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海尔副总裁喻子达:国产品牌要打价值战

海尔副总裁喻子达:国产品牌要打价值战

作者:冯秋瑜    转贴自:广州日报    点击数:1990


    面对外资平板日益猛烈的攻势,国产品牌应该如何应对呢?国庆期间会继续沿用“价格战”吗?近日,海尔集团副总裁喻子达在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时表示:国产品牌必须打“价值战”而不是“价格战”,才能和外资品牌竞争到底。

    价值战胜于价格战

    记者:在即将到来的“十一”销售中,海尔会不会打价格战?

    喻子达:海尔一直坚持价值战略,始终都不会打价格战。事实上,平板时代的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已经越来越强烈,不像以前买传统彩电,消费者主要就是看价格和图像。这是由于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追求品位了。这个是在2006年开始出现的一个拐点。在这个时候品牌的因素就会扩大,因此价值战远比价格战来得重要。

    外资竞争是压力也是动力

    记者:可是自从去年年底,外资平板价格就开始下降,今年“五一”的降价幅度更大,让国产平板的日子很不好过。

    喻子达:是的,外资品牌的降价的确给国产品牌带来了挑战。不过只要不被打死,你也就是世界名牌了。因为外资已经开始用绝招了,没有别的招了,这招再不灵,它也不灵了。看你用什么心态来看这件事情。中国的企业正好可以借用这样的外在压力不断进行产品、技术、营销、管理的创新,一旦你立住了,是真正的立住了,不但是在中国市场立住了,也为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海尔彩电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十年,十年前的价格战让中国彩电积累和沉淀出了CRT时代的竞争优势;如今,洋品牌率先挑起了价格战,中外品牌再次对决,不过这次是技术、设计、质量、工艺、制造、市场和服务等综合实力的较量。

    记者:海尔将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喻子达:面对任何一种战术,海尔将万变不离其终地采取“价值战”与“品牌战”,为用户提供物超所值的整套方案,为中国打造民族的世界名牌。

    国产平板要做足服务优势

    记者:相对于外资品牌,国产平板还有优势吗?

    喻子达:有,服务就是我们的优势。品牌不是无形的,它是可以触摸到的,消费者买回一个东西,第一看这个产品本身好不好用,第二看服务,因为消费者能接受的是,看见你的品牌就是重你的产品和服务,就跟你上饭馆吃饭一样。先关心上的菜好不好吃,第二是服务员服务及时不及时。

    海尔的服务不仅仅是售后,还包括售前、售中,我们把服务看成是产品的一部分,融于产品的整个过程。海尔是国内首家提出平板电视“三包六免”服务的彩电生产厂家,“三包”即15天包退、30天包换、主要零部件三年内包修。“六免”即平板电视免费设计、免费送货、免费安装、免费调试、免费保养、购机一年内免费移机一次。我们更多的是要为用户提供一种全程无忧的整体方案,所以我们的服务的内容全部是立足于用户需求的。

    自从外资平板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的同时,也给国内电视厂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2005年之前,国产平板品牌一度因为价格策略赢得了大部分的国内市场,但从2006年起,索尼、夏普等一线品牌厂家就开始压低液晶电视的价格,拿下了中国液晶电视市场五成以上的占有率。今年五一,外资品牌的合力降价更是让国产品牌遭遇了价格战血洗,目前,国产平板的市场份额已经逐渐逼近四成这个警戒线。

    据广州国美透露,目前20英寸、26英寸、30英寸、32英寸的液晶电视价格已经降到最低,像32英寸的国产液晶,去年“十一”的单价为4999元,今年“五一”已降到3999元并维持至今,这令32英寸的液晶几乎没有钱赚。而且,中小尺寸的液晶电视,合资品牌与本土品牌的价差也就几百至1000元。高清给平板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国产平板企业也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不过康佳、海信、长虹等品牌都认为,国产平板完全能够渡过这个暂时的难关。

    技术进步新品出色不让外资

    很多消费者都习惯性地认为,“进口的东西一定是好的。”事实上,这种情况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改变了。据中国数字电视专家组组长刘全恩介绍,平板电视的核心技术,一个是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面板”;再一个就是平板电视的芯片,它控制着电视机的最核心功能。而在整机方面,并没有多少核心技术。

    事实上,最近一个月来,外资平板已经呈现出了降价趋势,它一方面由于面板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是外资品牌走向市场分化的表现。据了解,目前在平板的面板使用方面,很多外资品牌和国产品牌的面板来源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在使用来自日韩和中国台湾厂家的面板。而在芯片方面,国产厂家的技术也正在逐渐进步,甚至不让外资品牌。

    据了解,今年长虹、海信、创维、海尔等品牌纷纷推出新品,在平板显示的硬指标和外观设计的软指标等方面都有进步。

    售后服务让消费者更有保障

    今年“五一”前夕,海信、长虹、康佳、TCL、创维五家国产平板电视企业先后提出对平板电视最重要的零部件“屏”的三年质保,这是自1995年由国务院颁布的《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12年后,国产企业首次自发提出平板电视新售后服务标准。

[NextPage]

    售后服务的具体内容还包括:除执行产品质量出现问题7天包退——15天包换——整机1年保修等基础“三包”规定,同时免费提供送货、安装、设计咨询、调试、保养、使用知识培训等增值服务,从而使平板电视的“三包”政策超越普通CRT彩电,充分显示了这几家企业对其平板电视质量水平的信心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虽然外资品牌对售后服务也丝毫不敢放松,但目前外资品牌的售后服务都外包给了其他“有资格的公司”代理,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操作过程中难免因为“山高皇帝远”而管理不善。而在这一方面,国产品牌却具有天然的优势。中消协副秘书长武高汉指出:“进口的品牌提出平板电视不是电视,不执行国家的关于电视的三包标准,是‘白马非马’论。消费者对生产的零缺憾可以容忍,但是对服务的缺憾却不能容忍,国产企业的三包联盟对消费者来说是有利的。”从网点数量和服务维修的便利性来讲,国产品牌无疑可以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主任陆韧波认为,体现在中外资企业售后服务时限上“一年”的差距不仅体现了国产企业对于售后服务的重视,更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关键时刻浓厚的民族责任感。在缺芯、少屏的压力下,国产彩电企业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在上游不具有话语权、国外对中国企业的专利技术压榨等等,为了打开市场一次次地降低利润都是在为中国电视企业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争得一席之地。

    政府企业共同发力平板上游

    在平板彩电的发展上,国内彩电厂商没有掌握显示屏的核心技术,而彩电显示屏占彩电总成本的60%左右。平板电视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利润都集中于屏幕制造。彩电核心技术的缺失制约着国产平板整个行业的发展,技术的突破始终是一个急迫问题,否则始终无法摆脱核心专利受制于人的窘境。

    目前国内电视90%的平板屏幕都依赖进口,国外屏幕厂商实行垂直整合,既生产屏幕又制造整机,以此垄断市场并获取高额利润。中国平板电视制造商只是简单组装车间,主要利润被国外家电巨头赚走。今年3月份开始,日本、韩国等地上游液晶面板厂家供货价格首次止跌回升,液晶电视用20英寸、26英寸、32英寸等液晶面板价格普遍上涨5%至10%,这对国产平板电视厂家来说又是一个沉重打击。

    针对中国平板电视产业广被诟病的“缺心少屏”瓶颈,今年国家信息产业部开始动真格的了。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副司长韩俊日前表示,今年开始实施的平板显示器件工程将举全国之力,全面完成液晶屏和等离子屏的全套产业布局,平板电视显示器件已经列为信息产业“十一五”期间十二大重点工程之一。据了解,此次平板显示器件工程不再是单纯的政府补贴,而是由信产部牵头,全面完成液晶屏和等离子屏的全套产业布局,将以5代以上TFT-LCD屏、CF、玻璃、LED背光源和大尺寸PDP屏为重点。”

    新品推荐

    海尔宝蓝系列随时修复色屏

    海尔今季推出了从32英寸到47英寸的全系列“宝蓝”平板新品。据海尔“宝蓝”总设计师介绍,平板电视在长时间收看后,屏幕的色域、广度会衰减,色彩的均匀性、一致性等都可能产生问题,这让很多国内家电厂商头疼,也是困扰许多国际大品牌的难题。据了解,海尔“宝蓝”系列新品采用了国际尖端的“广色域校准技术”,可随时修复电视屏幕色域,就像给电视做“面膜”,让电视机可以随时保持鲜亮的真实色彩。

    此外,这款电视的设计聘请了韩国专家JUNO,感觉灵动而充满了艺术气息。表面材料采用了高光珍珠黑为主色调,音箱上的蓝色弧线又让它搭配了国际流行的蓝调设计;同时其底座采用了左右15度旋转式设计,有效增加了电视的可视角度的同时,还让“宝蓝”动了起来。据赛诺连续六周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自海尔全球首家大规模推出“宝蓝”32英寸等离子电视以来一直以70%的市场份额占据了销售榜首的位置。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