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2009年3月、5月、7月之后,笔者在2009年11月第四次向国内大中型纺企进行了调研,这些纺企年用棉量共超过80万吨。本次调研内容主要是大中型棉纺企业生产经营核心数据及其对市场走势判断和主导影响因素预期。
棉花库存均大幅下降
由于国内新棉上市延迟,又没有增发进口配额,国内纺织企业棉花库存出现了大幅下降,除了个别财务状况较好的纺企库存周期超过30天外,大多数企业棉花都在15天左右,最低甚至到了10天。
从棉花配比数据可以看出,新疆棉和内地棉用量大幅上升,进口棉由于没有配额而大幅下降。
另外,笔者了解到很多纺织企业尽管现有库存较低,但也存在一定隐性库存。有些纺企从国庆节前后一直买到现在,但是受制于发运困难,采购的大部分新疆棉依然滞留新疆疆内;也有些纺企则提前采购了进口棉,并放置到保税区仓库,静待国家配额发放。所以一旦新疆运输通畅、进口棉配额及时发放,这些资源势必有效缓解市场供给紧张局。
订单纷至沓来
在经历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棉纺企业与其下游企业的结算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之前拖欠变为现款现货或者预付款,成品库存下降,现金流紧张局势大为改善。在金融危机之前,棉纺企业货款回笼周期较长,因为其下游企业占用其货款,另外,棉花贸易企业与其又是现款现货,这就导致了其资金十分紧张。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订单骤减、原料价格大降,纺织企业现金流几近干涸,经营顿时陷入困境,处境十分被动,不惜一切代价处理库存维持经营。“去库存化”之后的棉纺企业改变其结算方式,其下游企业必须现款现货,甚至要预付部分货款。
据笔者了解,从10月份开始,欧美国家的圣诞节订单纷沓而至,纺企又开足马力,大幅调高了开工率。11月份开工率为94%,比7月份提高了4个百分点。随着纱价开始上调,纺纱利润由亏损转为保本。
调控政策依然是市场主导因素
由于2009/10年度产量下降、消费好转、资源供给紧张、纺企库存较低等原因,50%的纺企认为未来三个月内现货销售价格将会超过15000元/吨,剩下50%则认为国家政策调控会稳定棉价,未来三个月将会在保持稳定,但没有一家纺企看跌棉价。纺企对后市的看法趋于一致,这是他们处于现货市场一线的强烈预期。
在笔者所列影响未来三个月走势的主导因素中,50%的认为是国家政策,另外还有33%的认为是供求关系和25%的认为市场心理,宏观经济、纺织消费和天气变化分别为8.3%、16.7%和8.3%。
总之,因原料和成品库存较低而现金流有所改善的棉纺企业普遍采取了现买现用的采购策略来缓解棉价成本上升的压力,欧美圣诞节订单大量到来使其其大幅提高开工率,而棉纱价格上调也使得其扭亏为保本,并期待着国家政策来稳定市场供给和价格。但是纺企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棉价大幅快速上升,加之长期供需失衡,这使得2009/10年度与2003/04年度极为相似。
短期内,抛储利空被消化,棉价还会加速上涨,在未来两个月内国家不再出台其他政策,棉价将维持高位。后期国家调控政策将会集中在增发配额的问题上,这也将推高国际棉价的预期,里应外合势必进一推高棉价。目前唯一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快新疆棉入关,以抑制棉价进一步快速上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