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公司推出 “互联网信任计划”以来,国内众多反应敏锐的网商蜂拥而至,纷纷抢注“信用标签”。来自支付宝的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来,提交“信用标签”申请的商家已达5000多家,正式贴牌的已有1000多家,其中不仅包括电子商务网站商家,也包括众多淘宝网个人卖家。
“信任标签”可防伪
支付宝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倡导信任的网络环境,是支付宝推出“信用标签”的初衷。一些商家为了增加自己的诚信度而采用仿冒的“信用标签”,说明这些商家已经意识到“信用标签”的含金量,但仿冒标签本身毕竟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也与“互联网信任计划”的初衷相违背。为此,支付宝将在适当的时候展开相关的“打假行动”。
该人士同时表示,在打假的同时,支付宝公司将继续对“信用标签”的审核严格把关,从正面引导该计划的积极有效执行,只有拥有良好电子交易信用记录的商家才可能申请到“信用标签”。另外,该人士指出,只要网民提高警惕,按照相关方法加以辨认,就可以对真假“信用标签”进行辨识。
首先,“信用标签”外观本身就具有防伪标识。支付宝方面透露,早在“信用标签”推出之初,支付宝就为其设置了防伪功能,比如标签本身可动态显示商家的编号、信任指数、交易笔数等信息。为了进一步强化“信用标签”的上述防伪功能,支付宝将在11月对已加入信任计划的商家的标识进行全面升级,新加入的商家则将直接贴上新标识。
另外,从点击“信用标签”打开的页面也可鉴别标识的真伪。商家贴上“信用标签”后,在“互联网信任基地”将生成一个专属于商家的认证页面,以防标识被盗用。网民点击商家的“信用标签”后,将弹出加密的商家网站介绍页面,其中包括商家加入“互联网信任计划”的时间等一系列信息。“网民要特别注意,该页面链接是以https://www.alipay.com开头的,即支付宝官方网站地址链接。”支付宝相关人士强调说。
“信用标签”普及进行时
今年8月初,支付宝公司在京正式启动“支付宝互联网信任计划”,随之“信用标签”陆续出现在绿森数码、网龙、骏网、神州风采、卡易售、淘票网、爱波网、北京商旅信通等网站的首页上。
据来自支付宝的最新消息,支付宝正准备把已经贴上“信用标签”的商家中保持良好诚信交易记录的商家推荐给网民。同时,支付宝将配合严格的管理体系,对不符合诚信交易标准的商家予以曝光,这些商家将被列入“黑名单”供网友查询。
业内人士认为,由支付宝牵头的“互联网信任计划”以及“信用标签”的推出对提升中国互联网的诚信指数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从成千上万的商家争相抢注“信用标签”的现象可见一斑。但个别商家试图以仿冒标签博取用户信任的做法却不足取,这也从侧面说明国内中国互联网的信用环境的营造将是一个持久的工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