多的设备制造商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也让高通的产品备受青睐。
 
  不断扩大产业边界
 
  商业模式的独特创新推动了高通公司快速成长并晋级业界首位。那么,如何走向下一步的成功?不断扩大的产业边界将为高通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这些新空间的选择是极具战略意义的,例如单芯片解决方案。单芯片最为显著的益处除了空间上的节省,就是不断拉低的成本,而降低成本就有可能扩大通信服务普及的人群。往前看,手机制造商将持续降低成本来满足目前市场对超低价手机的需求,更多关键的功能将向低端手机转移。但是,成本控制始终是一个挑战,手机单芯片方案则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新的化解之法。高通的单芯片产品QSC已经获得了多家手机制造商的认可,并将低价位的手机推向了印度、中国等迅速发展的市场,这便意味着更大规模的无线终端市场。
 
  高通在2006年年底推出的Snapdragon平台则指向了另一片“蓝海”。计算、通信、消费电子的融合正在不同的层面以多种方式进行着,不论是消费电子还是别的计算类产品如今都不愿再局限于只拥有游戏、娱乐或计算的用途,都开始对“移动”跃跃欲试——无线通讯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消费电子厂商们不仅仅需要一款具备计算功能、可用于移动产品的芯片,更重要的是它需要考虑移动计算所面临的诸多难题,这对底层的产品提出了要求。高通希望用Snapdragon平台来满足这些需求:在增强计算能力同时兼顾芯片功耗——其核心Scorpion微处理器具有高达1GHz的处理能力,且在600MHz的运行速度下只有240mW的耗电量;同时兼顾一流的多频多模。除了消费者将获得的新体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一种新的思路:让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在内的合作伙伴可以把Snapdragon当作一个平台,他们可以基于此各自开发创新性的产品,在移动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现在,高通公司已经开始将更多的产品向单芯片架构上迁移、集成更多功能;Snapdragon的创新思路也得到了诸如三星等领先厂商的支持——这些正是高通平台策略的延续。毫无疑问,芯片制造端的紧密合作模式则将为这些产品的面世打下坚实的基础,把愿景推向现实。
 
 
 
http://www.ppzw.com/show_company_news.asp

中国品牌总网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云龙:品牌创新助“腾飞”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创新力:中国企业VS跨国公司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