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媒体聚集

任兴磊:积极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 任兴磊 人民论坛网    更新时间:2021/12/16  ]     ★★★

深刻认识大企业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大中小企业共生共荣意识,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构筑大龙头、大融合、大集群、大贡献的合作模式,建设产业协作配套、企业紧密关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化供给侧结构,为我国经济结构升级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一、深刻认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就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这对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共享能力,以数据和资源赋能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新的产业形态下实现快速迭代,创新成果通过创新链、供应链、数据链回流大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促进了行业间协同,构建了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生态,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不断贡献力量,推动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切实解决“卡脖子”问题,有力促进了共同富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独特优势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能够容纳更丰富的企业生态和产业形态,更能够促进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经济总量和数量众多企业群落,具备创造各种新的技术链接、开发新的技术应用、创造更加丰富新业态的可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形态、内涵、模式和诉求等关键问题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度研究的基础上,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相关举措。
 
(二)大中小企业创新融合的客观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大企业能够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环境。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大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那些在技术、品牌、质量、售后服务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得以大幅扩张产能,并因产能扩张摊薄了研发、广告甚至原材料等成本,这使得全球的产能都在加速向优势的大企业集中。大企业通常是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产品的购买者。对于以大企业为销售对象的中小微企业而言,加入大企业所主导的产业链,就有机会获得巨大、稳定的市场订单,这有助于中小微企业在专业领域进行持续投资,从而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企业。
 
(三)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手段
 
“卡脖子”技术问题是近年来重大科技研发创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要加快大中小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甚至是世界一流的创新企业的发展步伐。大企业,尤其国资央企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掌握了丰富的科技资源,但是其内部创新激励体制还不够完善,对外创新辐射的引领性亟待提高。而中小企业则存在过于重视市场化,对核心技术的关注度也不够高的问题。因此,推动产学研协同和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产学研间和大中小企业间的信息流通,对于进一步推进解决“卡脖子”问题十分必要。
 
(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四五”时期提高我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水平,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增强本土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力举措。中国经济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能否实现产品生产和供应的高质量。而要实现产品生产与供应的高质量发展,自然需要企业发展模式的创新,这需要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改变目前简单配套协作的供应链关系,形成供应链、创新链、数据链、价值链等为一体的多方位、多角度关系。
 
二、落实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政策的相关建议
 
近年来,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引导下,各地积极挖掘和推广融通发展模式、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建设融通发展平台载体、优化融通发展环境等五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遵循承担责任、尊重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尊重法治等原则,不断强化融通发展的责任意识,以人为中心、合作共赢、诚信合规、推动企业创新,进一步增强了融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可持续性。
 
(一)完善政策健全法制保融通
 
必须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以中小企业账务问题为例,除了国务院令,还需要进一步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从严执行相关的法令,对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的情况,要依法办事,严格执行。要从促进内循环战略的高度,建设良好营商环境的高度,去看待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的问题。要把解决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的立法、执法作为评估一个地方营商环境、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重要指标,提升市场竞争力。
 
改善营商环境落实惠企政策。保障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优质营商环境,确保大企业有更多动力去赋能中小企业,政策保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从更长远的制度建设来看,想要中小企业更好的发展,还需要一些深层次的改变和意识上的转变。无论是新型实体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减负,让他们做擅长的事情。
 
建立完善服务体系。国家很多关于中小企业的政策,要尽快延伸到新型实体企业当中,以确保整个链条享受同样的政策收益,也能让大企业更好为中小企业服务。除此之外,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服务体系标准,通过标准的设立,提升对中小企业服务的质量,建立中小企业权益保护投诉平台,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成为政策落实和有效性的导向。
 
(二)强调社会责任与企业协同促融通
 
激活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小企业代表的不仅是小企业的利益,还关系到小企业发展带来的社会效应,特别是就业、创新等社会功能。大企业的责任,就是有义务促进社会进步,构筑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营商环境。要将企业的拖欠供应商款项问题,作为评估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信用的重要内容,在融通发展中做大共同富裕蛋糕。
 
促进企业间协作配套。支持大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加强研发设计、标准制定、系统集成、总装测试、对外工程总承包及终身服务体系建设。将一般零部件制造、非核心业务扩散到中小配套企业,通过标准、技术、采购合同和参股等形式与中小企业形成大的配套产业战略联盟,发挥大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中小企业的配套能力。积极引导中小企业通过嫁接、兼并、合作等手段扩大企业规模,延伸产业配套半径,增强配套实力。要鼓励中小配套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创新和配套能力,在给区域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的同时,力争为国内外相关企业提供协作配套服务。要鼓励中小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集群,积极与大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建立稳定的产、供、销和技术开发等协作配套关系。引导大企业帮扶协作配套企业,积极提供技术、人才、设备、资金、管理等支持,特别是对于在关键零部件生产方面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大力资助,提升中小企业配套服务水平。
 
补链延链强链。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大企业要充分发挥在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围绕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产业薄弱环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围绕主导产品核心业务产业关联环节做优做强;牵引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共同固链强链延链补链,形成创新链共享,供应链协同,数据链联动,产业链协作的融通发展模式,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三)推动创新资源整合助融通
 
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在大企业增强创新能力的问题上,应当清楚地认识技术创新链条,并且充分发挥链条上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不同作用,做好大学等科研机构与大企业的分工。建立合理的产学研体系,以大型核心企业为主体,以科研机构和中小企业相配合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这是各大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在市场作用下自由选择的一种结果。例如,大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并非每一项都得自主开发,通过市场的对接,形成大学的技术扩散效应,加上中小企业的一些技术创新成果,这些都可以为大企业的技术集成提供资源。大企业将大量分散的技术创新成果,经集成、整合、再创新之后推向市场创造社会价值,这应当成为产学研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
 
打造发展新载体。发挥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特色载体建设,依托特色载体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型产业创新生态。通过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载体,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创新生态,着力探索和推广融通发展模式。借助我国互联网发展优势,中小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生产方式,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加速数字化转型。加速构建数据协同共享的产业数字化发展生态,大企业能够有效实现数字化转型,以终端产品数据来指导产品开发和营销,中小企业能够实现全链路的数字化与在线化,这将巨大地释放我国经济发展潜力。
 
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我国的共性技术平台一般源自政府部门的投资、科研院所的转制以及大型企业将自己有市场潜力的技术研发部门独立出来做市场化运营等几个方面,政府根据共性技术平台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效率给予其相应的补贴。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确立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大中小融通创新,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转型升级中的技术难题,不仅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够提升中小微企业管理者对高技术产品的开发流程、体系建设、节点控制等的认识水平,进而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提升中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者:任兴磊,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消费升级就业达标 11月国民经...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巨无霸”项目 三一智联重卡...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