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奇瑞贴牌两种不同的国际化路径

奇瑞贴牌两种不同的国际化路径

作者:李玉国    转贴自:中华品牌管理网    点击数:2950


    两则汽车出口的消息


  最近,国际汽车业巨头戴姆勒-克莱斯勒将与奇瑞合作生产“道奇”小车的消息令人听得喜忧参半:喜的是奇瑞可以借戴克之力推动本土品牌登陆美国;忧的是合作方式是“贴牌”,而且全部用于出口欧美。


  也就是说,奇瑞造的漂亮小车身上将贴上“道奇”的标志,而不会出现“MADE IN CHINA”和奇瑞的品牌标识。


  另外一则消息,《北京晨报》报道,华晨汽车近日宣布,其麾下3000辆中华轿车即将由德国销往整个欧洲市场。这也是目前为止国产轿车最大的出口欧洲行为。华晨的破冰之旅,意味着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开始大批量进入欧洲。


  华晨汽车的合作伙伴是德国HSO汽车贸易公司,双方已经签订了3000辆中华轿车出口欧洲的合同。HSO汽车贸易公司的发起人是欧洲颇具影响力的哈姆斯汽车物流公司,它作为德国不来梅港BLG集团下的独立子公司,在德国及东欧境内拥有19个分部。


  据悉,哈姆斯公司对华晨的青睐已有两年之久,今年4月,哈姆斯公司总裁亲自造访华晨,明确表示合作推广“中华”品牌的意向。哈姆斯公司表示,将在未来几年内为华晨赢得5万欧洲用户。


  截然不同的舆论反应


  欧洲市场一直是中国汽车出口最难攻破的堡垒,不过,这一现状在今年得到突破性进展,除了中华轿车外,另一自主品牌——长城旗下500辆哈弗CUV已在上月开进了意大利。


  对于中华轿车出口德国,能够进军世界上高档车云集的欧洲市场,并且是进口到拥有奔驰、宝马和奥迪三个高端品牌的出产地,整个舆论一片叫好。总觉得有扬眉吐气的感觉,中国车谁会想到有了今天自主品牌登陆德国——精良制造的国度。


  对于奇瑞出口美国,但是必须贴牌道奇这一做法,媒体的批评过于敏感和吹毛求疵了——


  说白了就是戴克虽看上了奇瑞的制造能力,但看不上奇瑞的品牌形象。用国内知名汽车分析师贾新光的话说,这是戴克给整个中国汽车业定了位——质量还行,品牌不行。


  对戴克来说,选择在中国生产,冲的是低成本,而出口国外要赚的是高卖价与低成本间的高利润。显然,高价格是奇瑞完不成的任务,只能由知名品牌“道奇”来完成。而这也意味着奇瑞只能收取生产环节的微薄加工费,而无法分享销售市场的暴利。


  其实,无论是中华的自主品牌出口,还是奇瑞的贴牌出口,整体来讲,都是欧美客户对于中国制造的品质的信任,因此,这都是“made in china”的胜利和荣誉,都值得庆祝和自豪!


 

[NextPage]

  中国汽车的国际化路径


  中国汽车品牌经历了最早自主品牌红旗轿车的激动,又经历了引进外资品牌,自主品牌逐步没落,又通过奇瑞、吉利的自强不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妄自菲薄到出口逐步增长的浮沉,可以说是悲喜交加。面对国内一部分人对自主品牌的质疑声,李书福和尹同耀用行为证明了一件事情——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们同样能够做得到!而且可以做的更好。

 对于汽车制造输出,实现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路径——


  1、中华轿车和吉利、奇瑞直接将自主品牌直接出口到海外;


  2、奇瑞为克莱斯勒的道奇贴牌的方式提供制造和生产,但是隐藏了自己的品牌;


  3、象奇瑞在马来西亚和俄罗斯设厂的方式,实现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


  4、上汽则是收购英国的罗孚百年经典品牌,在上海制造、组装,然后出口到海外;


  5、南汽则是直接将收购的罗孚品牌在美国设厂,然后直接从美国向全球销售。


  总之,让世界享受“made in china”的优良品质的中国自主品牌,是一百年来中国人几代人的梦想。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路径却有很多选择!当海外的消费者对于“中国制造”的汽车品质还无法亲身体验或者有所认识的时候,通过贴牌生产的方式,其实是通过隐形的方法为自己做广告,而且中国家电业发展的经验,OEM能够帮助本土企业最大化的以最快的速度来实现制造工艺的提升和优化。


  因此,只要是一步步在实现着中国制造,民族品牌在全球的席卷之风,任何的路径都值得推崇。奇瑞,作为中国汽车的第一品牌,相信也不会满足于为克莱斯勒贴牌这一组装车间的角色定位!


  远景光明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


  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越来越象中国的家电业,出口在稳步上升,而自主研发能力业在同步提高。尽管目前吉利、中兴、奇瑞等本土品牌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但是原有的三大汽车制造商——一汽、上汽和东风对于自主品牌汽车的关注和主攻,势必会带动中国汽车整体制造水平和设计能力的提升。


  面对世界最大的几家汽车公司的围堵和挤压,丰田公司有望在07年取代通用,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商,而大众、福特、标志对于中国市场的期望和虎视眈眈同样会让中国市场的竞争刺刀见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股浓浓的杀气!但是,汽车业的发展是没有回头路的。


  中国汽车产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1、车型设计的自主创新,摆脱东施效颦的“画皮”做法;


  2、加强轿车底盘和发动机项目的自主研发,这是车辆的心脏和肾;


  3、品牌战略敢于创新,要善于研究消费者心理,汽车的购买最关键的是产品的性价比和品牌体验。


  因此,中华的出口和奇瑞的OEM贴牌,对于前期国内对于自主品牌能否可行的失望晦气一扫而光,中国的汽车业在民族自强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鼓舞下,必将实现有路必有中国车的目标!


  作者简介:李玉国,博士,专注耐消品牌成长第一人,家电专业评论,从事不同行业的营销工作10年的丰富经验,曾任著名企业的KA经理,营销总监及总经理,曾经为三星手机,爱普生,LG电子,中国联通等著名企业进行培训,持续为国内知名企业做咨询策略研究和营销顾问.投资顾问。有多篇文章发表于《营销学苑》、《经理人》、《销售与市场》、《品牌世界》及《中国经营报》等权威媒体,并且建有个人专栏。所有文章,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阅读、探索更多精彩,请google一下“ 李玉国”。欢迎不同观点进行交流。联系邮箱为eurix#163.com,(发邮件时请将#号改为@)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