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伊利:年报季报冰火两重天


[  南方都市报    更新时间:2009/5/3  ]    ★★★

  昨日伊利股份同时发布了2008年年报和2009年第一季度报,2008全年净利润亏损达人民币16.87亿元,成为三聚氰胺事件导致的亏损最严重的中国乳品上市企业。不过,公司今年开局良好,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103.59%。

  漂亮的一季报数字不仅淡化了2008年的伤痕,也使得外界对伊利重拾信心。伊利股份表示2009年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总额5亿元,而分析师则调高了此前的预期,称税前利润有望实现6个亿。

  三聚氰胺蚀两巨头逾30亿利润

  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除了三元,蒙牛、伊利和光明的巨亏都在预期之内。不过伊利股份亏的比光明、蒙牛等上市的乳制品企业更多。年报显示,伊利股份去年营收216.59亿元,同比增长11.87%,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16.87亿元,同比下降8091.85%,合每股亏损2.30元。而在香港上市的蒙牛乳业营收为238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8亿元。A股上市公司光明乳业营收为73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5亿。三元股份略有盈利,营收14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00万元。

  去年10月,国家有关部门要求乳制品生产企业对在2008年9月14日以前生产的或未经批批检验三聚氰胺的乳制品要全部进行清理检查和批批检验。这使得伊利的库存大幅增加,年报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伊利存货为20.20亿,较年初17.37亿增加了近三亿,这亦是伊利股份亏损的重要原因。

  招商证券分析师朱卫华认为,由于伊利股份的产品中奶粉一项受冲击较大,而光明和蒙牛等主营液态奶的企业,受损失则相对较小。不过,银河证券分析师董俊锋则告诉记者,三聚氰胺事件对于蒙牛和伊利的冲击差不多,三聚氰胺事件前几个月两家企业的盈利情况就不同。记者翻看历史报告,伊利股份2008年年中报告显示,截至去年6月30日,伊利股份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亿。而蒙牛去年年中公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净利增长至5.83亿元。这意味着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蒙牛损失达15亿元左右,而伊利则损失近18亿元。

  此外,伊利年报还显示,短期借款年末余额较年初增加了18.12亿元,增加比例高达203.40%。

  伊利一季度业绩增市场信心

  昨日,与年报同时发布的还有伊利股份2009年一季报,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51.22亿元,较2008年同期增长7.9%;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则较2008年同期增加103.59%,达1.1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14元。与年报不同,这样的数字相对于已发布同期财报的乳业企业表现实在不错。同期,光明乳业实现营业收入18.42亿元,同比下降1.74%,营业利润2353万元,同比扭亏,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75万元,同比下降92.43%。三元股份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07亿元,同比增长59.65%;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232万元,同比增长134.86%。

  伊利股份表示,公司净利润大增主要归因于2009年原材料价格降低,产品毛利率提高,以及恢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取得一定成效。

  董俊锋表示,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增速超过了预期,公司逐渐消除“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产能较年初恢复,液体乳销售快速恢复;同时,奶粉同比实现增长,有效地分享了三鹿出让的市场,加之这部分产品的刚性需求,促使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左右,超出市场原有预期。“我们将全年销售收入增速由原来的-5%保守调高到5%,即销售收入为226亿元。”此外,董俊峰还表示,伊利股份2009年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总额5亿元,而其对于伊利的预期比这还要高,“主要是基于其一季度的表现,我们预计其税前利润可以实现6个亿。”

  据公告,为消除“毒奶粉”事件的影响、尽早挽回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心,伊利股份在2009年前三个月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广告营销费用较2008年同期提高53.82%。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亦对外表示,消费者的信任是最快复苏的最大依仗。

http://cn.ppzw.com/ppzt.html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平安反对无效富通终被分拆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王老吉被曝非法添加中草药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