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戴尔电脑进入告别直销模式

戴尔电脑进入告别直销模式

作者:靳生玺    转贴自:腾讯科技    点击数:942


    从6月10日起,戴尔电脑将进入美国、加拿大以及波多黎各三国的3000多家沃尔玛超市进行销售,并逐步向全球铺开。与此同时,戴尔也在加紧制定在华实施方案。据了解,戴尔目前已在中国的电脑卖场中开设了5家体验店,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其实就是戴尔进入中国零售市场的尝试,戴尔可能会最终进入苏宁、国美等大型卖场。

    这一切都在说明,戴尔要颠覆直销模式,正在作别其成名之作直销。

    曾经的直销教父,要突然变脸;曾经被业内视为行销圭臬的戴尔直销模式,行将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历史的无情,也是戴尔的蜕变的必由之路。

    1984年,迈克尔·戴尔以1000美元起家创办了戴尔计算机公司。在随后的20多年时间里,戴尔一直在奉行一条另类的商务模式—直销。也就是说,戴尔直接面向消费者出售PC,而不通过零售商和系统集成商。曾经的实践也证明,戴尔在直销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其以直销低价模式保持了较高的利润空间,令惠普、IBM等众多竞争对手还击乏术。

    此一时,彼一时。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戴尔的直销低价模式开始显现江郎才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去年,戴尔终于宝位不保,被惠普逼宫,让出了PC业第一的位置。

    戴尔在全球痛失第一的宝座,直销是罪魁祸首。由于文化传统和技术发展上的因素,新兴市场的消费者对直销怀有一种戒备和防范心理,他们习惯于从零售店或系统集成商那里购买PC。在美国已经十分成熟的网上订购,在这些地区似乎还是初出茅庐,很少有人问津。比如,在印度,由于经济原因绝大部分的消费者无法上网,而且缺乏基本的电脑知识。因此,他们购买PC时,习惯去零售商店或是通过电脑专家购买。而在这些国家,由于戴尔没有零售店,PC就很难送到消费者手中。

    直销模式在很多人看来,最大的不信任就来自服务,尤其戴尔的服务又是通过电话来进行的。近年来,由于客户反映戴尔产品服务和支持不利,使业务和品牌均蒙受损失。

    就拿中国市场来说,我们看到戴尔在中国的PC市场份额稳步攀升,从中国人民羞涩的口袋里面,套走了丰厚的利润。同时,我们也不断地听到用户对戴尔PC质量问题的投诉,由于戴尔销售模式的特殊性,用户有了问题直接反馈给厂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服务的难度。

    在我国,用户多是拨打戴尔的800服务电话。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时候,用户是通过电话交流,将自己电脑存在的问题描述给戴尔。只有电话确认无法解决时,才会有人登门,但如若涉及质量问题,维修都要收费的。

    直销,令戴尔远离消费者,也令消费者远离戴尔。

    当然,戴尔在PC市场出现的直销问题,不仅仅影响PC市场本身,它对戴尔整体业务的发展也同样造成了伤害。

    现在,戴尔在执行多元化发展战略,其以PC为核心、涉及打印、数码、存储、服务器以及电视领域的多元化战略格局已初具规模。而其产品的销售,仍严重依赖PC的直销渠道。举例来说,戴尔公司约有80%的打印机是通过PC渠道销售出去的。

    而PC销售的下降,必须会波及其它产品的销售。这种一人得病,众人吃药的模式已对戴尔的振兴战略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戴尔Web2.0模式出笼。而去年迈克尔?戴尔的复出,更加快了戴尔Web2.0的步伐。迈克尔·戴尔前不久称:直销模式不是宗教信仰,它只是一个十分有效的业务战略。因此,我们还可以拥有其他的战略。

    也就是说,戴尔要寻求直销的其它手段。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迈克尔,正在抛弃对直销的偏执,为戴尔的振兴寻找着多样的行销模式。

    戴尔的变化,令人振奋,这是战略调整的一个信号,预示着戴尔东山再起的决心。同时,戴尔的变化,也令人担忧。毕竟,戴尔对于我们司空见惯的零售模式缺乏应有的市场运作经验。要作别直销,拥抱零售,戴尔还很陌生,也兼幼稚。但是,戴尔对于转型,似乎是信心十足,我们相信,随着公司重新关注品牌和客户服务,我们会再次赢得市场份额,因为我们相信客户真正理解戴尔PC的巨大价值。

    黄炎培先生曾说过: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戴尔今昔的反差恰好映证了这一论断。戴尔当前的问题,有外因,但主要是内因所致,是缺乏创新、固步自封所致。笔者认为,戴尔要想走出兴亡周期律的怪圈,真正实现

    Dell 2.0战略,就必须走出直销的误区,顺应市场潮流,坚持多样化的行销时代。如此,戴尔或许能力挽狂澜,上演逆境大翻转的神奇。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