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大众热点 >> [专题]焦点新闻

社会调查:物价上涨苗头暂难成气候


[ 陈海玲 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09/5/25  ]    ★★★

        摘要:通常的看法,滞胀是上世纪70年代政府干预市场的产物。而我国目前对市场价格的干预一直较深,必须更要警惕滞胀的产生。

  尽管2月份开始,PPI及CPI数字连续同比增长双降,为何百姓却感觉钱越来越不经用呢?原来进入5月,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的食用油、汽油、房价均出现环比上涨,通胀似乎又卷土重来;A股股价今年大涨,资本市场的价格上涨会否传导至消费品,令通胀提前到来?值得注意的是,前4个月,中国新增信贷规模已超过5万亿元,而这通常是通胀产生的温床。

  通胀来了吗?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涨价追踪:楼市迎“小阳春”

  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一份对沪上200多家在售主流楼盘的调查报告发现,在三四月份,60%主流楼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春节以来,上海新房住宅成交均价稳步上扬趋势明显,进入5月,上海新房住宅成交均价为14106元/平方米,环比继续上涨3%,已攀升至春节以来的最高峰。

  广州市国土局日前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三四月份成交面积均大于3500平方米的11个典型楼盘里,除了一个价格下降0.1%外,其他10个楼盘价格均处于上升状态。剔除特殊个案,今年4月份,全市均价为8423元/平方米,实际环比上升1.6%。

  原因:地产经济研究专家邓浩志分析,在国家信贷额度增加的同时,流动资本也出现膨胀局面,由于实体经济扩大再生产周期过长,金融体系利率太低,大批资金便选择性地流入了开发周期短、回报率较高的住宅房地产市场。

  后市:香港富豪李嘉诚近日出席“长和系”股东大会后坦言,内地土地供应多,楼价难以像香港一样一年之内上升两成,只会平稳逐步向上。万科董事长王石日前接受采访时说,在看了东南亚金融风暴后的我国香港、新加坡以及日本泡沫破灭后连续10年的房地产惨况后得出结论,房价连续上涨是不可能的。对于业界认为楼市走势经过去年以来的“小压”之后还会再弹起来的观点,王石也不认同。

  空调乘旺季涨价

  近期随着气温升高,空调产品逐渐进入销售旺季。近期有空调厂家表示月底将会有一波涨价。

  原因:“前期厂家低价清货,利润率很低,希望在本轮旺季期间通过涨价扩大利润。”广东志高空调中山、珠海市场经理何国雄介绍。

  后市:华南地区最大的钢铁贸易商之一,广州钢正公司董事长柯伟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钢铁积压严重,全年钢铁价格料将继续振荡下行,空调价格难免会回落。

  食用油月底涨一成

  5月金龙鱼等发调价通知单,大豆油及调和食用油价月底涨一成。

  原因:国家加大大豆储备,目前国家储备的大豆有750万吨,而同时南美等大豆产地失收,大豆期货价格被炒高,因此大豆价格上涨10%。而菜籽期货价格近期也被游资炒高,因此造成以其为原料的食用油价格上涨。

  后市: 专家指出,美国大豆将增产,而中国仍有大量随时可发放的大豆储备,因为大豆价格的上涨持续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

  汽油价格再上调

  国际油价上周突破每桶60美元关口。上周,中石化与中石油再次上调华南地区的加油站零售价,汽油柴油上调幅度在0.10~0.30元/升不等。

  原因: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说,经济走势预期趋于乐观以及美元贬值,是近期推高国际油价的两大因素。

  后市:北京中期期货能源分析师李哲认为,市场需求目前仍未有实质性增长,油价上涨缺乏坚实基础。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舒朝霞说,金融炒作成分依然存在。

  问题聚焦

  钱袋子瘪了 CPI和PPI负增长 但钱还是不经花

  为何今年来CPI 和PPI连续同比增长下降,而市民却仍感觉钱不经花?

  我国百姓支出中最大的一部分正是教育、医疗、供房。据了解,教育、医疗、房地产、股票价格本是通胀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我们目前的CPI及PPI不将上述价格纳入统计范围。

  因此哪怕是CPI同比负增长,只要教育、医疗及供房支出不减且上升,居民们仍会感觉到“通胀”压力,而不是“通缩”。

  股市怎么走 继续大涨预期不大因此难推动通胀

  尽管今年1~4月份的GDP增幅缩水不少,PPI及CPI更是接连负增长,但今年A股市场价格已上涨60%,资本价格的上涨会否传导至实体经济?

  有资深人士指出,股票价格走高可以是通胀的一个助推器,但不是通胀的源头。股票价格的上升本身并不会令市场流动性增加,因为买量与卖量始终是相等的,也即有多少钱进入股市,才有多少钱从股市出来。

  但对股票价格走高的预期大的话,很容易鼓励贷款,加剧流动性,从而扩大通胀。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券商和基金经理认为现在股票市场价格继续走高的预期并不大,因此其对通胀没有多大的推动作用。

  专家看法

  部分价格上涨难减通缩压力

  李嘉诚日前称,在低息环境下,通货膨胀迟早重临。但市场人士认为,通胀爆发前是有迹象的,通常会有几种产品的价格连续大规模上涨。因此监控通胀并在通胀初期利用货币政策将其“扼杀”是完全可行的。不过,最后的效果如何要看政府的管理水平。现在看来全球的经济基本上2010年之后才可能恢复。因此,通胀在眼前并不具备爆发的条件。

  知名经济学家曹远征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断言,全年内通缩威胁依然存在,通胀不太可能会发生,PPI可能全年保持负数,年底能转正就不错了。而CPI也只是在低位徘徊,因为CPI高低受农产品(000061,股吧)的供求关系影响,与货币供给的提高没有直接关系。

  摩根斯坦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局部的物价上涨不是通胀,比如食用油的价格上涨是个别事件。中国全年还是面临通缩压力,因为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是60%,而中国出口已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在外部需求快速下降的冲击下,国内需求跟不上来,产能过剩将一直是大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的持续的物价上涨,也即通胀在中国不太可能出现。现在已有的是通胀预期,通胀预期是好事情,它会促进生产的复苏,它与通胀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

  记者观察:比起通胀目前更应担心滞胀

  并不是说经济不好转,通胀就不会发生。经济差,价格却照样上涨,这就是滞胀。目前经济学上尚无很好的方法对付滞胀,各国政府会预期到经济好转下的通胀,并可以随时调整货币政策化解通胀,但是对经济形势无法好转下发生的滞胀的准备往往不充分,一方面是因为对滞胀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是因为对滞胀的预测更难。

  通常的看法,滞胀是上世纪70年代政府干预市场的产物。而我国目前对市场价格的干预一直较深,必须更要警惕滞胀的产生。

   

   

  http://www.cczwy.com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折扣店风行,鞋企消化库存有妙招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工商部门称皮皮鸭等玩具包装袋有窒...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