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文化健康娱乐 >> 社会·文化·生活

新华澳报:台湾岛内流行起“上山下乡”


[ 吴亚明 李俊峰 中国新闻网    更新时间:2009/3/17  ]    ★★★

  中新网3月17日电 澳门《新华澳报》17日刊文说,失业率居高不下,台湾岛内流行起“上山下乡”。

  文章摘录如下:

  失业率居高不下 年轻人变身农民

  面对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不断高攀的“惨状”,岛内民众纷纷自谋出路,不仅公务员这样的“铁饭碗”让求职者打破头,就连“上山下乡”投身农业也成为潮流。不过,台湾《经济日报》的评论担忧;大批高学历农民的出现,可能让失业潮由都市向乡村蔓延,马当局如果处置失当,很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政治后果。

  “漂鸟计划”很火爆

  台湾《联合晚报》报道,失业问题严重恶化,导致台湾“农委会”推动的协助年轻人投身农业的“漂鸟计划”火爆一时。

  据报道,“漂鸟”一词来源于19世纪末的德国青年运动,意为学习候鸟精神,在漫游自然中追寻生活真理,历练生活能力。针对青年对生活及社会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农委会”从2006年开始推动“漂鸟计划”,为青年提供到农渔村及山林体验农艺的机会,进而号召18岁到35岁的年轻人投身农业。整个计划分为“漂鸟体验”、“漂鸟筑巢”和“漂鸟圆梦”三阶段,最终实现青年变身台湾新农民的目的。

  尽管往年此活动已经人气不俗,每次报名一开始就很快满额,截至去年底参加过漂鸟体验营的人数已近4000,但今年尤其火爆。面对不利的经济形势,报名还没有开始,许多年轻人就按捺不住开始频频向“农委会”咨询。署名“可怜科技人”的网友在“农委会”网站留言说:“最近被放无薪假,身为科技新贵却有一种不知未来在哪儿的悲哀,不如回归自然当漂鸟……。”“农委会”已计划今年办理50多个批次的漂鸟营队,以协助上千年轻人投身农业。

  当个农民不容易

  尽管“去乡下当农民”听起来似乎不风光,但许多真正融人农村生活的都市青年却有着别样感受。

  在宜兰,一位名为赖青松的年轻人原来是日语翻译,却在30多岁时参加了“漂鸟计划”并最终成了农夫。他以俱乐部形式吸引人做股东,出钱让其种田,并因此成为著名的“硕士农夫”。记录赖青松归农心情的《青松种田笔记:谷东俱乐部》也成为岛内畅销书。赖青松表示,当农夫真的很累,但他仍然选择当个志愿农民,因为“我只想好好种田,种出值得等待的幸福滋味”。

  与赖青松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从资讯工程师转型为草莓农夫的谢浩诚。2007年谢浩诚加入漂鸟营,现在他的草莓由于采用台湾罕见的高架式栽培,清洁无害而备受消费者青睐,平均月收入高达10万元(新台币,下同)。近来经济衰退,谢浩诚以前在信息行业的同事和朋友,现在都放着无奈的无薪假,纷纷对他投以羡慕的眼光。

  不过,“漂鸟”生活也并非都是惬意的。由于转型需要较为成熟的心态和立足本领,因此真正成功的“漂鸟”并不多。在参加过漂鸟体验营的3856人中,最终只有400多人真正转型农业。此外,由于农业生产经验不足,许多“漂鸟”常在生产中闹出笑话,以至于“农委会”不得不把“合理化施肥”作为“漂鸟计划”的第一课。

  “上山下乡”喜忧参半

  对于日渐升温的“上山下乡”潮,台湾“农委会”官员说,这些“新农民”学历很高,加入农业后纷纷转换经营模式,引进新技术,带动了台湾农业的转型和创新。岛内专家学者也认为,让农业及农村成为都市青年驻足点及最后归宿,可以改善台湾农业人力老化、劳力不足的问题。

  台湾《工商时报》的评论更是表示,这对于提升台湾民众整体素质,推动台湾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相当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农业尖兵也预示着台湾农村的未来”。

  不过,台当局此举也引来了不少批评。台湾世新大学校长赖鼎铭说,“漂鸟计划”事实上是“一项被错误期待的政策”。真正喜欢归田的年轻人,在当局推出计划前就深耕已久;不想务农的,当局的政策再怎么优厚,恐怕也难打动他们的心。人力资源专家质疑说,因为这种职业转变成功几率不高,所以不但不能有效挽救失业,还可能导致问题愈发严重,并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http://cn.ppzw.com/ppzt.html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最牛中学2学生14老师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国内最贵别墅2.05亿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