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国钢铁出口四面楚歌


[ 张皓雯 国际先驱导报    更新时间:2009/4/14  ]    ★★★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出口钢材191万吨,同比下降54.6%,2月出口只有156万吨,同比下降49.7%。中钢协发出预警,中国很有可能成为钢材净进口国。

  内需疲软,外需不振,具有价格优势的像钢管这样的高端产品频繁遭遇贸易壁垒,其他产品又受到一些国家钢铁产品的低价冲击,中国钢铁正走在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

  美欧同时发难中国钢管

  这有可能是一系列针对中国钢铁的“倾销”申诉的开始

  4月8日,中国钢铁企业“祸事”连连:美国针对中国钢铁提起了反倾销诉讼,诉讼金额高达27亿美元;同一天,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史上最大反倾销申诉

  据美联社报道,4月8日,以美国钢铁公司为首的七家钢铁企业和钢铁工人联合会向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称中国以低于美国同类产品的价格向美国倾销了用于生产钻井设备的钢柱和钢管,价值总计27亿美元。而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美国钢铁业提交的起诉书多达300余页,涉及212家中国供应商,涉案金额33亿美元。

  彭博社在报道中引述钢铁工人联合会发言人哈伯德的话说,从事钢管生产的美国钢铁工人有6000人,大约1/3已被裁员。对中国提出反倾销是“为了在经济复苏后,我们都有工作”。而受委托的华盛顿律师沙格林说,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对中国提出的规模最大的反倾销申诉之一。

  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欧盟委员会对于2008年7月发起的对中国产无缝钢管的反倾销调查做出初裁,将对华菱衡钢、攀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等征收从15.6%到24.2%的临时反倾销税。此案中,没有中国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待遇。

  4月8日当天,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还报道了欧洲议会发布的一份长达166页的报告,指责中国“系统性地扭曲钢铁市场”,通过“人为压低成本”和出口优惠措施,导致钢铁市场“非理性的产能扩张”。

  用美国的成本价判定中国产品

  反倾销的调查过程中,往往是寻找一个替代国的国内价格与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作比较。在欧盟对中国产无缝钢管的反倾销判定中,欧盟选择的替代国是美国。业内专家指出,由于中国的人力成本要大大低于美国,用美国的“成本价”当作中国产品的成本价,很容易得出“倾销”的结论。

  “中国钢铁企业不存在倾销的行为,出口产品的价格都在成本之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进出口部相关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钢铁企业出口到各国的产品都有一定的利润,以钢管为例,利润在每吨1000~2000元。

  美欧对中国钢铁提起反倾销诉讼时都提到,2008年中国出口到美国和欧盟的钢管比前一年猛增。而颇具讽刺意义的是,过去两年是美国钢铁企业有史以来利润最高的时期。美国国际钢铁研究所所长菲尔普斯透露,参与投诉的美国最大钢铁生产商美国钢铁公司去年最后一个季度仍在赢利,而且赢利的主要来源是钢管产品。

  美联社引述菲尔普斯的观点说,美国的钢铁工业总体上还是很赚钱的,现在向中国提出反倾销,主要是美国钢铁业者想保护市场份额。

  “在赢利好的时候,这些企业会更介意其他国家的产品占领本国市场,更倾向于采取措施保护赢利的格局。”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贸易研究所研究员宋泓认为。

  实际上,随着美欧需求减弱,中国出口到美国和欧盟的钢管已经大幅减少。以美国为例,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钢管为229万吨;2009年前两个月才17万吨。

  减少摩擦靠扩大内需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都很敏感。他们会更加关注像中国这样钢铁大国的出口情况,并会用各种措施加以限制。”宋泓对《国际先驱导报》分析,中国钢铁由于出口规模大,成本低,非常容易给其他国家倾销的口实。

  “我的钢铁”网研究中心分析师刘源认为,中国钢铁出口遭遇强大贸易壁垒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国际需求不足,欧美企业日子难过,就会想办法限制进口,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我认为今后将有许多钢铁和非钢铁的贸易诉讼针对中国。”美国钢铁业的委托律师沙格林认为,这有可能是一系列针对中国钢铁的倾销申诉的开始。

  不过,宋泓认为,随着中国内需逐渐升温,中国钢铁对出口的依赖会减少,冲击国际市场的可能越来越小,贸易摩擦也会相应减少。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玩具企业争抢内销市场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产奶旺季来临愁销路,奶农倒奶增多...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