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行业研究 >> 电子电器

中国彩电业为何缺乏核心技术?


[ 刘效仁 新京报    更新时间:2006/4/30  ]    ★★★
  “满足于引进技术的”拿来主义“,不仅使中国厂商产生了心理惰性,懒怠于为技术创新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也滋生了模仿甚至剽窃技术的投机心理。”

  中国本土彩电生产商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胜算无望的价格鏖战。从冬天到春天,不仅平板电视价格一路狂跌,其市场占有率亦连续下跌。然而,面对外资品牌大举扩张的态势,即使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也必须“应战”,否则即是本土彩电企业的“完败”。“就算是火坑,也要往下跳”。在看似英勇悲壮而无可奈何的背后,是中国彩电业长期精于“做市场”,而缺乏核心技术的致命之痛。(4月26日《中国青年报》)

  我以为,中国彩电工业之所以犯了致命的战略失误,首先就在于劳动力优势让彩电生产商产生了光晕效应,满足于打价格战,而忽略了技术的创新。不能不说,在前平板电视时代,能够支持本土企业打价格战的所谓“比较优势”,即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中国彩电企业以低于美、日等国数倍甚至十倍以上的劳动价格,仅仅赢得了彩电的初级市场,而高端市场始终为技术大国所垄断。除了“价格战”,本土企业似乎就没有了其他更有效的竞争策略和手段。于是,不得不拼命做大规模,以量取胜,以低廉取胜,而且内部竞争过度,内耗严重。

  还应该看到,中国本土企业曾经把引进技术奉为圣经,在彩电工业的初始阶段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可是,满足于引进技术的“拿来主义”,不仅使中国厂商产生了心理惰性,懒怠于为技术创新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也滋生了模仿甚至剽窃技术的投机心理。一方面外国彩电巨头垄断了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彩电业更新换代步伐加快,长期缺乏技术积累的中国企业,不仅缺乏发展后劲,而且也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始终处于落后、被动挨打的境地。

  此外,长期低廉的利润收入,使厂商将需巨资投入的技术创新视若畏途。按世界平均水平,投入一条第五代的液晶面板生产线需要15亿美元,第七代生产线更高达40亿美元。据称,三星索尼计划联合投资的第八代面板生产线可能要花费上百亿美元。这对于年平均利润仅1亿美元的国内彩电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信产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在我国家电制造业平均利润为0.61%,而厦华、海信、康佳等多家彩电巨头的企业净利润率已不足0.5%。利润低微的结果只能使中国企业陷入了恶性循环。

  另外,政府的支持乏力,使彩电工业独木难支。无论是在美国、欧盟,还是韩国、日本,政府都采取了各种方式推动技术研发。20年前,我国政府实施“彩电国产化”重大工程,通过直接出资或发放银行贷款的形式投入150亿美元,打造出一个完整涵盖上下游的CRT产业链,奠定了彩电工业的根基。然而,到了平板彩电升级换代的关键时刻,政府在“完全退出市场”过程中,却放弃了其本来具有的支持产业发展的作用。

  值得忧虑的是,缺乏核心技术并非中国彩电一业之痛。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郝亚斌:平板外商用中国人打中国人...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中国家电多元化,路该怎样走?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