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一方面很多国家继续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另一方面,虽然美元近期出现升值行情,但人们普遍认为美元长期还会继续贬值,如何看待这一矛盾?
严海波:从短期看,这的确是一个矛盾。从长期来看,美国的金融战略就是:在强势美元和弱势美元交替进行的过程中进行财富掠夺和危机转嫁。
因此,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未来美元还会对其他国家造成不利影响。可以预期,负有巨额债务的美国政府,明年会继续增发美元债券。如今,尽管很多国家选择增持美国国债,但整体增持速度已经在下降。
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美元还将面临贬值行情,这对于持有巨额美国国债的国家会不利。
江涌:正如前面所言,对于出口导向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对美国的依赖度最高,所持美国债券不断增加也是迫不得已的事。这些国家已经同美国“绑在”了一条船上,该局面短期内无法改变。而同时,美元的周期性贬值,长期内也是无法避免的。
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美元至今已经贬值20~30倍,美元不再强势,即便有短期升值也只是技术性反弹。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既存在经济周期的客观因素,也有美国国际战略的考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