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华晨汽车撤离纽交所,十五载“姻缘”告终


[  北京商报    更新时间:2007/7/10  ]    ★★★

  正应了那句“有人黎明辞官去,有人星夜赶考来”的老话。当国内企业削尖脑袋寻求欧美上市,要一举扬名海外天下知的时候,一些早年的赶潮者却选择了退出。

中国品牌总网_图片欣赏

  来自香港消息,早在1992年就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华晨汽车(代码CBA)日前宣布,该公司有意撤销在该交易所的美国存托股票。此举标志着华晨汽车这一开创了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先河的老牌汽车股不久将退出纽约证券交易所。

  不过华晨汽车同时表示,在纽约退市不会影响公司普通股继续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交易的上市地位。

  起因:融资功能萎缩

  在谈到撤销原因时,华晨汽车方面坦承是由于交易不景气。该公司负责对外宣传的人士表示,考虑到华晨汽车的美国存托股票交易量在减少,然而适应美国报告与注册制度的行政开支却在增加。公司的董事会在权衡之后,做出了终止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决定。

  业内人士对华晨汽车的退出并不感到意外。泰达荷银汽车行业分析师陈桥宁指出,华晨汽车在美国一直不为投资者所注意,近年来华晨在纽约交易所基本上没有融到资,而企业却需要为在纽交所的挂牌支付包括审计等在内的一大笔开销。资料显示,华晨汽车近3个月来的平均日成交量仅有6.3万股,而在2006年多数时候更是不到3万股。

  “在综合成本和收益之后,华晨选择撤出就丝毫不奇怪了。”一位汽车行业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评价。

  据了解,作为首家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华晨汽车的上市历程充满传奇色彩。1992年,在原华晨中国汽车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仰融的主持下,华晨汽车先是在百慕大注册,其后在10月9日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首开中国企业在海外注册公司绕道上市的先例。

  上市后,华晨汽车在纽约融资8000万美元。其后在2002年3月传出财政部下文将华晨资产划归辽宁省,仰融因涉嫌经济犯罪被批捕的消息。截至去年年底,华晨汽车的亏损额为3.98亿元人民币。

  海外:市场有进有出

  “正如人有‘生老病死’一样,成熟的资本市场也是有进有出。纽约证券交易所每年平均有100多家公司新上市,而退市的也有100多家。”临汾久信投资公司总经理张红记认为,正是由于A股市场“只进不出”的特殊习惯,才使得人们对华晨汽车在纽交所退市感到新奇。

  他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2003年纽交所新上市107家,退市106家,只增加了1家;2005年纽交所新上市146家,退市135家,只增加了11家。纽约证券交易所2006年底时,上市企业总数超过了2800多家,每年新上市企业数字不到1%。

  东京证交所2002年上市94家,退市82家,只增加了12家。2005年上市99家,当年退市54家,只增加了45家;韩国2003年和2002年上市企业总数都是净减少,到2005年时才有所增加。当年,该交易所上市了85家,退市62家,也只增加了23家;印度孟买证券交易所2005年上市了80家,退市34家,增加了46家,但是在2004年只上市了51家新股,却有多达987家退市。

  而中国平均每年新增10%,退市者却寥寥无几。

  A股:急需退出机制

  对于海外资本市场的“喜新厌旧”,张红记认为这正是这些成熟资本市场能够历经百年而基业常青的“秘诀”。

  “说到底,资本市场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场所,只有好企业才能够获得投资者的青睐,才能筹措到发展资金;而那些经营不好的企业则要么退市,要么倒闭。从而使资金向生产效率最高的企业流动。这才是资本市场存在的意义。”张红记表示。

  张红记指出,虽然目前A股市场有ST、*ST制度和被判死缓的三板市场,但对于抑制投机都无济于事,反而这种活动更加疯狂:一方面,养成了企业高管“上市即进了保险箱”的思想,使它们肆意掏空上市公司。另一方面,“壳”公司也为市场的炒作提供素材,使股市投机横行。

  张红记认为,国内证券市场这种“只进不出”的潜规则已经成为A股市场发展的桎梏。正是由于那些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垂而不死,腐而不朽”,才使得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投机性炒作,赌场论由此而生。

  “从这个方面讲,华晨汽车从纽交所退市为国内证券市场的监管者上了有益的一堂课。”张红记表示。

中国品牌总网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美的:引入高盛方案待批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海信与春兰空调逆势下跌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