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财富随想:淡化的500强情结

财富随想:淡化的500强情结

作者:     转贴自:经济日报    点击数:1981


  记得6年前,上海《财富》全球论坛上,记者见到中国大企业老总,最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你们有没有进入全球500强的时间表?”或“你们为进入全球500强将采取哪些战略对策?”自财富全球500强排名推出后,“成为500强”一度成为中国不少企业家心头挥之不去的一个结。

  然而,北京论坛开幕一天来,很少再听到有记者提出同样的问题,也很少再有企业家在各种场合主动表明自己的冲击500强雄心。

  是有条件进入500强的企业都已经进入了吗?是多数企业放弃了对500强目标的追求了吗?都不是。

  是大家关心的重点变了。

  山东一位轮胎企业老总在接受采访时无意透露出企业5年后的产值和利润目标,尽管这个数字将使企业进入该行业世界十强,但这位老总却连忙说,进不进十强顺其自然,我们不会刻意追求,关键是要有合理的经济效益。

  记者手头拿到一张报道《财富》全球论坛的香港报纸,与内地报道不同的是,该报用的译法是“财富500大”而不是“500强”。按照《财富》的统计方式,也许“500大”是更符合实际的译法。

  众所周知,中国内地进入500强的都是国有企业,除宝钢和上汽外,又大都是金融或能源型企业。缺少了市场上的摸爬滚打,总给人一种理不直气不壮的感觉。

  正是看到这一点,与会不少企业家,如中国通用技术董事长陈伟根等,都把经营机制转变作为未来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

  不再偏好于用数字勾绘美好未来,也许是中国企业家们日益成熟起来的一个标志。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意识———如何为明天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这不正是我们常说的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吗?本次论坛安排的各项议题也恰恰暗合了这一点。从“隐约逼近的环境危机”到“跨国公司的角色及责任:社会责任与环境责任”,从“当务之急:良好的管理”到“能源:为持续的经济发展寻找燃料”,从“公司治理”到“创造全球劳动力”,中外嘉宾共同关心的是发展方式问题。

  如果说上海《财富》论坛召开的1999年,正是IT与互联网产业一枝独秀出尽风头之时,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醉心于对美好未来畅想的话,那么北京《财富》论坛召开的今天,却正值传统产业所依赖的能源资源等重新出现短缺迹象之际,人们又被带回到了问题多多的现实世界。

  连接现实与未来,科学发展观是真正的桥梁。

相关专题:
聚焦2005北京•《财富》全球论坛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