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星牌的三次冒险故事

星牌的三次冒险故事

作者:     转贴自:北京商报    点击数:1433


 
星牌的三次冒险故事

 
星牌的三次冒险故事
 
     星牌公司董事长李惠斌表示,“星牌”矿棉吸声板30年的经营业绩,是几代星牌人共同奋斗的结晶。如果用一个词来形
 
容,那就是“冒险”,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创新。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成就了今天“星牌”的品牌奇迹。
 
  2006年6月,北京金隅集团星牌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的“星牌”正式通过复审,再次成为“北京市著名商标”。与此同时,已经连续获得4届“北京名牌产品”称号的“星牌”矿棉吸声板距其第一代产品的研发、生产,经历了整整30年。历经30个年头而保持着旺盛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号召力,“星牌”的成功令业界人士惊叹不已。
 
  目前,星牌不仅将自己的足迹印在了包括西藏、香港、台湾在内的中国每一个省、市、自治区,而且在亚洲、欧洲、非洲市场站稳了脚跟。
 
  冒险故事之一:
 
  筹资4000万建设生产线
 
  “星牌”矿棉吸声板的大规模生产,得益于一次“冒险”:用相当于企业当时固定资产总值3倍的贷款引进一条用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还不算冒险?
 
  提起这次“冒险”,见证了星牌公司30年发展史的现任董事长李惠斌仍觉得当时的掌舵人具有远见卓识。“1976年由企业自主研发成功的矿棉吸声板产品,具有吸声、环保、防火等功能,可以说是室内吊顶材料的一次革命,开创了国内功能性吊顶材料的先河。”李惠斌说,“然而,从研制成功到1984年的8年间,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矿棉吸声板一直处于作坊式的半机械化生产状态,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也无法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为此,当时的领导班子决定打破常规,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实现产品的升级和规模化生产。”
 
  引进生产线要面对许多现实困难,仅资金一项就将近4000万元,是当时整个企业资产的3倍!但领导班子在上级的支持下,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设备安装、调试,1987年生产线正式投产,当年即有30万平方米的产品投放市场,以其优良的功能、稳定的品质迅速占领了写字楼、高档饭店和大型公用建筑吊顶的材料市场。“星牌”矿棉吸声板自此声名远扬。
 
  随着整个矿棉板市场的变化,为满足市场需求,1998年,星牌公司又自筹资金1亿元建设了年生产能力800万平方米的第二条生产线,从而使星牌矿棉板的整体产能达到1200万平方米,在国内外市场都拥有了一席之地。当初的一次“冒险”决策成就了星牌今天的辉煌。
 
  冒险故事之二:
 
  损失数十万元树诚信口碑
 
  历经30年的成长,星牌矿棉装饰吸声板的市场份额呈现出显著的逐年上升的趋势。
 
  星牌公司董事长李惠斌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星牌人宁愿自己损失数十万元而全力维护品牌信誉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星牌公司“服务挚真、诚信至远”营销理念的最有力的证明。那是一批矿棉吸声板的配套产品——龙骨,该批产品的原材料采用的是一家台湾公司的彩色钢板,由于原材料包装是由重达数吨的整条钢带组成,无法开包逐一检验,但制成龙骨成品之后检验中发现部分产品不合格,而此时,部分产品已经进入市场,并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后,公司领导经过深思熟虑,为维护星牌产品形象,维护星牌用户的利益,决定将已经发往各地的龙骨全部追回,对已经购买该批产品的用户实行无条件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