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专题

医药消费进入维权时代


[  家庭保健报    更新时间:2006/3/17  ]    ★★★

    广东省消委会首次将医疗侵权纳入“2005年广东八大消费案例”,专业人士指出,药品及医疗消费进入维权高发期将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3·15”前夕,广东省消委会公布“2005年广东八大消费案例”,深圳“天价医疗费”事件入选。事实上,这也是医疗及药品消费个案,首次进入消委会的年度盘点视野。结合全国“两会”药品消费成为关注热点,专业人士指出,药品及医疗消费进入维权高发期,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价格或成维权重点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看病贵、药价高”已成为诸多代表委员关注的第一焦点。记者进入互联网进行搜索,发现“两会”期间,由代表委员提出各种议案、提案及意见的报道,多达3110篇。内容也非常广泛,包括药品包装、一药多名、廉价药消失、药品管理腐败、医生收红包、吃回扣……但据粗略统计,其中六七成都涉及医药消费价格。 

    “在很多商品消费领域,质量是首要焦点,但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价格是医药及医疗消费的重点。”广东省消委会消费指导部主任江列华表示,由于有批文及GMP认证等特殊的行业管理政策,除假药外,质量问题向来不是药品投诉的焦点。相反,价格问题倒是越来越受重视。比如一药多名、换个包装就涨价等等,这些都涉嫌违反公平交易,明显属《消法》调整范围。而在《广东实施〈消法〉办法》中,也明确规定医患关系是消费关系,涉及不公平交易消费者可维权。 



                           药品消费信息不对称,患者用什么药医生说了算 

    信息不对称很难维权 

    但医药消费维权又谈何容易?首先是消费者缺乏选择权,由于我国药品七八成都是通过医院销售,而医院销售药品的最大特征就是医生替患者决策,比如治疗一位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吃中药还是吃西药?吃哪一个品种的药、哪一个品牌的药?吃多少药?都由医生说了算,其中不同的选择,价格都相差很大。 

    江列华认为,这就是药品消费信息不对称的典型特征。正因为老百姓没有充分掌握药品价格及治疗需求的准确信息,导致他们虽然普遍喊药价贵,但仍没有意识到可能在公平交易上被侵权了。 

    医药消费维权渐成趋势 

    不过,无论你承认与否,医药消费维权意识已在国内苏醒。前一段时期,默沙东旗下“万络”可能引起心脏病,在美国被起诉后,中国消费者也相继加入起诉大军。而在广东的一些消费维权机构,去年以来有关药品及医疗费用过高的维权案例,也开始急骤增加。 

    对于一药多名进而“变脸”涨价的情况,江列华认为这相对容易确定侵权性质。而更多的隐形高价或大处方,有全国政协委员则提议,设立第三方专业仲裁机构,以判定医生处方是否合适。

同一种药几十个名冒牌新药变脸宰人

  “一碗豆腐”卖一元钱,变成了“豆腐一碗”,恐怕也还是只能卖一元钱。然而倘若将豆腐换成了药品,那问题就陡然变得扑朔迷离了。比如“伤风胶囊”本来卖3角钱一板,但改成“某某胶囊”后,就敢卖到2元钱一板。

  此前我们都知道,看病贵主要是因为药价虚高;而药价虚高,主要又是因为药品招标采购环节存在重重黑幕。现在我们又知道,同一种药居然还有“变脸”的本领,刷地一抹,还是它,却换了另一副模样,一个比之前高得多的价格。我们生病需要服药之时,还满心欢喜地以为医生推荐服用的是新药,却不知这药与那药原本是“一丘之貉”,到头来是被人蒙了。

  那些不断花样翻新的到底是些什么药呢?一位从事30多年医疗工作的医院院长说,一种核心成分为青霉素的感冒药针剂,成本仅6角钱,加入一点其他药品成分后,价格狂升到150元到600元;几元钱的氟哌酸成分不变,换个包装就变成了100多元一盒的新药。药厂和药商将一些廉价而疗效好的药品改头换面,按“新药”重新定价,在医药界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令人惊诧的是,老药还可以反复“新做”。比如一个阿莫西林,就被“新做”过几十次,药名一换,药价暴涨。这种所谓的“老药新做”,已是诸多药厂的拿手好戏。

  有统计表明,现在国内市场的药品中,“新做”的已有三分之一。政府屡次降药价,涉及药品也不过数百种,而“老药新做”一年就有万余种,其“威力”实在惊人。“老药新做”,得利的当然是药厂。而据报道,全国每年因吃错药而住院的病人达250多万,这中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一药多名”造成混乱,患者常常把冠以新名的药当成新药而误服。对这种混水摸鱼、坑害患者的“老药新做”的伎俩,实在到了该整治的时候了。

  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怒斥冒牌新药这种做法是一种“中国特色”,认为“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药价已经降了17次,药品采购招标也实行大概有5年了,措施不可谓不多,决心不可谓不大,但百姓始终不觉得药价真的降了,这不是百姓的感觉出了问题,而是药价可能在“骨子里”压根儿就没有降,给人家巧妙地“堤内损失堤外补”了。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政协委员方廷钰认为,不管医药体制、医疗体制怎么改革,如果药这一块不改革的话,那么“看病贵”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建议严格新药审批制度,拒批改头换面的冒牌新药。本报综合报道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百年欧典地板”被揭惊天黑幕续:...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欧典地板竟成最喜爱品牌 忽悠...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