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华洛世奇,晶莹璀璨的造梦公司,百年来为无数人的生命增添流光溢彩。
如今,这家古老而神秘的公司仍保持着家族经营方式,把水晶制作工艺作为商业秘密代代相传,
独揽与水晶切割有关的专利和财富。
在奥地利西部蒂罗尔州首府因斯布鲁克东行十几英里处有一个名为瓦腾斯(Wattens)的小镇,这里地处偏僻的阿尔卑斯山麓,人口也仅仅几千人,但每天却有成千上万的游客蜂拥而来,为的是看看那个造型怪异的阿尔卑斯山巨人。这个巨人匍匐在一个山头,两只水晶大眼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一种奇异的光彩,从它的嘴巴里奔涌而出的喷泉落到了前面的湖中,发出了巨大的咆哮之声。
这个巨人正是水晶品牌施华洛世奇在1995年百年华诞之际,依山而建的“施华洛世奇水晶世界”。从巨人的嘴巴走进去,游客们的眼前立即豁然开朗。在占地两万平方英尺的游客中心里,有七个不同主题的地下展馆。那些由名师之手设计而成的水晶作品固然流光溢彩,但参观者们往往会在重达135磅的世界最大水晶面前惊叹不已,又或者在由12吨彩色水晶砌成的水晶幕墙处流连忘返。但当好奇的游客提出要到不远处的水晶工厂参观的时候,就会遭到工作人员礼貌的拒绝。他们会告诉你,施华洛世奇水晶制作过程属于商业机密,不向外来者开放。的确,尽管施华洛世奇慷慨地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璀璨夺目的水晶产品,但这个品牌背后却隐藏了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一百多年的水晶秘密。
世纪远见
小镇瓦腾斯是施华洛世奇水晶在全世界仅有的两间工厂所在地。就像可口可乐守护着配方“X”那样,施华洛世奇公司至今仍保持着家族经营方式,把水晶制作工艺作为商业秘密代代相传,至今他们仍然独揽多个与水晶切割有关的专利。
这一切必须归功于施华洛世奇的创始人丹尼尔·施华洛世奇(Daniel Swarovski)那超越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丹尼尔1862年诞生于波希米亚伊斯山一个小村庄(现在捷克境内),那里一直就是传统的水晶玻璃加工区,但基本是手工作业。作为一个水晶切割小作坊的继承人,丹尼尔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宝石打磨,用于装饰胸针、发针、发梳等饰物。21岁那年,丹尼尔去维也纳参观了在那里举行的第一届电气博览会。西门子和爱迪生的技术革命给了丹尼尔灵感,他决心发明一台自动水晶切割机。9年后,经过日夜不停的埋头实验,他的第一台可完美切割水晶的自动切割机问世。它的制品能非常巧妙地被打磨成数十个切面,对光线有极好的折射能力,使整个水晶制品看起来耀眼夺目。
为保证自己发明的技术和机器不被同行窃取,丹尼尔一方面申请了专利,另一方面不惜背井离乡来到奥地利的瓦腾斯。这里地处阿尔卑斯山腹地,流经的因河带来了丰富的水力资源,可以为水晶切割机提供动力。而且比起波西米亚来,瓦腾斯离当时最大的水晶消费地、时尚之都巴黎更近。1895年,丹尼尔与弗朗茨·魏斯、阿曼德·考斯曼两个合伙人一道正式建立了施华洛世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