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世界汽车史:奥迪品牌之百年传奇

世界汽车史:奥迪品牌之百年传奇

作者:     转贴自:世界品牌实验室    点击数:2099


   在世界汽车史上,没有哪个高档豪华品牌具有奥迪那样波澜壮阔、复杂曲折的传奇般经历:曾是德国汽车技术的先驱者,顶级豪华车市场的领导者,顶尖国际汽车赛事的统治者,却又遭遇过战争带来的灭顶之灾,被非市场之力“没收”和“注销”,之后却又从“零”做起,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创造了今天的辉煌,成为全球汽车市场上一个顶尖的高档豪华品牌。

  这一切皆因奥迪之父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在一百多年前(1899年)就为奥迪注入了尊贵、动感、技术领先的基因。由这些基因构成的高贵血统极为独特,并有着异乎寻常的超凡生命力。

  “听吧!”—— “Horch”(霍希)——“Audi”(奥迪)

  一个多世纪前的1899年11月14日,卡尔·奔驰位于曼海姆的车厂一名叫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的汽车工程师,在科隆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公司——August Horch & Cie(霍希公司)。

  从1901年起,霍希开始生产自己的汽车。很快霍希就用产品和发明展现出他的天才,树立了霍希作为汽车品牌的知名度。霍希公司相继推出了装备2缸和4缸发动机的新车,霍希本人发明了整铸缸体,并在若干汽车比赛车中新自上阵夺得桂冠。

  1909年6月一次发动机试验的失败,导致了霍希本人与公司其他投资者的激烈争吵,生性桀骜的霍希一怒之下离开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另立门户,成立了一家新的霍希公司。然而,新公司在一场随之而来的名称侵权官司中败给了霍希公司,于是,新公司的名称成了令人挠头的问题。正当霍希与合伙人菲肯彻尔为此绞尽脑汁之际,菲肯彻尔的小儿子正在一旁做拉丁文作业,他念出的“Audi”一词令父辈们为之一振。原来,“Horch”为德文“听”的命令式“听吧!”的意思,而“听”的拉丁文则念作 “Audi”(奥迪)。

  这个名字使新生的奥迪公司与霍希公司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于是,1910年4月25日,一个伟大的汽车品牌偶然而又必然地诞生了,它用一种西方最古老的国际性语言发出了“听吧”——“Audi”的声音,这声音已经回响了近一个世纪。

  同年7月,第一台以“奥迪”命名的汽车诞生了。

  霍希的“高调”

  从一开始,霍希就为其公司的产品定下了“高调”:“我决心在任何情况下都只生产大型、大马力、高质量的豪华汽车!”无论是在霍希公司还是在奥迪公司都是如此。这正是奥迪公司迄今历经磨难而坚定不移的宗旨:以领先技术,开拓高档豪华车市场。

  霍希公司在霍希离开后,基本继承了霍希本人的设计思想,将霍希品牌汽车定位在马力强劲、质量优异、装饰豪华的形象上。1926年秋季柏林汽车展上推出的Horch 8汽车,是霍希公司一款意义重大的车型。它采用的8缸直列发动机,是全德国第一例, 其先进的技术、高水平的性能和极佳的可靠性成为全德国汽车工业品质的代表,被誉为德国汽车工业“繁荣兴旺的二十年代”的象征,成为所有竞争者争相模仿的对象。也正是这款Horch 8,使霍希轿车牢固地树立起了高档豪华的品牌形象,奠定了日后霍希轿车引领顶级豪华车市场的稳固基础。

  而奥迪公司从诞生那天起,就追求产品的高品质、高档次。它生产的D型车被指定为萨克森国王和政府用车,公司的日产量到一战爆发前已赶上了同宗兄弟兼竞争对手的霍希公司。

  1923年奥迪公司为瑞典王室制造的打猎用专车配备了精致的洗手池,车座用大象皮缝制,可谓豪华至极。1927年,奥迪推出的R型8缸车“统治者”(Imperator)是德国当时技术最先进的豪华轿车。一辆1935年生产的奥迪轿车,售价10,300马克,这对于当时月平均工资只有100马克的德国人来说,是相当昂贵的。

  1938年,内饰十分现代、发动机性能优越的奥迪920汽车投放市场。其装配的最新开发的顶置气门发动机功率达55kW,车速最高达140km/h。这种动力大、体积小的汽车深受那些充满动感活力的人士钟爱。后来,这种前轮驱动的汽车被改为后轮驱动。市场对奥迪920的需求非常大,投放不久就完成了计划中的一年销量。

  汽车联盟迅速成长为德国第二大汽车公司,在上世纪30年代生产的汽车占有德国市场份额四分之一,年产量超过67,000辆。

  在顶级和超级豪华车方面,汽车联盟的杰作包括霍希830型、850型、930型等,不过其中最著名的还是853型,无论是轿车还是敞篷车,都气派非凡,具备经典豪华的一切要素。在当时,一辆霍希853售价高达14,900金马克(上世纪30年代),相当于一座独立豪宅的价格。而一辆1939年生产Horch Spezial Roadster 855,其直列8缸发动机油输出功率强达120 马力,价格更高达22,000德国马克。

  直到现在,无论是在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公司总部所在地),还是在英戈尔斯塔特(奥迪公司总部所在地),或者任何一个德国的汽车博物馆,一辆霍希853都是镇馆之宝。据说,希特勒不喜欢坐霍希,好在名字带“冯”的贵族们和帝国出身的将军们不愿将自己的趣味与这个“波希米亚下士”划等号,从而使霍希品牌在上世纪30年代德国4.0升以上的高档豪华车市场上占有40%以上的份额,最高时曾达50%以上,而当时参与竞争的豪华车品牌不下10个。

  如今,人们都在议论,在奔驰复兴了“迈巴赫”品牌后,奥迪是否会复兴“霍希”这一古老、高贵的超豪华品牌,从而形成全球轿车市场上霍希、迈巴赫、劳斯莱斯(宝马所有)、宾利(大众所有)超级豪华品牌的“四大天王”鼎立格局?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奥迪是霍希这一超级豪华品牌的同宗直系传人,二者有着相同的基因。换句话说,奥迪就是霍希,所谓区别只是两种语言的不同发音。

  技术领先一脉相承

  二十世纪初的霍希不仅是当时德国30多家汽车制造厂之一,还是汽车技术的先驱者。他的第一个设计就是共用燃烧室的无冲击双缸水平对置发动机;他是采用万向轴作为动力传动方式而取代皮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第一人;他还特别强调轻合金在变速器、差速器壳和曲轴箱上的应用,以及铬镍合金钢在高强度齿轮上的应用。

  1911年,霍希亲自驾驶奥迪公司生产的C型车在当时世界上水平最高的拉力汽车赛——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国际拉力汽车赛中获得冠军,后来蝉联三次。“三连冠”的殊荣与公司首先采用铸铝发动机、干式气缸套、四轮制动等先进工艺和技术密不可分。

  1921年,由霍希技术上的接班人、总设计师朗格设计的奥迪K型车是世界上第一辆方向盘和操作系统左置的轿车。1923年奥迪又推出了德国第一辆装备6缸发动机的轿车。

  30年代,汽车联盟取得的技术专利多达3,000多项。

[NextPage]

  速度奇迹

  奥迪的赛车冠军史可追述到上世纪初。奥迪成立之初风头很盛,曾经连续3年(1912——1914)获得当时世界上水平最高拉力汽车赛——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国际拉力汽车赛的车队冠军。

  1934年3月,汽车联盟推出的四环标志“银箭”A型赛车刚一露面,就由赛车名将汉斯·施图克驾驶,在德国纽伦堡举办的大奖赛分站赛上力夺冠军,而且创下了汽车速度世界纪录。

  1937年在法兰克福的高速公路上,一辆的四环标志“银箭”赛车创造了令当代人目瞪口呆的406.3公里/小时汽车极速纪录。“银箭”赛车具有超现代的动感外形,任何一个第一次在奥迪博物馆里见到这款车的人都会感到惊异:这会是30年代的汽车吗?不幸的是,这款“银箭”赛车在二战期间被战火摧毁。 1982年,在汽车联盟的唯一继承人奥迪公司的全力支持下,该车复制成功,又出现在赛场上,但没有车手愿意跟它比赛,因为愿冒万一撞伤“银箭”而招致天下车迷唾骂之险。这款“银箭”在赛车历史的巅峰之上傲视着群雄,已然成为一种宗教圣物。

  先辈们创造的这一连串速度奇迹为奥迪品牌在70多年前就注入了强大的动感基因。

  假如没有高贵的基因、不屈的性格

  在经历了“金色30年代”后,由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汽车联盟停止了正常的生产。从1944年起,盟军开始“地毯”式空袭,位于德国东部的萨克森作为重要工业基地当然不能幸免,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1945年10月底,汽车联盟作为“资产阶级的财产”被控制了德国东部的苏联红军正式无条件没收。1948年8 月 17 日,汽车联盟被当局注销。实际上在此之前,汽车联盟的设备已经被当作战利品进行拆迁,所有原分散在四大公司的28,000多台设备几乎全部被拆下来,其中很多被陆续运到前苏联。

  就这样,德国汽车工业的先驱之一、高档豪华车市场和赛车场上的领先者,在硝烟和废墟之中遭遇了灭顶之灾。残留下来的各车间和零部件厂拼凑组成了后来东德时期唯一的汽车企业——IFA汽车制造厂。1990年两德统一后,IFA解体,大众汽车公司决定接收部分资产,重建萨克森汽车工业,决策者正是时任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战后重建奥迪的卡尔·哈恩博士的儿子——小卡尔·哈恩博士。

  浩劫之后的奥迪人追随布鲁恩和哈恩博士逃往德国西部,来到了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虽然慕尼黑政府一开始的不支持态度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但他们并未灰心。布鲁恩和哈恩博士率旧部在慕尼黑附近的英戈尔斯塔特安营扎寨,同时凭借个人信誉争得了一笔贷款,在英戈尔斯塔特成立了“汽车联盟零部件供应中心”,为德国西部在战乱中幸存下来的由老汽车联盟生产的6000多辆汽车供应备件,从而开始了汽车联盟也就是今天的奥迪公司的第二次创业。

  1949年9月3日,新汽车联盟股份有限公司(Auto Union GmbH,简称:新汽车联盟)在英戈尔斯塔特成立,旨在复兴老汽车联盟(Auto Union AG)在萨克森建立的传统基业和品牌。当时新汽车联盟的办公设施和生产环境非常简陋,被一些员工自嘲为“作坊联盟”。但无论怎样,新汽车联盟已经不可逆转地开始了复兴的使命。

  1955年,新汽车联盟开发出了上世纪50年代德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轿车P94。3年后,新汽车联盟就成长为继大众、欧宝、奔驰和欧洲福特之后的德国第五大汽车制造企业。

  1964年12月,新汽车联盟在历经过奔驰公司的并购之后,正式加盟了大众汽车集团。

  奥迪在战后真正复兴的第一标志就是在其传统的造车理念、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于1968年自主研发出的奥迪100。这是战后第一款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奥迪轿车,一款高档的C级轿车(奥迪A6( 报价; 图片)的前身)。

  奥迪100取得了巨大成功,原计划生产10万辆的奥迪100卖出了80万辆。奥迪100重新确立了“奥迪品牌”的地位,也为奥迪赢得了自主研发的权利,“四环标志”开始重新绽占放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