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银联品牌战略统领中国银联

银联品牌战略统领中国银联

作者:于江    转贴自:当代金融家    点击数:1933


     ——专访中国银联总裁万建华


  《当代金融家》:中国金融业明年走向全面开放后,中国银联的命运备受业界关注。在外界看来,中国银联从2002年成立至今一直在国内没有内资竞争对手,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垄断保护的强势企业。但银行卡业内都知道,由于Visa和万事达两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总和超过了90%、在中国内地也占有半壁江山,因此银联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可以用严峻来形容。如果2007年后中国在此领域对内对外同时增加开放度,此刻,您最关心的中国银联战略是什么?

  万建华:当前,中国银联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品牌建设,而当前银联品牌建设的短板是银联卡国际化受理,这已成为银联品牌能否真正立足的关键。我们之所以坚持品牌统领中国银联发展的战略,是因为从全球范围来看,品牌是银行卡联合组织的生命力。而事实也证明,在全球加快支付一体化进程的背景下,一个支付品牌应该是全球化的。如果银联卡不能成功实现国际化,将来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支付品牌。可以说,银行卡的品牌近乎具有天然的国际性。即使我们不谈中国银联是否肩负民族品牌的责任,只是狭义地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也必须走出银联卡国际化这第一步。

  《当代金融家》:记得去年您接受我采访时说过,银行卡是一种支付手段,也是一种货币形式,它承载了社会的要求和正在崛起的一国民族经济的诉求。因此,中国银联不能只是一个从事银行卡信息数据处理的加工系统。在中国银行业即将全面对外开放的前夜,您是否愿意再就此重申一下您的理解?

  万建华:我认为很有必要。以上我谈到,即使从狭义的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角度看,银联卡必须走国际化之路。为什么?这里有两层含义。

  首先,我们当初决定做的是银行卡联合组织性质的银联,而非单纯的银行卡信息数据处理系统。这意味着,我们要发行自己品牌的卡,而在后台支撑品牌的则是银行卡核心技术标准,主要是卡的BIN号。BIN号就像火车轨道一样,承载着不同品牌的银行卡,也是银行卡品牌最重要的内涵。其次,BIN号只是支撑银行卡品牌的技术体系,而发卡规模,尤其是银行卡在全球的受理网络规模,才是银行卡品牌的真正内涵。

  从中国的银行卡市场发展看,由于初期对银行卡品牌的认识不足,直到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后才开始正式推动6字头BIN号的自主品牌卡发行,造成国外著名品牌卡当前在中国银行卡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尽管现在这些卡也贴有银联的标识,但是BIN号不是我们的,也就是说内涵是人家的,包括游戏规则、整个网络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迄今为止,国外品牌卡还在与中国银联分享这部分市场。但是随着竞争进一步白热化,这其中有很大不确定性。

  即便如此,无论是从当前的竞争态势,还是从自主品牌卡建设的投入成本和建设周期看,假设国内的银行卡信息转接市场进一步放开,我认为,中国银联仍会是最有能力坚持走自主品牌之路的企业。

  《当代金融家》: 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理解支付体系本土化和支付品牌民族性?

  这是一个道理上很清晰,但操作起来不容易拿捏分寸的话题。从理论上说,只要还有国家存在,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与支付体系本土化之间就一定不是等号关系。而支付体系本土化的外在表现,就是支付品牌的民族性。但从操作上看,在全球一体化和本土化之间已经不存在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依然把支付安全作为本国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甚至包括个人财富安全在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力将支付体系牢牢掌握在本国和本地区政府手中。

  随着中国快速崛起为经济大国。我们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持卡人群体,而且是银行卡产业发展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不应该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支付品牌。可以说,中国是目前少数几个具备建立民族支付品牌的国家之一。中国银联作为在特殊发展背景下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中国银行卡联合组织,有责任为建立与中国大国地位相称的银行卡支付品牌而努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将为中国民族自主支付品牌发展创造难得的机遇。

    《当代金融家》:在您全神贯注于民族品牌国际化的时候,是否注意到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支付领域出现的巨大变化?有人称之为支付革命。它的冲击力之大,足以在国内的支付产业形成重新洗牌之势。中国银联如何处理对内、对外两条线应战的关系?

  万建华:对这场支付领域正在发生的一系列大变革,我们早已有了清醒认识,并提前做了部署。最近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品牌关系到银联的生存,而在产业出现大变革之际,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无疑成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支撑。为此,我们在银联内部的组织体系和人力资源配备上都做出相应调整。

  2003年,我们先是成立了电子支付研究院。研究院的前身基本是我们从事新一代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骨干队伍,新系统全面上线后,他们继续进行支付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在整个IT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支付技术创新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我们不仅要紧跟支付技术和业务的发展潮流,还必须有新技术首创的能力。接着,2004年我们又成立了新渠道业务部,从体制上疏通了技术和业务创新从研究走向应用的通道。

  我想强调的是,品牌建设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龙头作用。因为支付产业有很强的网络特征,因此相比起其它线下产业的创新来,支付创新的复制成本相对低些,最坚实的竞争壁垒非品牌莫属。

  《当代金融家》:当前这场支付革命,正在酝酿来自移动支付领域的冲击流。尽管在我国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应用,但是业界各方都对移动支付将给整个银行卡产业带来的变数高度关注,并预测银行卡将大面积被手机支付替代。考虑到此,中国银联的品牌战略是否要重新修订?

  万建华: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我在提到品牌战略时,使用的是支付品牌概念,因此它不仅包括了当前的银联卡,也为将来支付工具和支付产品的进一步创新留下了充足空间。

 

[NextPage]

  当前,中国银联主要从事卡基业务。从狭义上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卡基业务已经形成了银行卡产业。但是中国银联在制定下一步所有与银行卡有关的发展战略时,都已经上升到了电子支付产业的高度,有了新的定位。换句话说,几十年形成的卡基业务,除了基于银行账户不会改变外,正在逐渐演变为其它新形式。现在可见的是电视与电话支付,或者是基于芯片的新支付渠道,而在互联网上,连芯片都不用,只需要身份认证。

  针对互联网将成为未来业务的高速增长点,银联新渠道部已经开发出网上的跨行信息交换平台。下一步与互联网同时竞争的很可能是移动支付,而针对移动支付的研究和产品线,我们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了。今后,银联的平台不仅能支持传统的与账号捆绑的业务,还可以支持从卡基转过来的移动支付业务。同时,我们正在研发基于芯片卡与整个通信卡合二为一的技术,已开始进入试点阶段。一句话,不管是卡基业务,还是创新业务,中国银联都在紧跟国际潮流,并由支付品牌战略统领。

  《当代金融家》:站在全球支付产业发展的角度,该如何评价中国现在所处的位置?

  从全球的角度来说,电子支付产业还是一个朝阳产业,无论是作为拥有近数以亿计持卡人群的大国,还是作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大国,中国的企业在其中都应该有一席之地。但是现在还差得很远。我所说的一席之地,不仅仅是指持卡人群规模和刷卡额,更重要的是指中国的支付品牌,即用谁的支付网络和支付标准,遵守谁的游戏规则。

  实际上,在创建银联初期我们对此并不是很明确,当时的初衷基本是完成国内各银行的银行卡联网通用。当联网通用实现后,站在那个高点之上,我们才真正看清楚银行卡联合组织应该具有的商业模型和我们需要担当的历史责任。

  我曾经在去年多次谈过,中国在全球支付产业的品牌建设正站在一个时间窗口边上,无论是出于国家的责任,还是从企业的自身发展来讲,都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如果抓不住,可能不仅是一个企业失去了机遇,对中国在全球产业里的地位也会有不利影响,将来可能要付出很多倍的代价才能弥补上。令人欣慰的是,这个机会我们初步把握住了。

    《当代金融家》:人民银行正在对电子钱包根密钥体系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决定把整个密钥体系移交中国银联管理。银联同时负责非对称的PBOC2.0规范的建设。这也构成了中国银联品牌建设的一部分。请问,银联在推动国内IC卡迁移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万建华:中国银联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和关注IC卡技术发展和EMV迁移形势,成立了专业团队,致力于IC卡标准、技术与业务的研究与开发,完成了一系列基础性工作,为国内自主的IC卡迁移与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银联还配合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2005版)》(PBOC2.0),建立了国内第一个PBOC和EMV产品检测实验室,完成了PBOC2.0根CA系统的建设,制定了与PBOC2.0相套的业务规则与技术规范,启动实施了第一个符合PBOC2.0标准的IC卡应用项目--福建银行一卡通项目。

  今后,中国银联将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一方面继续跟踪国际EMV迁移和最新IC卡技术的发展动态,把握发展趋势和潮流;另一方面,更加关注成员银行的创新需求、行业支付卡市场的动向,从标准规范、安全体系、业务实施、增值应用等各个方面提出适合于银联成员机构和银联品牌建设的创新产品。

  《当代金融家》: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国内来看,中国银联与Visa和万事达都存在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而且双方的力量对比也颇为悬殊,您如何描述中国银联当前在此问题上的立场?

  万建华:首先,我们希望合作。如果合作,我们可以利用银联的网络给他们提供各种受理服务,增加他们的价值。其次,在银联卡走向海外的时候,我们更希望他们能够向银联卡提供受理服务。前一步我们已经在做了,但是后一步我们还在努力之中,而且目前来看有很大难度。大家都在同一个领域里做品牌,竞争也在所难免。

  《当代金融家》:市场一直在呼吁人民银行关于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尽快出台,也有预测认为,该管理办法的出台,意味着一向传统而封闭的中国支付体系将适度向第三方支付企业开放绿灯。这对同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银联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否会使中国银联的品牌战略在市场层面也要受到国内和国外的两面夹击?

  万建华:我是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一切。实际上,从中国银联创建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很清楚,政府的支持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适度支持。4年来我们所做的一切,可以说也是在为了国内银行卡信息转接市场进一步开放做准备。但是从我们的体会来看,如果是做与我们完全相同的业务,在这个领域起步越晚,难度就越大。

  当然,中国的第三方支付清算市场的确有很大发展空间。在支付这个链条上,中国银联的身份很特殊,即它是一个跨行的且联接银行与商户的中介平台,是个立交桥,但并不对个人提供服务。因此,在这中间完全可以插入第三方支付环节,比如提供移动支付专项收费的公司。这些公司既可以自己一家一家去和银行联接,也可以一次性地与银联相连,获得更多的银行资源。

  银联已经决定,要建成一个开放的服务平台,为所有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没有任何歧视的相同服务。这是建立国际品牌必须具有的视野和高度,在给我们增加了更大的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动力。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