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电信资费套餐管理还要做好加法

电信资费套餐管理还要做好加法

作者:余赪    转贴自:通信信息报    点击数:1389


    信息产业部透露,自今年6月份起各省市开始清理电信资费套餐。截至7月底,全国清理夸大优惠、资费不透明等形式的套餐数量超过4万,套餐数量下降超过80%。

    据了解,这些被清理的资费套餐包括未明示最低消费金额的“神州行畅听卡”、存在网内外差别定价的“神州行大众卡”、“如意通”等等。其中,四川省在网用户资费方案由清理前的18402 个,减少到11864个,减少率达到35.5%;福建省共清理电信资费套餐2788个,现有资费套餐比清理前下降83.9%;内蒙古自治区共清理资费套餐466个,迁出用户16294户,停售套餐843个。信产部重拳对资费套餐进行管理,让用户更清晰地消费,但套餐数量减少后,还需要一些后续手段巩固先前的管理结果,让用户得到真正的实惠。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就清理出4万,这样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4万多个被清理的套餐只是一个阶段性数字。但是,当旧套餐被清理的时候,相信新套餐也在不断出现。

    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的电信资费总体水平比2005年下降了11.5%,2005年电信业务平均资费水平比2001年下降45%,连年的高位降幅却并未使电信资费套餐逃脱此次的重拳治理。

    资费套餐事实上是电信运营商之间竞争的产物,但当竞争趋向非理性时,一些貌似优惠但实际上是存在资费陷阱、欺诈的套餐也应运而生,不但扰乱了市场秩序,更伤害了消费者。无论是一个行业还是一个企业,管理需要制度维系,有规矩才能成方圆。没有约束,其结果就是对被管理者的放纵,甚至是纵容。电信运营商们在资费套餐方面的混乱运营,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信产部对运营商不合理资费套餐的清理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对电信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是十分有好处的,应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电信资费改革力度,推出消费者自选各项业务资费的“自助型套餐”。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电信资费套餐存在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套餐这种营销形式是电信资费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消费群体是分层次的,是多样化的,不同的消费群体,在电信业务消费过程当中有不同的消费方式,对电信资费套餐也有不同的需求,在这一点上,电信运营商必须进行必要的市场细分,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事实上,有很多消费者希望通过套餐形式的选择来满足自己的电信消费需求。简单来讲,就移动电话来说,有的消费者希望打电话便宜点儿,有的消费者希望发短信越便宜越好,运营商多种多样的套餐正为这一部分消费者提供了方便。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电信资费套餐却出现了十分混乱,甚至出现借资费套餐“坑骗”消费者的情况,如不合理监管,这种势头将一发不可收拾。随之而来的是信息产业部一系列的肃清电信资费套餐的行动。

    资费套餐管理还要做好加法

    电信资费套餐之所以如此繁多,很多都是由各种巧立名目的收费项目作为“优惠条件”排列组合起来的。换言之,其中很多“优惠条件”本身就是零成本的,却可以用来“套”消费者在其他项目上更多的消费,各种各样套餐的种类繁多当然也就毫不奇怪了。如果取消这些不合理收费项目,套餐数量自然而然会减少许多,也不至于清理后又快速反弹。一言以蔽之,清理电信资费套餐充其量只是治标,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才是治本。

    说到底,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明明白白地消费,更需要的是公平合理地消费。短期的清理行动很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风头一过很可能死灰复燃。

    不可否认,作为一种有效的市场营销方式,部分电信运营商推出的资费套餐,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但是,名目繁多的套餐不仅让消费者无所适从,资费宣传过程中夸大资费优惠幅度,模糊资费结构和使用条件等问题,扰乱了市场,这才是清理的重点。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