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PU芯片有望统一架构
中国品牌总网讯:国产CPU发展数年之后,可能会迎来一次影响未来发展方向的最大调整。
据著名电子技术类网站EE Times报道,今年3月,工信部召集相关企业和学术机构,召开了名为“中国国家指令集架构计划”的一次会议。会议目的是商讨为国产CPU打造一个统一的指令集架构,即统一的CPU架构标准(ISA)。
多位知情人士向新浪科技证实了这一计划,但透露该计划正在推进之中,目前没有具体结果。
国产CPU处境尴尬
指令集架构是CPU的核心部分,是CPU实现任务处理的关键所在,很多软件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
目前在PC芯片领域,英特尔X86架构近乎垄断了整个市场。在最热的移动芯片市场,英国ARM厂商的ARM架构也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从苹果、三星(微博)到HTC,甚至“山寨”大厂联发科(微博)都在采用这种架构。
由于英特尔X86架构不对外开放,国产CPU转而采用了其他架构。比如,龙芯采用美国MIPS架构,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神威蓝光CPU采用DEC公司研发的Alpha架构等,而在移动芯片领域,国内厂商几乎一致都选择了ARM架构。
过去十几年,国家以核高基项目为核心,一直在国产CPU上进行资金扶持, 而目的就是为了有中国自己的芯片,摆脱向外国企业支付专利费的局面。
不过,目前的现状仍让国产CPU尴尬,在PC及移动互联领域,国产企业仍然没有任何话语权。
这种现状,可能触发了打造国产CPU统一架构的计划。
集中所有资源
了解此事的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张云泉向新浪科技透露,相关计划正在推进,虽然现在只是一个意向,但还是很有可能达成。
张云泉表示,打造统一的CPU指令集架构,应用软件等便可以进行集中研发,这将降低研发成本,有利于国产CPU快速形成生态系统。
不过,张云泉指出,国产CPU采用统一的指令集架构后,可能会限制各家之间的竞争,对创新产生负面影响。
过去,由于不同国产CPU采用架构不同,各自的生态系统实际上相互孤立,而打造统一的指令集架构则可以解决这种孤立的现状。
一位不愿具名的芯片企业内部人士对新浪科技表示,国家过去在国产CPU的上投资比较分散,各家发展都不够强大,而打造统一的CPU架构,可以集中投资资源,有利于国产CPU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