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女”的出现居然被看成是中国社会变宽容了的某种象征,足见中国在文化消费市场上的“禁区”有多大、足见中国传统观念惰性思维之深远,即此而言,“超女”确实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超女”的商业化运作模式绝不可能持续发展,这却不能不是一种遗憾。
一、它把消费群体定格于“不能自持”的青少年,在短时间里忽悠成功的几率大且快,但是,这个群体变化也快,很难持续。所以,明年他们将把忽悠对象从“小女生”转向“小男生”,这很聪明,不过,与其它选秀节目也将更加雷同,因此声势决不会过“超女”,赢利点也将由此而缩小。
二、为了让更多的人能产生“一夜成名”的幻觉,策划者尽可能模糊比赛办法,尽管“比赛现场”都由湖南台播出,但是,五个参赛地、直至“总决赛”评委不一样,所以选拔的标准也不一样,最能明证的是,本届冠军在一个赛区连海选也没上,在另一个赛区进不了20强…而最后却成就了“全国总冠军”。这给人的错觉是——我们可以“塑造你”!事实上,被誉为“最有智慧的”评委,他在评选一个选手的时候公开声称,“为了比赛的多样性,让下面的比赛好看些,所以我选你”。
三、基于上述理由,为了持续不断地最大限度地把“粉丝”们吸引住,也为了强化“商业卖点”,必须要有更多的“或然性”。策划者还故意让一些选手来“决定”另一些选手的命运,让“比赛者”同时充当“选拔者”,完全违背了比赛规则——有谁愿意选一个较强的选手与自己竞争的?
四、事实上,也是基于上述原因,偶然性越大参与者也就越多,因此,谁做“冠军”技术是次要的,关键在,每一届都得推出最有新闻卖点的人物。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忽悠更多的人做“明星梦”。但是,坏处也很明显,这让类似韩真真、谭维维这些试图通过“超女平台”一夜串红的专业歌手清醒过来,后来的参与者会愈来愈少,如此一来,比赛水平将更低,观赏性更差,拉赞助也将更费劲。
我说这些阿狗阿猫都能看得出的问题,其实是希望“超女超男们”能走得更远一些。
中国品牌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