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袆离开雅虎的时候,业内外曾对其最终去向颇多猜测,但是谁也不会料想到,在一年以后,他会以食子之虎的身份,再次为业内及媒体所关注。
流氓定性3721 周鸿袆要革爱子之命
事件的起因依然是那个老生常谈的争议:3721软件到底是不是流氓软件。
其实早在两年前,3721就因为某国内防病毒软件公司的一次市场行为,而以“流氓软件之祖”的身份成为广大网民口诛笔伐的对象之一。当时对于这一天外飞来的“黑帽子”,包括3721的创始人周鸿祎在内的中国雅虎均对流氓软件的这一说法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认为“与事实严重不符”,甚至于表示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雅虎中国将不排除采用法律手段来捍卫公司的声誉。”
然而时过境迁,在周鸿祎于今年6月出任奇虎公司董事长后,即召集了原雅虎中国的旧部,包括原3721软件的主力开发团队与卡巴斯基合作开发了免费杀毒软件“安全卫士360”。随后,在由中国互联网协会联手奇虎网和专业杀毒厂商卡巴斯基举办的“网络百日大扫除”活动中,将周鸿袆的往日产品3721上网助手名列十大流氓软件榜首。
值得玩味的是,与此同时,奇虎董事长周鸿祎通过各种媒介反复向外界强调何谓流氓软件:“流氓软件有3个重要特征,第一,当某一款软件安装完毕之后就不能卸载或者说卸载很不方便的时候,我们就会判断出这款软件存在问题。当你不能给用户提供一种很自由的选择空间,就说明这款软件存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二,功能不强,主要职能就是弹广告的软件。毫无疑问,这一类软件就完全是广告商蓄意散布广告的一种手段,这种软件不但不能给你提供一种有用的功能,同时不停弹出的广告会让人觉得心烦意乱;第三就是在安装某些软件同时捆绑的一些插件的时候,其提示不是很明显,显得若有若无,轻描淡写,这一类蓄意蒙混的插件也将受到限制。” 而周鸿袆所总结的这3点,无不与3721的表现联系紧密。
在高调指出流氓软件的界定标准后,周鸿袆又进一步强调自己所研发推出的“360安全卫士”一定是用户主动下载,并且“360安全卫士”不含任何第三方软件,也就是插件,它是一款独立的软件,不含任何工具条。表面上来看,周鸿祎是在推广其“360安全卫士”免费杀毒软件,并没有涉及任何第三方,但是奇虎自我推广之余,顺带手把3721定性为流氓软件的连消带打的做法,却明确地向外界宣告了此事并不简单。毕竟周鸿袆的虎毒还食子的行为,不仅出常情之外,更与伦理不合。
相应地,奇虎的行为自然引发了3721现东家雅虎中国的强烈反弹。
两虎相斗底何因:私怨还是公愤?
此后雅虎中国与奇虎分别出招,生生把一项名为针对流氓软件的网络扫除活动,搞成了新旧两家网络公司的直接对峙。
先是阿里巴巴雅虎给部分媒体以邮件方式发送《原3721员工拟起诉周鸿祎违背职业道德》,随后该稿件在网上公布。奇虎针对此发布《奇虎就阿里巴巴公司恶意诽谤公开声明》,该声明强调奇虎公司从未以任何形式发布过流氓软件名单,360安全卫士是一款为网民免费提供的清除恶意软件工具,发布以来深受网民的喜爱。而阿里巴巴雅虎公司在8月2日发布的声明透露这样一条信息,奇虎用灵动视讯公关公司名义发布一篇题为《微软中止与“雅巴”合作关系》的稿件,更将两家公司的对峙定位在了“恶性竞争”上。事情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周鸿祎自己对整个事件的解读很是高大全,他表示:“360安全卫士的出现纯属偶然,并非针对3721。只是 3721中文助手在阿里巴巴雅虎旗下已经违反了恶意软件界定的某些原则,属于流氓软件。”
事实果真如此么?
业内已经有传闻,去年周鸿袆在离开雅虎中国的时候,已经签下协议,约定在从雅虎中国离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进行同业竞争,而该束缚条款在今年8月1日已经到期。而去年周鸿袆离开中国雅虎之前,与中国雅虎在履行并购3721时的承诺上,曾有相当程度的扯皮,应该也是此次事件的导火索之一。
有接近两虎的业内人士分析:作为“流氓软件始祖”的周鸿袆在3721上面做得相当不错,3721也争气地为周鸿袆带来美元的同时为其奠定了江湖地位,只是多年经营雅虎中国不成后,被雅虎集团断然拿下,不但将原来的生财工具3721拱手让出,更被活生生踢出局之后,而接手自己3721的,却是若干年前曾因为收购3721与自己有过交集的马云,因此两般“恨”汇成一重“仇”,周鸿袆对3721当然有一种“我不能玩了,也不让你玩”的毁子之心。
这个分析传奇色彩充分,噱头十足,但苦于无实凭据,所以只好道听途说,当作是一种演义或者解读,但是两虎目前的态势却决然是“宋大祖灭南唐,卧榻之旁容不得你酣睡”的架式,那么,两虎相争,结果是什么呢?
小心“周鸿袆”
两虎之争,有业内人士指出,都属于炒作。一个是以流氓软件起家后来改行做杀毒软件的;一个是花了大价钱买了流氓软件的用于宣传推广的。两者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但从客观来说,无论两虎之争是为了炒作也好,还是为了各自宣传其品牌或者产品也罢,但这种口水战只能带来负面影响。现在真正事情的核心已经不再是互联网世界里那点可怜的私人恩怨了,而是整个互联网的环境,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规范,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卫道士。
一位业内人士在谈及两虎相斗时,直截了当地对记者说:“我不关心周马之争,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对流氓软件喊打喊杀了这么多年,流氓程序和恶意插件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是越来越多?“流氓软件”诞生以来,真正受益的是谁我们都不敢去言说,也不能言说,但受害者,就绝对是亿万的中国互联网用户,可怕的是现在我们这些人面对这些网上流氓,选择了无奈的顺从,因为既然不能拒绝,那么除了选择既来之则安之还能怎么办?如果中国的互联网环境管理能够规范一些,哪里会有什么3721、4728们的生存空间呢?”
另外一个业内人士则不无担忧国内的互联网生态环境,他说:“在周鸿袆玩网络实名和3721之前,我们并不知道流氓软件为何物。可以说网络实名和3721之所以有今天这么大的恶名,多数还是拜周鸿袆所赐。3721本质上并不是冲着流氓软件来的,但是它在研发的过程中,产生的功能及最终效果,却不能不说是‘流氓到家’。现在可好了,我赚够了,把东西转给别人,以前做过的就都不算了。就可以回马一枪,反戈一击,成为反流氓卫道士了?这个过程是不是太江湖了?太无间道了呢?我们要小心警惕‘周鸿袆’,试想,当‘周鸿袆’们以流氓软件的始作甬者的身份,顺利而且随意地转为反流氓软件商的时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当众多的流氓软件都围绕在‘周鸿袆’的周围,所有的生杀大权都被‘周鸿袆’所掌握,这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