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国矿业开启绿色出海时代


[  中国能源报    更新时间:2025/11/1  ]     ★★★

        摘要:中国矿业企业出海发展已不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飞速发展,能源转型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对矿产资源需求快速增长,全球矿业正处于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

近日,自然资源部在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地质勘查投资1159.94亿元,连续四年实现正增长,“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近4500亿元;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飞速发展,能源转型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对矿产资源需求快速增长,全球矿业正处于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未来要共建创新生态,为矿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共享发展成果,为矿业发展提供新模式;共创开放格局,为矿业发展提供新机遇。推动各国矿业政策、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对接互认,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开展更多务实合作项目,推动互利共赢和共同繁荣。

新一轮找矿迎突破

中国当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矿产资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国,这一地位长期稳固。具体来看,我国有13种矿产的产量占据全球矿产总产量的50%,23种矿产的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50%以上,同时有11种矿产的进口量占到全球进口总量的50%以上,在全球矿产资源产业链中占据关键位置。这一地位的巩固,离不开近年来我国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产业发展等领域的持续突破。

《报告》显示,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重要进展,矿产资源家底进一步夯实,在重点成矿区带和大型油气盆地实现了一系列找矿重大突破:油气矿产方面,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的新层系、新区带和新类型取得多项重大突破;非油气矿产方面,铜矿、铁矿、磷矿等大宗矿产找矿成效显著,资源量大幅增长;锂矿、锆矿、铪矿、稀土、氦气等战略性矿产找矿取得进展,钨矿、钼矿、锑矿、萤石、石墨等矿产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2024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其中,大型49处、中型54处、小型47处;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靠前的矿种是普通萤石9处、锂矿8处、金矿8处和铁矿8处。

另外,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四年增长,主要矿产品供给稳中有升,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了解,2024年,我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延续增长态势,比上年增长10.5%。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副主任陈丛林表示,从行业形势来看,我国矿产资源需求整体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铁、铜、石油等矿产需求维持高位运行,其中铜受新能源产业需求拉动,增长态势将持续;受人工智能、新能源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信息产业矿产、新材料矿产需求将快速攀升,锂、稀土、镓、铟等矿产未来需求量预计将实现数倍增长;在粮食安全领域,钾盐和磷的需求则保持相对稳定。

矿企出海成“必选项”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消费国和进口国,战略性矿产中大部分依赖进口。石油、天然气进口量持续处于高位,且天然气进口量近年来不断增长,铁矿石、铜等矿产进口量同样居高不下,急需矿产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战略规划处处长戴晓阳指出,从未来需求看,主要矿产品消费2050年前将维持高位。能源需求总量增长但结构调整,煤炭达峰后下降,2035年新能源矿产需求加速;铁、铜、铝等大宗矿产及钾盐、磷肥(受新能源带动)消费长期高位,锂、钴、镍等新能源矿产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50年其消费价值将超化石能源。

在此态势下,我国矿产资源面临“两个跟不上”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尽管我国矿产生产占比全球领先,但新增资源储量跟不上消耗速度,资源储量的储采比、资源质量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占主导地位,这使得我国需要进一步强化国际矿业合作,通过更多采购国际资源来弥补国内供给缺口;另一方面,国内矿产生产跟不上实际消费的步伐,形成了‘储量跟不上产量增长、产量跟不上消费增长’的连锁反应。”戴晓阳说。

面对这一格局,中国矿业企业出海发展已不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在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需求下的“必选项”。“对于企业来说,海外许多矿产资源具有品位高、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等优势,获取优质资源,能够降低企业的长期开采成本,提升盈利能力。比如东南亚、非洲、拉美等一些地区。通过控制上游原材料,企业还可以向中下游冶炼、精深加工乃至电池制造等环节延伸,延伸产业链布局,提升在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附加值。同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矿业巨头同台竞技,可以学习先进的运营管理、ESG标准和项目开发经验,倒逼企业提升综合实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矿业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与品牌形象。”赤峰黄金董事、副总裁兼总工程师吕晓兆表示。

矿山绿色发展成趋势

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催生了对新能源矿产的巨量需求,也让矿业的发展不再是过去的“傻大黑粗”,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和科技创新正成为主导。“越来越多的矿山正应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推进智能化建设;许多矿山企业深化绿色矿业理念,采用清洁能源替代、建设绿色矿山和绿色工厂,并推动尾矿等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绿色矿山的建设理念已经从‘可选’变成了‘必选’。”吕晓兆表示。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副会长姜圣才介绍,我国通过技术突破盘活铁矿资源100亿吨以上,智能化矿山建设成效显著。行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打造花园式工厂、3A级旅游景区、特色地质公园、绿色生态矿区,积极探索“工业+旅游”“工业+现代农牧业”“工业+乡村振兴”等发展模式,并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推广电动卡车,实施风光电、抽水蓄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在“双碳”目标践行上,行业发布“双碳”方案,制定PCR标准,各企业编制EPD铁矿石产品声明,不断巩固绿色发展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1日实施的新《矿产资源法》(以下简称“新矿法”)首次将矿区生态修复、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与应急等制度纳入法律框架,这些重大修订不仅回应了国内外矿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也为国际矿业投资与合作注入了法治信心。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环境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余振国表示,在矿区生态修复法律法规制度方面,此前《矿产资源法》仅笼统规定开采矿产资源需加强环境保护,缺乏具体条款与制度支撑。“新矿法”则进一步构建了更为完整的矿区生态修复法律框架,除相关零散条款外,还专门设立 “矿区生态修复制度”,并明确落实该制度的法律监管措施,为推动矿区生态修复提供了强有力依据。

“总体来说,我国矿业开发正朝着保障有力、技术先进、绿色安全、高效集约的方向稳步前进。国家通过宏观规划和政策引导,不断加大勘查投入,鼓励科技创新,致力于提升能源资源的供应保障能力。同时,矿业也在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吕晓兆说。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片仔癀:从千元神药到价格腰斩,老...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中国新能源企业何以密集出海印度?...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