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无疑是给巴藜雨一个下马威。但巴藜雨鞋业的创始人邢德利并没有被这场金融风暴击垮,相反就在这样一个非常时刻邢德利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扩大生产,增加流水线。”
【环球鞋网】用“逆境中求生存,调整中求发展”来概括2008年刚步入鞋行业的温州市巴藜雨鞋业,是最合适不过了。2008年对数万家生机勃勃的温州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坎”,一个险象环生、复杂多变的“坎”。 大部分的企业都将希望的目光瞄向2009年,但2009年的到来并没有缓和这场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反而挟着第一波的余威吞噬着更多的中小企业。这场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无疑是给巴藜雨一个下马威。但巴藜雨鞋业的创始人邢德利并没有被这场金融风暴击垮,相反就在这样一个非常时刻邢德利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扩大生产,增加流水线。”
这一决定让业内的朋友大吃一惊,在这个时候要扩大要投资确实不是明智的选择,但邢德利是这样说的:“成长的过程总会是很痛苦的,就像蛹,在变成美丽的蝴蝶之前总是要经过痛苦的蜕变过程。我们也是要经过这样的蜕变的,只有这样,才能慢慢长大。”
说的也是,在这种劣势下,温州的鞋业将如何应对?特别是像巴藜雨鞋业这样新生的品牌,如何在夹缝中学会生存?这就是巴藜雨鞋业必须攻克的难题!如今面对危机,是继续原地踏步等待一波又一波危机的袭来还是有效的蓄力,摆脱这种颓势的局面呢?真的要走出颓势,立足自身是最关键的。也就是要树立战胜危机的信心,千万不能有消极怠工的颓废。
在与温州众多大型企业的相比之下,巴藜雨鞋业就如鞋海中的一小水珠,小公司在竞争中要生存下去,第一,强练内功寻找契机,加强管理,强化公司队伍,让不懂行之人更加专业化;第二,找准定位,能做小就不要做大,不做全,做好鞋定位方向,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好做细做精;第三,寻找好的代理商降低利润薄利多销;第四,以产品取胜,不求大只求精,也能出精品,有了精品才能有好的市场;第五,汇聚人才,用钱赚钱已不是良策,用人赚钱方为上策,而且要善于沟通,要具备持续发展的眼光;第六,小公司也可以谈品牌,但必须通过品质传达出来,小公司也不可能大规模做品牌宣传,只有做到口口相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邢德利说:“全国鞋市场正处于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按照目前市场发展规律,市场已处于‘恶心竞争’,恶意欠款已经是数不胜数了。”“恶性循环”导致温州上千家鞋企业倒闭。市场需要整合,整合式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整合期间小公司要想求生存必须有一些超前的思想和理念,必须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必须强调概念。有了概念才有思路,按照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概念模式操盘。这次金融危机其实也是汰旧存优的洗牌机会,在这期间扩大生产,增加流水线是一种广告的宣传,也是一个绝好机会。
军人出身的邢德利办事雷厉风行说做就做,经过选址后最终将目光锁定在鞋都三期51号地块,三期新厂区目前来说较为偏僻,但这里的配套设施已都在建设中,这里将会是鞋都的行政中心。
前期工作准备完毕后,于5月20日搬至新厂,新厂拥有宽敞的标准化厂房和完善的配套设施,硬件设施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台阶。在征求原有的代理商及慕名而来的客户意见后,巴藜雨鞋业决定于6月28日在将军大酒店召开全国代理商订货会暨营销交流会。届时将会有全国各地的代理精英莅临巴藜雨鞋业交流指导。
巴藜雨鞋业用长远的眼光和目标规划未来,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勇于开拓进取,这份执着和勇气值得鞋业同行学习和借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巴藜雨鞋业经过这次磨炼,她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从逆境中走出,逆风中飞扬的巴藜雨才会变得更加踏实,更加显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