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脊梁
作者: 转贴自:人民网-市场报 点击数:1427
新华社记者 张晓松
“五一”节前,2900多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北京接受国家给予一名劳动者的最高荣誉。他们中既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基层干部,也有农民工、私营企业家、体育明星。走进他们中间,我们看到的是结实的双手、宽厚的脸庞、自信的眼神,看到的是撑起共和国大厦的脊梁。
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幸福
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位20多岁的女青年,文静的面庞,略显瘦弱的身子,仿佛走出校门不久的学生。直到她伸出那双粗糙的双手,我们才相信这真是一个已经在纺纱机台旁工作了11个年头的女工。
1994年,初中毕业的伍亚媛从湖北省黄陂县农村来到武汉一家细纱车间打工,从此便与接头、巡回、捉疵这些枯燥、单调的动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她却对这个平凡的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不分白天黑夜,只要一有空,就苦练操作。
凭着坚持不懈的虚心请教、细心观摩和反复体验,伍亚媛在车间的第一次测试中便达到二级水平,一个月就提前顶岗,单独挡车,在众多一起进厂的姐妹中崭露头角。10多年来,她靠着过硬的操作技术和对本职工作的负责精神,年年超额完成工作,质量合格率100%。
努力终有回报,荣誉接踵而至,但伍亚媛却多次拒绝离开一线进入管理层。她说:“一个人干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才智和力量全部奉献出来。”她不怕苦,怕的是被劳动抛弃。“只有在一线,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
今天,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像伍亚媛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数以亿计。他们往往承担着城市里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工作。但是,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愿意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着幸福的生活。
放在哪里都是闪光的金子
王伟东,初中毕业,今年40岁,皮肤黝黑,体格强壮,言语不多,直来直去,一个典型的产业工人形象。然而,工作中的王伟东却是粗中有细,有头脑,肯钻研。
1997年,哈尔滨铁路局佳木斯机务段告别蒸汽时代,更换内燃机车。机车司机王伟东也同大伙一样带着转型的喜悦,转包了东风4型7131内燃机车。可第一次担当乘务,就遇到了麻烦,机车无流无压,不能牵引。这件事对他震动很大:“这么好的设备,因为不懂技术驾驭不了,这是产业工人的耻辱。”
王伟东开始自学内燃技术。为了尽快提高理论水平,他省吃俭用自费买来了大量关于内燃机技术方面的书籍,拿着书,带着笔记本上车,一个一个部件的对照,标明具体位置、线号、作用以及各种技术尺寸要求。为了便于记忆,他把每一条电路写在纸上,以抽签的形式让妻子考,让同志提。“那时候我都着迷了,没事就在车上转,21.1米长、3.7米高的机车被我摸得透透的。”
3个月后,王伟东摸索出了一整套内燃机车技术检修流程,并得到全段认可。之后,他陆续编写的《东风4型内燃机车五大病害防止措施》、《平地模拟一次乘务作业标准》、《应急故障处理50条》等书籍,也在全分局得到推广和应用。
今天,我们的劳模中不但有爱岗敬业的典型、吃苦耐劳的模范,还有技术尖子、攻关能手,他们都是本行业、本领域的杰出代表,放在哪里都是一块闪光的金子。
新时代的“弄潮儿”推动社会变迁
30年前,钱月宝带领江苏省常熟市梦兰村的20多名绣花姑娘,办起了当时还不多见的绣品加工点。今天,钱月宝已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成为江苏梦兰集团公司董事长,而那个地处偏僻的江南穷村也成为江苏省十佳小康村之一。
“我的成长离不开梦兰村群众的支持,梦兰村的变化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说起30年来的奋斗历程,钱月宝总把乡里乡亲挂在嘴上。
“当年,我们村主要靠种田,人均年收入只有100多元,老百姓生活得很苦。”让梦兰村的村民过上和城里一样的好日子,这是钱月宝在最初创业时许下的承诺。尽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无数次艰难曲折,但她始终靠这一信念坚持了下来。
如今,在钱月宝的带领下,村民们已使“梦兰”成为一个著名品牌,并通过多种经营,形成床上用品、不锈钢制品、龙芯IT产品三大产业支柱,村民人均年收入1.5万元。
钱月宝在村办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村镇建设,修路、绿化、盖房子、建超市、图书馆、健身房、农民公园,彻底改变了梦兰村的面貌。作为致富带头人,钱月宝也当上了梦兰村的党委书记。
“如果我只为自己着想,就不会得到全村900多名群众的支持,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钱月宝计划,为村民提供社会福利保险,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保;为孩子们修建学校、活动中心,使下一代健康成长。
在这次选出的劳模中有许多是像钱月宝这样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他们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个人的成长上,更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他们的成长见证了社会的变迁,也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市场报》 (2005年05月10日 第二十四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