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业务,已超过期刊收入10%。”美国Rodale公司总裁兼CEO史蒂文、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全球常务副总裁熊晓鸽、中国瑞丽集团副总裁刘丹晖在日前落幕的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上异口同声。
大会议题向电子化、数字化概念转向,一场传统媒体的网络化突围战已不可避免。
然而,就在数日前,曾吸引凯雷1000万美元风投的ZCOM公司进行战略调整,旗下主业电子杂志下滑为事业部,跌下核心位置。一时之间,电子杂志平台的盈利前景出现小小斑点。相较之下,10个月就开始盈利的《澜LAN》和更强调原创味道、做得风生水起的POCO至今“得意洋洋”。不管“内容为王”还是“渠道制胜”,这些争执延伸到电子杂志领域。
电子杂志
提高准入门槛 新闻出版总署与艾瑞联合最新发布的《中国网络杂志出版行业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1.37亿中国网民中,网络杂志用户达4000万,占总数29%;2007年中国网络杂志广告市场将达到2亿元的规模,到2010年将达到10.6亿元。
记者了解到,在美国,电子杂志《Slate》甚至被评为仅次于《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第四大媒体,而在网络化对期刊的贡献方面,英国EMAP消费传媒集团总裁保罗表示,新媒体业务所占的百分比尚小,只占到8%,台湾商业周刊社长俞国定表示,由于是电子杂志新进者,比例只有3%。相对而言,瑞丽和IDG已能达到美国Rodale公司的水平,新媒体中所取得的收入已达全部收入的10%。这一比例也成为目前发展较良好的网络化期刊的水平标志。国际期刊联盟主席兼CEO唐纳德预测到2009年底,这一比例有望达30%。熊晓鸽更大胆表示,十年后,整个数字媒体在IDG收入中,所占比例可能会超过六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月举行的首届电子网络杂志出版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表示,拟起草《互联网出版管理条例》对互联网出版服务实行前置审批管理,在向通信主管部门申请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前,要先经过新闻出版总署的审核同意,取得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已上线的网络杂志也将纳入监管范围。电子杂志的门槛由此被抬高,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一窝蜂想上就上了。
“电子报刊亭”酝酿转型
2006年,总量近1亿美元的风投砸向中国电子杂志界,其中拿到凯雷1000万美元的电子杂志平台ZCOM,刚刚宣布进行战略调整,将原主业电子杂志成立事业部自负盈亏,总裁与CEO黄明明表示,尽管一开始主打内容是电子杂志,但并不代表其在此平台上仅仅会发行电子杂志。事实上,ZCOM已放弃继续以电子杂志为数字发行的切入点,而是在2006年3月收购下载软件FlashGet之后,将其作为全新的核心业务。
[NextPage]
“从450万美元收购Myrice,到联手金山网游,再到以快车业务当家,ZCOM正逐步脱离其电子杂志的轨道,这完全是由于这一模式缺乏明确的盈利点而造成的。”某业内人士如此表示。而《澜》杂志的主编朱芸也表示,平台本就是以制作见长的模式,类似电子报刊亭而非出版商,在现今发行免费的情况下,短期内想靠此盈利相当困难。 “我们从去年底就在思考这一问题,因此才开始着重电子报的推广。”XPLUS公关经理罗琼华向本报记者坦言。这一从两大IT教父柳传志和施振荣手中毫不费力地募来450万美元的三大电子杂志之一,显然属于温和的改良派。“以前电子杂志以期刊为主,一般一月一次,更新较差,现电子报的模式更易吸引流量。”
记者了解到,目前XPLUS平台上已有340份杂志和180家报纸,从盈利模式来看,其显然希望“攀附”传统媒体的客户群。“在报纸上投整版广告都要好几万,而1000元就可能在电子报上拥有多元的宣传。”罗琼华表示,具体与报纸的分成不便透露,但一般是由报纸拿大头。
“出版商”盈利尚可
与强调渠道的电子杂志平台纷纷酝酿调整战略相比,以提供内容为主的原创似乎日子稍显滋润。朱芸告诉记者,第一本名人电子杂志《澜》从2005年12月上线到2006年10月微亏,之后就基本持平,小有盈利。据悉,《澜》目前发行量基本稳定在300万,去年7月推出的被称为“全球第一份女性多媒体日报”的《HerVillage》(天下女人),单期下载量就有60万,现正酝酿另一份《Star-Magazine》的新电子杂志。
“国内的发行渠道相当不稳定,最好时我们有20个,或许下期就倒了一半,但又会有新的出现。”朱芸强调,《澜》不与发行平台广告分成,“出版物里的广告收益属于出版商,除非是在报刊亭上打广告,那才属于发行平台。”
除了《澜》这样较牛气的内容提供商,靠独自打拼活得不错之外,同样也是电子杂志平台的POCO,似乎就是因为比ZOM和XLPUS提供了更多的原创性内容而胜出。在获得IDG第一期600万人民币的试探性风投后,2005年6月,POCO又获得高达1200万美元的第二轮资金。而自2004年开始,POCO就实现收支平衡,如今早已盈利,所有收入中,电子杂志广告收入占30%-40%。事实上,尽管POCO平台拥有300多种近5000余本专业电子杂志,但业内认为其优势就在于借助上千万注册用户开展的电子杂志DIY“魅客项目”,目前已产出3万多本个人电子杂志。
-链接
电子杂志上演“三代论”
第一代:传统杂志简单数字化,如众杂志的网络版。
第二代:数字媒体的杂志化,如众网站筛选出主题类似的内容,定期以杂志的形式发布,有基本的栏目架构。
第三代:强调互动性和多媒体、利用P2P平台发送。
中国品牌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