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份额又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国内轿车市场的25.67%,自主品牌已经成为国内轿车市场不容置疑的中坚力量。
在记者看来,市场成就当然可喜,更可宝贵的,是自主品牌真正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以及生产企业迸发出的自信与激情。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自主品牌轿车在质量、可靠性以及技术方面不断提高,来自权威统计机构的调查显示,2006年我国新车质量提高的主要贡献者,就是自主品牌轿车。自主品牌堂堂正正地经过市场拼搏收获了消费者的青睐,而不再依赖“自家孩子请多包涵”的诉求。
自信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意义更是弥足珍贵。在自主品牌已经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我们仍然必须看到,我国汽车工业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着相当明显的差距,不能奢望一出手就能够有世界一流水平。但如果因此而灰心胆怯,不敢尝试,就等于放弃了追赶的机会。有谚语说“说说看看不如走走干干”,这句话放在汽车行业上是再贴切不过了。没有自主尝试与持续改善,没有对汽车开发流程的完整体验,就没有充分的技术积累,也无法获得自主创新的能力,更无法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后来居上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与此同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汽车工业已经非常成熟,汽车开发周期缩短与开发成本降低也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中国汽车工业没有理由看轻自己。此外,中国的市场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也能够给予自主开发巨大的支持,这一点已经在商用车和微型车的发展上充分显现,轿车企业也已经分享到市场扩容带来的机遇。
在记者的采访中,也多次碰到同样的故事:引进之初,有的企业将引进产品奉若神明,全部精力都扑在引进产品的国产化上,即使发现引进产品的问题也不敢进行任何改动,原先自己开发的产品也随之束之高阁。这些企业自主开发的第一步,往往在遭遇市场压力之时。第一步的产品往往带有试探性质,并不完善,但却会让企业体会到自主开发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方向正确就会有机会;同时,自主开发产品更了解用户的需求,更有针对性,并不会没有市场,这些企业的自主开发道路也因此越走越宽、越走越快。“人员没变,体制没变,你们的自主开发能力怎么就用几年工夫产生出来了呢?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你们?”记者曾追问过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他的答复颇有代表性:“可能是精神状态不同了,以前我们自己不敢干,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现在我们贴着市场抢着干拼着干,越干越觉得有希望。”如今,几乎国内所有汽车企业都加入了自主开发的热潮,激情与信心已经成为自主品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困扰汽车行业多年的信心问题终于解决,我们有理由对2007年充满信心。
从产品上看,2007年将是自主品牌继续拼搏的一年。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自主品牌轿车已经在中低端市场站稳脚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随着中高级轿车一汽奔腾、HQ3和上汽荣威的加盟,自主品牌轿车已经从以低端发力为主,发展成为覆盖高中低各细分市场的丰富谱系。由于2006年不少自主品牌新车选择在接近年末的北京车展上市,其市场威力真正释放要等到2007年才见分晓。比如长安汽车推出的首款自主品牌轿车“奔奔”,这款时尚可爱的小车上市一个多月,其订单量就突破了万辆,将成为2007年轿车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上汽整合全球资源打造的中高级轿车“荣威”将在2007年揭开价格面纱正式上市,也将成为同级车市中的有力竞争者。同时,奇瑞、比亚迪、吉利等的多款新车也在2007年上市,将对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的增加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同时,自主品牌汽车出口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奇瑞已经将2007年的最低出口目标定在了7万辆,华晨今年出口欧洲的第一批3000辆轿车已经装船起航。
从市场策略上看,自主品牌已经蓄势待发。借着北京车展聚拢的广泛关注,从2006年12月初开始,奇瑞、吉利、哈飞、比亚迪、夏利等品牌纷纷以降价+新车的组合,提前为冲击2007年做好了准备。市场征战多年,自主品牌的市场战术也日渐成熟。降价能使自主品牌的性能价格比进一步提高,巩固自主品牌在性价比方面的传统优势,比如旗云1.3L基本型的4.98万元的定价使我国A级轿车首次突破5万元的价格底线,奇瑞A5实力型的推出则使中级轿车下探至6万元价格区间。通过降价,自主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这些市场措施并非一次简单的价格调整,梳理、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为2007年新产品的上市创造良好市场环境,也是这些品牌价格调整的主旨所在。比如,近一年半,比亚迪一直靠F3独撑大局,孤军奋战的F3虽然业绩不错,但终究难与产品丰富的对手竞争,因此,产品过于单一成为比亚迪征战轿车市场的瓶颈。即将于2007年上市的F3两厢和F6将是比亚迪的希望,此时降价,既能使F3的性价比进一步提高,继续冲击岁末年初的市场,又可以为F3两厢和F6的到来做好准备。与此同时,近年来,各自主品牌企业的营销网络与营销管理也不断优化完善,对于品牌的塑造和维护也开始起步,为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发展环境来看,自主品牌企业面临的政策与舆论环境也将在2007年得到进一步改善。继一汽、奇瑞、吉利、宇通4家企业入选“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企业”之后,汽车自主创新还将获得更多更具体的支持措施。同时,随着国内外舆论对自主品牌的日渐关注,自主品牌将不再是“养在闺中无人识”,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成为推动自主品牌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展望2007年,我们有太多的理由相信,自主品牌汽车会继续给我们惊喜。
中国品牌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