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蒙牛首次进入马来西亚市场,向“世界牛”目标挺进


[  北京商报    更新时间:2007/1/18  ]    ★★★

    虽然牛根生已经“退居二线”,但这似乎并不影响蒙牛按照他定下的“世界牛”目标进入国际市场。记者昨天从蒙牛总部获悉,数天前马来西亚海鸥集团已经和蒙牛达成协议,将蒙牛液态奶引入马来西亚。这也是国内乳制品企业进军马来西亚的首次尝试。

    海鸥获蒙牛在马3年代理权

    蒙牛与海鸥集团的合作协议是在1月12日签署的。根据当天签署的协议,海鸥集团将获得未来3年蒙牛液态奶在马来西亚市场的独家代理权。2007年该公司希望从蒙牛进口总价值453万令吉的液态奶产品(令吉是马来西亚货币单位,453万令吉约合1000万元人民币)。

    海鸥集团看上去相当满意与蒙牛的“联姻”。该公司董事经理陈凯希表示,2005年马来西亚的超高温(UHT)奶制品市场规模为1亿零300万令吉(相当于人民币2.27亿),人均牛奶消费量只有7.7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00公斤,发达国家的这一数据更高达200公斤,差距非常之大,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在推出蒙牛的奶制品后,能在马来西亚取得10%市场占有率”。陈凯希说。

    不过马来西亚是一个穆斯林人口众多的国家,要进入该国的食品市场必须通过该国宗教局的认证,取得“回教徒可食用准证”。陈凯希表示,海鸥集团将在蒙牛获得准入证书后开始推广其产品,并计划在今年引入另外10类蒙牛的产品。

    国产牛奶出口范围扩大

    实际上,蒙牛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惟一一个向内地以外市场出口牛奶的乳制品企业,最为典型的是,香港、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牛奶消费中,内地的供应长期占据重要地位。

    “由于香港本地没有奶牛养殖,广东的一些企业很早就开始向香港出口,不过大部分是以原奶为主”。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陈渝告诉记者。近年来,广西也开始尝试将水牛奶出口到香港,UHT奶发展起来以后,蒙牛、伊利也开始对香港地区出口UHT奶。

    记者注意到,2004年蒙牛曾与菲律宾的一家公司签订供奶协议,此外在新加坡也有部分销售,但一向个性张扬的蒙牛对此都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过。陈渝认为,与国内市场相比,向这些国家的出口量太少,未来很长时期蒙牛的主要市场还是在国内。但陈渝表示,国内乳制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外出口成为国内企业的一个新选择,“2005年的乳制品出口量已经远远超过进口量。”

    东南亚市场对中国乳企有利

    有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奶牛存栏头数已超过1000万头,奶业资源存量已排在世界第五位,称中国为奶业资源大国并不过分。虽然我国2005年人均牛奶消费量仅为25公斤,但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在很大程度上国内的市场仍是潜在市场。

    而在周边国家,韩国、日本的牛奶消费量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因此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东南亚成为国产液态奶出口的最佳市场。陈渝认为,东南亚市场对我国的液态奶产品来说将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和马来西亚类似,东南亚各国的牛奶人均消费量普遍较低,一方面是观念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气候环境的限制使得该地区并不适合奶牛养殖。

    以马来西亚为例,炎热的气候使得该国的奶牛所产的原奶奶汁偏稀,香味不足,而我国大部分奶牛养殖区处于温带,原奶质量好于热带。此外,价格相对较低的劳动力资源也使国产牛奶具有成本优势。

中国品牌总网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丰田不排除与福特进行泛合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英特尔AMD价格战后遗症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