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小本创业:将“臭”味进行到底

小本创业:将“臭”味进行到底

作者:     转贴自:市场圈    点击数:2373


    从一些创业失败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他们在准备创业之前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重计划、轻措施,一切都凭想当然,其结果是梦想破灭,失望而归。今天讲述的李保清,做的尽管只是“臭豆腐”这样的小买卖,但同样几经反复,在几次沉痛的教训之后才真正领悟到这个其实十分简单的道理。

    顾客:“尝过臭豆腐,三日不知肉滋味,耶!”

    记者:“臭豆腐臭不臭?”

    顾客:“臭!”

    记者:“你说臭还吃?”

    顾客:“越臭越好吃。”

    这家臭豆腐店的主人是一对夫妻搭档,丈夫李宝清能说会道个性张扬,妻子熊娟英温柔善良,仅三年的时间,他俩已经陆续在南昌开了11家臭豆腐店,年营业额达到300多万元,他俩的创业故事还得从2000年开始讲起。

    2000年,北京一家商务咨询公司在江西成立分公司,在分公司任部门经理的东北小伙李宝清,与前来应聘的江西姑娘熊娟英相识,三个月后,两人恋爱了,没多久,李宝清因与同事意见不合而辞职,熊娟英也跟着离开了这家公司,两人四处寻找机会创业。2003年的一天,两人在南昌街头闲逛时,在一个小摊前找到了商机。李宝清:“我说像这个东西这么多人吃,每逢节假日的时候都排队,都排成长龙,几人围一个小摊位来吃这么一个小吃,我说这是什么现象。”

    小摊出售的是司空见惯的臭豆腐,李宝清发现每串成本不到一元钱的臭豆腐,能卖到两元钱,来吃的人还络绎不绝。于是两人一合计决定回家卖臭豆腐。可是,如何制作臭豆腐,他俩一无所知,唯一的办法就是外出学习。

    李宝清:“谁出去,当时这不是开玩笑吗,石头,剪子,布每次都她赢,我输,我输就我出去,后来我就想尽一切办法让她去。我说服她还是不难,因为一直是她的上司了,对我是非常信赖,就这样把她说服出去了。”

    2004年初,熊娟英在男友的建议下,到南京、绍兴、天津等制作臭豆腐比较有特色的城市考察学习。她发现各地的臭豆腐种类繁多,除了传统的油炸外,还有蒸臭豆腐、鸭油臭豆腐、烤臭豆腐干等,而且口味和做法也随着当地的饮食习惯而不同。

    熊娟英:“学回来以后呢,我反而不会做了,就像邯郸学步一样的,看到这个学的很好,看到这个弄的也很好,我都想学学完以后,我说我做哪一家的,我哪一个我也不会做。”

    当时,南昌的臭豆腐摊,卖的都是黑色的油炸臭豆腐,要抢占一席之地,必须加工出独到口味的臭豆腐。

    李宝清:“克东腐乳好有名,我老家就是那边的,做了多年的臭豆腐乳呀,我们那边是腌制的,必须通过腌制三个月到半年以上才能吃,我说咱们想一想,看看能不能获得老爷子的帮助。”

    在李宝清的父亲帮助下,熊娟英将克东腐乳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进,选择灰白嫩豆腐作为坯料,使发酵后的臭豆腐经过油炸后依旧外酥里嫩,配上特制的调料,既适合南昌人喜好咸辣的口味,又有别于街边小摊上的黑色臭豆腐。2004年9月,两人在羊子巷租了一间带加工间的小门脸,开起了臭豆腐专营店。不久,李宝清发现,自己急于开店,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李宝清:“你看这边是一个违章的建筑,把整个巷口都挡死了,尤其门口这儿还有一个变压器,当时觉得这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好多人从这个巷口这样一走,不留意他根本看不着。”

    开店之初,他们的专卖店只能靠着臭豆腐特有的气味吸引附近的顾客,生意不是很好,就在他想办法招揽顾客时,门前的变压器因为超负荷着火了,令他没想到的是,臭豆腐店的生意却意外地跟着火了起来。

    李宝清:“到第二天的时候顾客一下就多起来了,翻番了,臭豆腐专卖店,我们应该是江西的第一家,就从来没有过,而在这个巷子别人又不知道,突然一下子来这么多人,我们也觉得奇怪。”

    李宝清很纳闷,平日里很冷清的小店,生意怎么突然好了起来?一打听才知道,来的顾客都是因为看了变压器起火的报道。

    顾客:“有一次在报纸上也看了吗,就是那边报纸上报道这个变压器着火的问题,说就在那个臭豆腐旁边,所以很多人也知道了。”

    报道中说位于羊子巷臭豆腐店门前的变压器着火了,让读者一下记住了臭豆腐店的地址,而这次事故引起的连锁反应也让李宝清很意外,他的臭豆腐专卖店,引起了前来报道火灾的江西电视台记者汪里明的注意。

    江西台记者汪里明:“正好咱们江西呢,又在搞全民创业的这样一个活动,那么我们也在抓创业的题材,特别是百姓创家业的这样的题材,那么我们就把它抓住了,我们就做了一期10分钟的专题节目。”

    江西电视台播出这对恋人创业的故事后,很多南昌人都知道,在羊子巷有一家臭豆腐专卖店,一时间,顾客盈门。

    顾客:“我一次能吃三碗这样的臭豆腐。”

    记者:“你不嫌臭呀?”

    顾客:“是很臭,但是很好吃。”

    邻居:“排到门口,吃臭豆腐要等一个小时。”

    顾客:“比如说它有一些炸出来的是黑色的嘛,然后吃起来的味道不是很好,这边的口感比较好,街头的卫生也是很差的,这种小店的话,我觉得卫生搞的也比较好,最主要的它是臭豆腐的口味比较好,我们都是奔着吃来的吗,哪里口味好就去哪里。”

    李宝清和熊娟英没有想到,这个原本很碍眼的变压器,却成了顾客们来臭豆腐店的认路标志。看着每天蜂拥而至的顾客,李宝清开始有点坐不住了。

    李宝清:“臭豆腐一天,卖,我们卖千八百块钱,如果说再一个两个人涮的那种小火锅,再多个七八百块钱,翻番了,一个月赚七八千,现在一万六七,多好呀。”

[NextPage]

    2005年2月,李宝清提出在小店里增加一些粥、火锅等服务项目,熊娟英也想把生意做大,但对于李宝清的想法却极力反对,熊娟英觉得,自己主营的是臭豆腐,新添的品种也必须是一些与臭豆腐配套的小吃类食品,这样才能让顾客有更多的选择,也能保持小店的特色。

    熊娟英:“七十二行,行行人的钱你都赚,就是说24个跳蚤,你个个都想抓在手里,那是不可能的。”

    李宝清:“双方唇枪舌战的就闹起来了,闹起来谁也不理谁,一晚上就这样冷战过去了。”

    尽管两人为这事吵得很激烈,但李宝清坚持认为自己的想法不会错,不能因为女友的反对而错过了发展事业的好机会。2005年3月,李宝清背着女友拉回了一批小火锅、炉子等设备,看到李宝清先斩后奏的举动,熊娟英只能任由他在这个只有五张桌子的小店里加上火锅项目,刚推出,便遭到朋友们的一顿痛批。

    熊娟英的朋友:“我说你这个卖臭豆腐,怎么又是粥呀,又是小火锅的,弄的乱七八糟的,我说你这样绝对不行的,她就这样跟我说,这个东西是老李硬要来的。”

    就在李宝清执意推出火锅项目的时候,熊娟英也在店里添加了一些与臭豆腐配套的特色小吃,两人暗地里打起了擂台赛。

    熊娟英:“这10几,20样的这些炸串呀,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料各个方面都非常的好,而且顾客也很喜欢吃,他们来了点一次,都点一大盘一大盘,然后吃完这些油炸的再吃点冷饮,这个可以配套吃,跟他的就不一样了。”

    李宝清:“她在那边忙的热火朝天,每天下午4点钟到6点钟两个小时,忙的不可开交,我在这儿使劲吆喝也没人买的东西,那不难受呀。”

    来店里的客人好像只认准了臭豆腐及配套的小吃,而对李宝清新推出的火锅不闻不问,这他让在女友面前觉得特没面子,这次暗中较劲。以李宝清的失败而草草收场。

    李宝清:“我搬仓库的时候,我老婆说了一句话,挺好,以后家里有用的了,心里太来气了我说怎么着,可能就是店子小吧再可能是位置不合适。”

    更让李宝清窝火的是,熊娟英在店里经营油炸系列小吃,生意出奇地好,不久又开了一家分店。

    熊娟英:“我们那个店投了大概4万元钱不到吧,差不多一个月就回来了。”

    李宝清虽然表面有说有笑,心里却很不服气,他认为上次的失败是因为店面太小,得找个机会证明给女友看。2006年元旦,李宝清与熊娟英携手走进婚姻殿堂。不久,妻子怀孕了,把臭豆腐店交给他打理,李宝清觉得机会来了。

    李宝清:“非得要翻这个身不可,一定要做出一个样子来,我就是比你这个小店子要强,你一个店子一年赚个七八万,我就给你赚二三十万。”

    李宝清决定给妻子一个惊喜,他在象山路最繁华的路段租了一个两层的店面,再次在店里增加了火锅及各式菜肴,为了稳妥起见,特意咨询了他一位多年的朋友何志平,何志平做了十多年餐饮生意,在南昌开了好几家赣菜馆,对李宝清的做法并不赞成。

    何志平:“这种经营模式,应该要走那种,就是产品不能多,而是要精,如果说你的产品多了,而且你不精,这在市场上也是立足不了,也是站不住脚。”

    李宝清:“他说我就知道一句话,包子和油条不是一家的,我说这个人乱说,包子跟油条怎么不是一家的呢,人吃早餐有时候吃包子吃油条是一起吃的,没反过这个味来。”

    何志平劝他不要贪大求全,店里的项目应该围绕臭豆腐做足文章,可李宝清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不管客人是吃饭还是吃小吃,在他这个店里得到满足,然而,开业后的情况却让他大感意外。
    李宝清:“没有利润,一算,亏损10%左右。为什么我们以前开的那些店子,都盈利,一些小店子,二三十平方,这么大店子,每天钱比那个多,反而赚不到钱。”

    大店每天10%的亏损只能靠其它那几家小店的收入来补贴,本想借着这个店给妻子惊喜,营业额却每况愈下,一连串的打击让李宝清的心情越来越差,经常把气撒在家里人的身上,有一次,他还为一件小事与父亲大吵了一架。

    李宝清:“我也对他表示道歉,这个搞得好难受,确实好难受,前几天我们还说了这个事,创业是挺难的,有的时候。”

    为什么店开大了生意反而不好做?想起朋友说的话,他意识到做小吃店不光只讲求店面大小和品种是否齐全,主要还得看特色。

    熊娟英:“开大店是可以,但是要开多大的,它有一个度在里头,50平米的店可以开,里面经营什么,我这个主要打是臭豆腐,我配套的产品什么,不能是那些什么粥呀,饭呀,小菜呀那些东西。”

    李宝清:“不能贪大求全了,这也是三四十万这个店买来的教训。”

    夫妻俩火速关掉了这个两层的店面,把主要精力放在那几家分店上,并不断研制适合各地不同口味的臭豆腐新配方。用开小店多布点的方式抢占南昌特色小吃市场,仅一年的时间,他们就在南昌的11家分店。2005年,他们被团省委推荐为江西省惟一一家创业典型。2006年6月,他们又被共青团南昌市委评选为“南昌市青年创业自强奖”典型人物。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