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中日男装产业竞争模式比较

中日男装产业竞争模式比较

作者:     转贴自:中国时尚品牌网    点击数:1798


  虽然中日男装产业发展模式不同,但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历史机遇,中国男装需尽早准备。

  男式西装的高市场占有率

  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男装市场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西装的市场占有率非常高。这是因为在日本西装属于时装范畴之外,被视为众多上班族的工作服。即便是一到公司就需要更换制服的企业,员工在上下班时也是身着西装。在早晨拥挤的地铁里,几乎所有的男性都穿着整齐的西装,这或许已经成了日本一道独特的风景。

  日本的上班族,在日常生活的不同场合中,一般有三种基本的着装方式。其一是上下班时穿西装,其二是周末打高尔夫时穿高尔夫装,最后是在家里休息时穿针织运动装。

  曾有一段时间,来自美国的“休闲星期五”风行全日本。日本的大企业都积极迎合这股风潮。所谓“休闲星期五”,顾名思义就是指每个星期五,公司员工就可以脱去正儿八经的西装,穿着休闲服工作。这是由于穿着休闲服工作的那些美国西海岸的新型IT企业,业绩不断提高,以至于美国东海岸一些比较传统企业的员工也开始相继换上了休闲装。就是这一小小举动,竟大大促进了企业内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休闲星期五”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兴起的。不过,当日本的企业开始实行“休闲星期五”制度的时候,日本的上班族却没有能随便穿着去公司工作的休闲服。另外,如果是穿西装的话一般不需要太介意其它服饰品的搭配, 但休闲服就需要略花心思去搭配一下了。而如果是穿着高尔夫装就去公司的话,还可能遭受到女职员的嘲笑,由于这些原因,甚至还出现了一到星期五就有人请假的情况,结果“休闲星期五”在日本自然而然地烟消云散了。

  导致日本男性服装单一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日本大多数男性在结婚以后,就不再亲自购买服装了,因此日本男装的消费一直难以和女装抗衡。

  日本西装市场的低价位趋向

  在欧美,工作中规定必须穿西装的职业并不多见,即使是穿着比较正式的单件西上装的时候,搭配的裤装也可以是其它的颜色和面料,也就是说一般会选择不同的面料和颜色进行搭配。这是由于上下同一材质的套装会显示出穿着者较高的身份和地位,因此穿着时所产生的紧张感使消费者对它敬而远之。

  而日本的西装,如同上班族的制服一般,普及到社会的各个层次。穿的人多了,也就不具有任何体现身份的含义,更谈不上穿着时的紧张感。既然是作为一种制服,那当然是越廉价越好。

  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中国生产的西装普及到日本市场之前,日本西装的市场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然而,随着中国生产的西装不断进入日本市场,日本国内的西装生产企业相继倒闭,日本的西装产业逐渐从生产主导型转向到了零售主导型。

  同时,零售业的主角也从高级百货店转向了郊外大型西装专卖店。在西装还是高价商品时期,大多数消费者是从高级百货店选购西装,而今郊外型专卖店由于其商品价格较低成为人们购物的首选,逐渐争取到更多西装市场的销售份额。

  青山商事和KONAKA这两家企业,就是凭借郊外型低价专卖店急速提升企业实力的。它们创建了“两价商店”(商店的全部商品只有两种价格:3万日元或4万日元)并逐渐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开设店铺。这些店铺的店内陈列,商品设计都简练精致,完全超越了低价店铺本来的形象,而销售价格只有百货店的一半,吸引了大量的年轻消费者。

  中国男装市场的同质化趋向

  在现阶段,中国人穿着西装的频率还不像日本那么高,且在中国的众多男性服装类别中,西装仍然算得上是高档品,依然保持着它显示身份地位的性质,价格比较稳定,销售网点以百货店为主。

  在维持着高经济增长率的中国市场中,众多新的百货商店纷纷开业,男装销售点也是逐年增加。不过,现有的商品种类却不能真正满足这些百货店的需要。纵观各个百货店,品牌构成极为相似,服装同质化现象非常明显。商品的同质化随之造成的是价格竞争,因此百货商店不得不靠打折、返券等方式销售商品,从而导致百货商店的折扣销售成为家常便饭,消费者对商场价格的信任度逐渐降低,品牌的形象也随之逊色不少。

  因此,对于百货商店来说,如今最重要的是尽力挖掘与其他商店的差异,选择与众不同的品牌入店,为此,中国的服装企业应该积极展开多品牌战略,这必然是大势所趋。

  日本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走过同样的路。百货商店的商品都大同小异,唯一的出路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折销售。当时,男装企业D’URBAN(现在与RENOWN合并),加强广告促销欲以打破这个局面。为了与其他企业找出差别化,他们不惜重金聘用著名影星阿兰·德龙来拍广告和海报,相信类似这样的促销方法对于现在的中国服装企业应该也是很有效的。

  但日本男装真正的差别化,是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设计师品牌的登场而达成的。花大手笔做广告等等的促销手段所得到的效果,只停留在品牌形象和商品形象的提高阶段,而80年代出现的设计师品牌才真正带动了专卖店店铺设计、陈列等方面的质的提高。就是因为这点,当时,百货店和时装大楼都相继引进大量设计师品牌从而改善了店铺整体的形象。

  估计中国的男装产业也将出现同样的现象。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国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收入的增长促进了海外品牌的消费需求,不过当这种消费提升到一定程度时,民族意识的高扬必定会带动一批先进的年轻人创建自己的品牌。到那时消费者会感受到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欧洲的品牌,而是中国原创品牌。消费者又会自问中国原创到底是什么,中国风格到底又是什么。当你身在欧洲,身着欧洲名牌时,不会有人向你投来注目的眼光,但如果是穿着真正带有中国韵味的中国原创品牌时,一定会有无限目光投向你。

  借助北京奥运、上海万博等一系列国际大型活动,中国将变得更加国际化,能预见到2010年之后,中国的设计师品牌将会渗透到整个服装市场。

  “多国籍品牌战略”和“高品位休闲品牌战略”

  即便如前所述,不等于说是这一切都会从天而降。作为三至五年的中期战略,“多国籍品牌战略”和“高品位休闲品牌战略”应该会很奏效。

  “多国籍品牌战略”指的是,与海外服装企业的品牌契约授权,聘用外国设计师、策划者或意大利的工艺师,活用海外的素材等等,以多彩的风格形象进行品牌开发。至于究竟引进哪个国家的服装,则需要洞察市场趋势。日本的男装企业首先引进的是有着英国传统素材和剪裁技术的品牌,接下来是代表美国正统派的“BROOKS BROTHERS”,以及代表意大利时尚精华的“ARMANI”,正是这些品牌活化了日本男装市场。目前,中国的男装产业已经引进了大量的海外知名品牌,然而,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消费者嗜好的改变,对于流行的意识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掌握这些变化,实行相对应的品牌开发。

  “高品位休闲品牌战略”就是指高价位休闲品牌的开发,而不是一般的大众休闲品牌。譬如韩国已经在这方面推出了高尔夫服装系列的品牌,虽说是高尔夫服装,其实在平时的大街上,这类服装已被不少消费者作为休闲服穿着。中国的服装企业同样也可以尝试以高尔夫服装作为高品位休闲服进行品牌开发。

  同时要指出,真正的高品位休闲品牌是以休闲的风格来统一的高级成衣或西装,代表美国设计师品牌的“RALPH LAUREN”,就是这类品牌的典型之作。另外,意大利品牌“ARMANI”与沉重的英国式剪裁相比,擅长的就是轻快明朗的剪裁,除了西装,其他的服饰品都是属于高品位休闲装。

  在笔者看来, 日本的上班族把日常穿着定位于西装,中国的富裕阶层则完全有可能会将日常穿着定位于高品位休闲装。无论是何种趋向,笔者的建议是:放眼于世界,为孕育下一时代中国人自己的男装品牌,从现在就要开始准备。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