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8月22日奇瑞公司100万辆车下线时,奇瑞总经理尹同耀曾表示以此为界,下一步奇瑞要实现自主品牌的国际化。奇瑞汽车今年在海外销售势头良好,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国内物流企业甚少有涉及汽车运输的滚装船业务,导致奇瑞的整车出口运输十分吃紧。
“无内不稳 ,无外不强”
“经过我们的调查,1万美元以下的车型是奇瑞在国际市场的‘蓝海’”,奇瑞公司新闻发言人金弋波9月4日在奇瑞总部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2006年奇瑞的海外销售量是5万辆,今年的计划是10万辆,尹总对我们的希望甚至是13万辆。”
奇瑞国际公司的副总经理冯平则提供了相关数据,“最近几个月奇瑞在俄罗斯的月销售量保持在4000~5000辆之间,我们都已经提了三次价了,还是供不应求”。对此金弋波认为,奇瑞在海外热销的意义不仅限于自主品牌的国际化,对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大有裨益。众所周知的是,奇瑞近几年的规模虽然扩张很快,但盈利能力却一直是其软肋,2005年奇瑞的利润才不过9500万。金弋波说:“在海外的销售利润要比国内高出不少,公司的计划是当奇瑞达到100万辆的产能时,要有至少40%的市场在海外。我们的销售战略就是‘无内不稳,无外不强’。”
冯平把奇瑞在海外的良好销售势头归结为奇瑞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我举个例子,很多海外同行到芜湖考察奇瑞,但很少有人住在芜湖,而是当天赶到南京去,因为他们觉得芜湖没有让他们满意的酒店。而在奇瑞,为了控制成本,总经理在内的所有员工乘飞机都是坐经济舱。”
金弋波说:“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有记者问通用的CEO谁是通用将来的竞争对手。这位CEO回答说,是日本的丰田和中国的奇瑞。其实从规模上讲,奇瑞还远远对通用构不成威胁,我想对方警惕的是我们的发展势头。”
遭遇水运瓶颈
在奇瑞汽车出口剧增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小的烦恼。冯平说,奇瑞的出口途径主要有三条:首先,整车出口;其次,以CKD项目(散件组装)的方式在海外建厂;第三,通过与国际一流企业制造企业以资本、技术的方式合作,进入国际市场。
在这其中,整车出口的运输遭遇了大问题。冯平说,奇瑞的整车出口90%以上走水运由芜湖送到上海再运至海外,但由于国内汽车工业出口的弱势,导致国内物流企业中甚少有涉及汽车运输的滚装船业务。“我想对航运企业来说,发展滚装船业务存在着一个培育市场的问题,成本较高。但我真诚的希望有企业和我们联手,相信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壮大,这一块必然大有可为。”
据悉,奇瑞去年底投资1亿元在芜湖建了一个专用的滚装码头,设计年汽车吞吐量达10万辆。
中国品牌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