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营销专题 >> 营销管理

中外葡萄酒:营销文化的差异


[ 朱玉增 全球品牌网    更新时间:2007/8/22  ]    ★★★


  国内葡萄酒的市场销量自2005年起已超过100亿元,虽然这100亿来之不易,可在中国酒类市场中的容量依然  很小,看起来市场前景很广阔。但是,从更高的全球视野观察,国内的葡萄酒市场面对国外葡萄酒的竞争却早已经开始。在国际葡萄酒市场普遍供大于求的环境里,作为全球最具增长力的中国市场理所当然地吸引了世界各国葡萄酒产地商家的关注。因此,由营销思路所构成的营销文化成为中外葡萄酒商家如何赢得国内葡萄酒消费市场的忠诚消费的关键所在。
 
  2007年7月初,笔者有幸参加了来自法国第三大葡萄酒产区――卢瓦尔河谷产区的数十个葡萄酒庄园组成的葡萄酒品酒会。通过宴会式的法国大餐配法国葡萄酒的味觉体验及和各葡萄酒庄园主的沟通,笔者感触很深。对于中外葡萄酒企业在营销文化上的差异,简述如下――
 
  一是葡萄酒文化基础的差异
 
  从字面上来分析葡萄酒文化就是酒文化的细分。众所周知,白酒是中国酒文化的根基,几千年浓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的沉淀使得白酒成为酒类消费文化的主导者。受传统的白酒文化及营销影响,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以及消费文化认知的普及等仍处于初期,更多的是通过学习借鉴国外的葡萄酒文化知识,满足的是国内消费者对于葡萄酒消费的基本需求。
 
  相比之下,国外的葡萄酒主产区国家,葡萄酒如同中国的白酒一样有着上千年甚至更长的历史,是西方文化生活的主流酒饮,葡萄酒的文化积淀已非常深厚。
 
  正是因为文化的差异,使得在国外被认为是极品的干红,在国内甚至不及极普通的白酒的浓香,这就是由于文化形成的时间的适应问题,也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差异的影响,才使得国内的葡萄酒企以白酒的市场行为为参考。
 
  二是营销理念上的差异
 
  营销的本质是发现需求、创造并满足需求,如何对待、引导、挖掘这种需求成为关键。
 
  由于经济环境和经济基础的不同,国外的葡萄酒企业更多的是处于满足现有市场成长之后的拓展期,而国内的葡萄酒企、酒商却更多的是处于生存期的拼搏中。存在决定意识,这也是产生不同营销理念的基础。
 
  由于没有太多的资金等的压力,国外葡萄酒在消费忠诚的市场运营中可以静下心来稳步操作,其销售理念的目的首先是用独具特色的文化让消费者喜欢上并爱上它,然后才去消费,以此来形成良性的市场循环,是在销售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
 
  而国内的葡萄酒企却更多的仅仅是把它作为一种酒去运作,作为一种白酒等酒品的替代竞争型产品去运做,只要能够消费掉就行,无须在意消费者的喝法和饮后的感受,关注的最主要的是现有的产销量,是在卖葡萄酒的产品。
 
  三是对目标市场的差异
 
  目标市场是个很关键的概念,它将影响到市场切入及后续的营销突破等问题。
 
  面对这一问题,国内葡萄酒企是以普及式的营销面对大众的市场;这从市场上相互雷同的产品的表现以及流通环节的各类传统的渠道终端表现即可见一斑。
 
  国外的葡萄酒则从高端的、个性化的差异型小众目标市场开始做起。因为他们深知,对于一个缺乏葡萄酒文化底蕴的市场,必须培养他们社会生活中的意见领袖对于葡萄酒的品尝习惯,告知他们品葡萄酒就是一种生活品位。
 
  四是对品牌文化建设上的差异
 
  产品品质上的差异是形成品牌的内在的基础,充满浪漫的色彩的酒体被赋予了浪漫的个性。国内的葡萄酒企仅仅是学到了国外葡萄酒的外在表现方式,而没有透析浪漫的原由。国内葡萄酒企业除了向消费者告知他们的葡萄酒产地和国外某某著名的产地是同一纬度等特色外,其它的特色方面则基本雷同。
 
  在法国卢瓦尔河谷产区葡萄酒的品酒会上,笔者最常听到的就是各大葡萄酒庄园主所谈到的就是自己的葡萄酒庄园所在的具体地理上的差异化,如一款酒被告知其地下是石灰岩层地质,其酒中就有其独特的石灰岩的味道等等,我想,对于那些产在沙土地上的国产葡萄酒企业是不敢向消费者推荐其独具特色的沙土味道和泥土气息的。
 
  国产的葡萄酒在品牌的文化建设上更多的是在品牌外延上下功夫,也就只能趋同于所谓至尊、经典、时尚、色彩、醇厚等一些枯燥的字眼上,也许这些是最容易做到的。在品牌的树造上,国内除了长城、王朝、张裕等三大主流品牌,其它诸多的都是以上述三大品牌或产地为中心的依附式打擦边球。
 
  还有在对待产品的产量上,国内葡萄酒企业对于市场是不限量供应的,产量不够的可以贴牌加工,这和国外一些庄园对于一些产品每年只能提供有限产量的做法是大相径庭的,而这其实是二种对待品牌的截然不同的做法。
 
  另外,对待年份酒的诚信问题,国外葡萄酒不仅真实对待,当然也有法律等的社会环境影响,如法国有列级名庄、名星庄、法定产区(AOC)、准法定产区、优良餐酒、日常餐酒等严格的品质监管制度,同时能够以充满岁月信任感的朴实而真实的标签形象展示,而国内的葡萄酒在这一方面做的要逊色得多,崭新的包装上除了时间不同外,其它一样,如何让人相信呢?再加上国内酒界的年份酒的诚信问题频频曝光以及葡萄酒业内本身的诚信问题,品牌如何成为信任的依托值得深思。
 
  五是渠道模式的差异
 
  国内葡萄酒企业的渠道建设沿袭了白酒的渠道模式,是在同白酒分天下,而不是在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毫无创新可言。
 
  国外葡萄酒通过引入酒窖庄园等概念的葡萄酒专卖店的形式、以及俱乐部会员式的个性化营销等成为进口葡萄酒主要的销售渠道模式,既增加了进口葡萄酒的个性化的神秘色彩,又保证了非流通营销模式所带来的利润空间;而传统的商超则只是一种渠道的补充。
 
  以广州为例,目前已有上百家专门经营进口葡萄酒的连锁式酒类商家,如广州骏德酒业专业经营进口葡萄酒,目前已在全国开展数十家连锁店;此外如广州星漫(国际)葡萄酒俱乐部,是中国时尚协会及法国广东协会联合发起的关于探索葡萄酒文化及时尚品位生活的葡萄酒俱乐部;此外还有蓝泉红酒庄、佳期红酒库、以及中国最大的进口葡萄酒零售与饮用专卖店――富隆酒窖等等俱乐部式葡萄酒销售中心汇聚了广州市中高端消费的目标人群。
 
  六是市场推广上的差异
 
  市场推广模式:国内大都是通过市场终端建设再到消费者教育,而国外则是通过消费者的忠诚建立再到市场终端建设。
 
  促销推广:国内葡萄酒企业诸多的试饮等促销几乎是没有知觉的,等同于普通的产品展示,除了在形象视觉得做得精致、高雅一些,再体味不到更多的值得回味的文化品味。
 
  国外葡萄酒企业以体验营销方式销售葡萄酒的种植地特色、品尝方法、饮用方式及食品搭配等文化,以及产地的文化风情。(globrand.com)而除了在西餐和酒吧之外,喝葡萄酒时如何品尝中国式的小炒红烧类的美味佳肴呢?恐怕是没有多少企业去用心研究过。而笔者在上述的品酒会上就深刻领教了吃法式大餐时各道大菜所配的各种葡萄酒的讲究学问,从营养到专业的印象就是这么加深的,而文化也是这么传递的。
 
  此外,在广告传播上国内葡萄酒企业表现的不自信,仿佛除了只有外国人之外就不能说明自己酒的品质的问题。
 
  公关传播:国外主要是借助社会名流树立意见领袖的高端的品牌文化效应,国内则主要是以经销商见面会等联谊形式。
 
  小结
   
  面对正处于新生成长期的葡萄酒产业,中国的葡萄酒文化普及之路还有很长的路,中外葡萄酒商家在营销模式上的差异也应该只是时间性的过渡现象。而如何缩短这一时间过程则是国内葡萄酒企业所必然面对的深刻问题,因为,在销售与消费的博弈过程中,企业只有正确地选择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并有效地开发市场,才能以销售行为赢得消费的博弈,才能为葡萄酒的市场争取更多一份的消费忠诚。
 
 

中国品牌总网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白酒营销:时尚化PK福文化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与卖场运营人员巧相处的连环五式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