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行业研究 >> 汽车与配件

本田日产计划合并?全球第三大车企呼之欲出


[  北京商报    更新时间:2024/12/19  ]     ★★★

        摘要:12月18日,有报道称,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已进入合并谈判进程。

站在破产边缘的日产汽车,峰回路转。12月18日,有报道称,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已进入合并谈判进程。据悉,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正考虑组建一家控股公司,并且有望在短期内签署谅解备忘录。同时,两位车企巨头还计划将三菱汽车纳入该控股公司体系中。目前,日产汽车为三菱汽车最大股东,持有其24%的股份。如果成功,新公司的年销量将突破800万辆,成为仅次于丰田汽车和大众集团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公司。也将是自2021年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法国PSA集团合并组建Stellantis以来,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合并。

已有端倪

事实上,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合并此前已现端倪。本田执行副总裁青山真司曾透露,本田的确正在考虑各种选项,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也确实在考虑成立一家控股公司,此举旨在整合彼此资源,进而在汽车行业中与其他车企展开竞争。

据了解,目前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已在多领域进行合作。今年3月,双方宣布,开始在电动汽车电池和软件方面进行合作,计划共同探索下一代软件定义汽车平台,共享电机、逆变器等资源联合开发新电池和电动轴;8月,本田、日产与三菱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探索在车辆电气化和软件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潜力。

据称,本田和日产最早可能在12月23日正式宣布合并的消息。据称他们计划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讨论在一家新控股公司中分享股权。本田和日产的合并将有效地将日本汽车业整合为两大阵营:一边是本田、日产和三菱组成的集团,另一边则是丰田汽车公司。对此消息,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方面均表示,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正探讨未来合作的各种可能性,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如有进一步消息,将在适当的时间向利益相关方公布。日产中国方面则回应称,有关合并的报道内容并非三家公司中的任何一家宣布。

虽然双方未对合并传闻证实或证伪,但资本市场却反应积极。12月18日,日本股市开盘,日产汽车、三菱汽车股价直线拉升,其中日产汽车一度暴涨24%,触及单日交易上限。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如果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实现合并,将与全球销冠丰田进行抗衡。同时,对于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来说,合并后也能整合资源,加速推进企业转型,应对外部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

如果此次合并成功,按照本田汽车、日产、三菱汽车分别398万辆、337万辆、78万辆的年销量来看,三家车企合体后的年销规模将超800万辆,超越现代起亚集团,跃居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第三位。这意味着,此次合并也将成为继2021年1月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合并组建Stellantis集团以来,汽车行业最大并购案。

抱团取暖

双方合并传闻频繁的背后是全球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成本不断升高,以及电动化转型带来的挑战,车企盈利能力受到考验。随着汽车行业进入电动化转型期,特斯拉与中国电动车品牌的销量狂奔,让众多传统汽车巨头倍感压力。其中,日本车企在经营上遭遇严峻挑战。

业绩数据显示,2024财年上半年度(即2024年4月至2024年9月),日产汽车销售额为5.98万亿日元,同比下降1.3%;营业利润为329.1亿日元,同比下滑90.2%;净利润减少93.5%,至192.2亿日元。

鉴于上述情况,日产汽车下调了对2024财年的预期。其中,销售收入从14万亿日元下调至12.7万亿日元;营业利润从5000亿日元下调至1500亿日元;全球销售目标也从365万辆下调至340万辆。

日产汽车业绩表现的下滑,与其在中国和美国市场销量不佳或有直接关系。据日本媒体报道,混合动力汽车在美国越来越受欢迎,但日产汽车在美国市场没有投入这类车型。而在中国市场,面对来自电动汽车的激烈竞争,日产汽车缺乏相应对策,销售量同样出现了下滑。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累计销量为62.17万辆,同比下滑10.53%;其中,2024年11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销量为6.35万辆,同比下滑15.14%。

此前日产还宣布,计划降低20%的全球产能并在全球范围内裁员9000人。同时,有消息称,即便出售部分三菱汽车股份,目前日产的现金量仅能支撑12—14个月时间,管理层需要尽快找到投资者。在外界看来,与本田加深合作,成为日产摆脱困境的路径之一。

但本田汽车也面临着经营困境。目前,本田的汽车制造业务营业利润率仅为3.6%,远低于其摩托车部门的18%,有分析师估计,到2026年3月底,其汽车部门的营业利润率可能只会提高约1个百分点。其中,本田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财年上半年(今年4—9月),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6%,但经营利润率仅为6.9%,净利润同比下降19.7%。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中国新能源车自信“出海”“圈粉”...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坚定出海,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全球...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