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F1:在中国遭遇“倒春寒”

F1:在中国遭遇“倒春寒”

作者:张天金    转贴自:全球品牌网    点击数:980


  人说七年之痒,可还没到七年,2004年才进入中国的f1已经迅速降温下来,2007年上赛场上空缺出来的位置和前些年一票难求的热闹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还没等来春天,f1却提前感受到了“倒春寒”的厉害。
 
造成2007年f1中国大奖赛遭受冷遇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笔者分析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第一,f1运动本身对观众的吸引力下降。2004年,f1第一次进入中国,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景象,高科技的赛车,明星车手,发动机的轰鸣,刺激的超车等等着实让中国车迷兴奋不已,很多人冲着看热闹也要到上赛场去亲临感受f1的现场气氛。可中国真正的车迷毕竟太少,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车迷的数量、质量逊色不少,这种好奇心强驱使下的热闹型车迷根本无法支撑上赛场诺大的观众席。
 
  第二,举办时间适逢黄金周。今年的f1中国站举办时间正逢中国的国庆黄金周,很多人都认为长达7天的假期有助于f1吸引更多车迷进入赛场,特别是吸引外地车迷。实际上,正是因为黄金周的原因,很多对f1摇摆不定的观众因为有着充裕的休息时间而选择了外出旅游等放松方式,反而放弃了占用两三天的f1大奖赛。
 
  第三,f1运动丑闻。上个月,沸沸扬扬的迈凯仑车队间谍案终于告一段落,国际汽联也向,迈凯仑车队开出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罚单,可事情并没有因此结束。整个f1运动在迈凯仑间谍案中大受中伤,f1运动的公信力大幅下降,而今年以来诸如迈凯仑车队阿隆索、汉密尔顿之间的龌龊竞争等“缺乏体育道德精神”的负面消息也大幅降低了f1的吸引力。
 
  第四,缺乏明星。舒马赫在2006年义无反顾地选择退役,法拉利车队和f1肯定没有料想到舒的离去对车队乃至f1运动的冲击如此巨大。虽然今年的f1赛场上,仍有阿隆索、莱科宁之间的少壮派之争,也有阿隆索、汉密尔顿的同室操戈,不乏汉密尔顿的横空出世,但同大名鼎鼎的舒马赫相比,这些年轻人对于观众的吸引力着实不及。
 
  第五,缺乏符合中国实际的有效开发。F1是一项公认的烧钱运动,虽然影响力巨大,但却需要车队、赞助商、观众等组成有机整体来支撑其发展。中国的赛车运动基础本就不深厚,更是缺乏群众基础,其中也可见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f1更需要符合中国实际的市场开发举措,比如引入中国车手,采取更符合中国人习惯观看比赛的方式,更适应中国人口味的营销措施等等。
 
  虽然今年f1在中国遭遇“倒春寒”,但并不能因此就怀疑它的潜力和前景。作为一项新鲜事物,f1的主办机构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也要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好应对的准备。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