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佐丹奴的品牌改造

佐丹奴的品牌改造

作者:丁永祥    转贴自:世界经理人    点击数:1418


  时装产业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业别之一,市场拥挤,产品生命周期短暂,从设计到商品上架,作业时间经常只有半个月,要能够求活并不容易,更不用说在全世界布局。

  1990年代,消费者还崇尚美国自然风,如GAP、American Eagle等品牌,近几年,只见MANGO、ZARA、H&M等欧洲品牌攫夺消费者目光。消费市场急速往快速时尚(Fast Fashion)与平价奢华(Masstige)方向偏移,消费潮流改变,时装品牌靠着价格与大量生产已不能维系,必须接受「少量多样化」的考验。品牌改造势在必行,设计、采购、生产与营销,必须全面翻新。

  蜂群预知环境变化的方法,是派出「斥堠」,由先遣工蜂探查环境。身处潮流变化快速的产业,佐丹奴采取的是很类似的方法。先是在1996年,另成立giordano/ladies测试市场水温,感知市场游戏规则改写的迫切性与时机。

  接着,在六年前,总部集合全球十位地区领导人,「闭关」进行脑力激荡,确认如何全面改造品牌的方向,取得结论。三天后,一份品牌改造白皮书出炉。

  下一步,就是要找到移转品牌的掌舵者,品牌改造全面展开。佐丹奴这次要挑战的是,品牌移动最困难的一种:由属于大众的平价品牌(Value Brand)变成少量多样、因应快速流行的中价位精品(Boutique)。

  「改造,困难的并不是心态,而是执行。」他以采购流程为例,佐丹奴一改过去依品项、量化的采购方式,转向采用注重风格、少量多样化的采购原则,在进行品牌改造之前,各地区采购人员都知道这个原则,但是真的去买的时候,如何摆脱过去以「卖得量多不多」为依据,转而成为「不管会不会大卖,都有准备」以便形成系列商品,营造品牌深度,很不容易。

  品牌印象由下往上移动,「每一个细节都重要,」冯永昌点出关键:「要让消费者觉得你是精品时尚,店里哪怕是一支笔,都要是美的。」就像所有消费性商品,时装产业进入跨国管理,必须靠着缜密的细节,统整品牌形象。最后成败,靠得是蜜蜂团队般,对于组织共同利益的共识,以及缜密的分工。

  拥有25年历史、佐丹奴不只一次度过时装产业的生命周期。适应各个地方市场的弹性,是生存要件,过去拓展国际市场,或是选择加盟,或是选择代理,或选择直营,不拘一格,就是弹性的展现。2007年底,它在全球16个国家建立超过1,500个销售点。

  品牌改造非一蹴可几,经过多年努力,佐丹奴将于2007年底正式摆脱过去,以GIORDANO concepts与giordano/ladies的两大品牌,全新面貌,迎向时装战国市场。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