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院按] 近期以来,中国城市研究院(CUI)会同、协同联合国北北合作组织直属机构——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以及经济导报·中国城市杂志社、中国城市研究院口碑中心、亚太环境保护协会(APEPA)中国委员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绿色版图工程生态示范基地,以科学、客观、认真的态度,围绕贵阳 城市品牌形象、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先后精心组织了 “亚太国际植树奖”市长奖、城市奖、“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中国避暑之都”、“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世界喀斯特首府”、“世界喀斯特中央公园”、“西部锦绣湖城”等系列 城市品牌营销活动。其中,以“中国避暑之都”为核心的 城市品牌塑造与提升战略,为贵阳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回报十分明显,几个月时间,1000多家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等媒体纷纷专题报道或转载贵阳 城市品牌形象新闻,根据亚太人文与生态价值评估中心评估,仅“中国避暑之都”城市美誉称号,便可在当年评估时段获得价值逾10亿元(人民币)的 城市品牌无形资产与经济效应,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延展升值空间巨大。以下是部分主流媒体报道选登,可查阅相关网站进一步了解。
目 录
中国避暑之都贵阳专家论证会在港举办. 1
贵阳荣获中国避暑之都称号. 3
“避暑之都”旅游产品资源特色显优势. 5
全国都在热独有贵州凉 “天然大空调”引来游客潮. 9
游客潮涌避暑之都 城区酒店全线爆满. 10
“避暑之都”人财两旺 筑城上半年揽金22亿. 11
中国西部避暑之都一一湖城清镇. 12
贵阳当选中国第四宜居城市. 14
贵州省贵阳市15年建成宜居城市. 16
贵阳荣获“城市奖” 市长袁周获“市长奖”. 16
访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会长陈美凤. 18
清镇将举办世界喀斯特首府论坛. 18
中国避暑之都贵阳专家论证会在港举办
[中城会评价中心新闻] 4月22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GN)(联合国北北合作组织亚太委员会直属机构)、中国城市研究院(香港)口碑中心、经济导报●中国城市杂志社、亚太环境保护协会(APEPA)中国委员会、亚太人文与生态价值评估中心、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绿色版图工程生态示范基地、中国驴友会(香港)在香港对联合评价的“2006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及“中国避暑之都——贵阳夏季优势旅游气候资源”举办专家论证会。
论证会上,根据各地口碑调查累计总票数,加之有关专家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审,30个城市入选“2006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10个城市入选“2006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中国贵阳再次荣登榜首,按排名规则,专家一致通过贵阳获得“中国避暑之都”城市形象特别美誉。
据该评价活动首席公信官最后唱票,进入前10位的城市是:1避暑之都——贵阳、2四季春城——昆明、3紫塞皇苑——承德、4东北明珠——大连、5玉泉水品——呼和浩特、6凉都秘境——六盘水、7地理中心——兰州、8宝岛福荫——台中(阿里山)、9和熙龙城——太原、10 海天送爽——青岛。
进入前11—30位的城市有:11哈尔滨、12拉萨、13西宁、14银川、15黔西南(兴义)、16长春、17思茅、18曲靖、19秦皇岛(海滨度假区)、20 昭通、21丽江、22牡丹江、23九江(庐山景区)、24泰安(泰山景区)、25黄山(黄山景区)、26丹东、27信阳(鸡公山景区)、28黔南(都匀)、29 乐山(峨眉山景区)、30安顺。
专家评价论证通过的结果表明,中国夏季最好的避暑旅游城市是贵阳,其中,贵阳市所辖“西部锦绣湖城——清镇”、“贵阳未来城市中心区——金阳”、“云岩十里花川”、“黔中秘境,自然乌当”等各区、市、县,具有夏季旅游旺季气候舒适宜人的均好优势,尤其是清镇,一城四湖,调节都市气候,“宜居·宜游·宜业”,是中国避暑之都最主要的标志地。有关评价结果还表明,云贵两个省优秀避暑旅游城市占了全国前30位的三分之一。说明中国最集中的避暑旅游带在云贵高原,尤其是贵州亚高原地带。
由于贵阳连续两届名列榜首,按照联合评鉴委员会全体专家意见和排名规则,贵阳市应当然荣膺本评价活动“中华避暑之都”特别称誉。但为慎重起见,联合评价机构对贵阳市专列为重要课题,在劲嘉集团劲嘉地产公司支持下,进行了较长期间的夏季气候资源实地跟踪调查研究,在本次论证会上,由首席公信官宣读了《中国避暑之都——贵阳避暑旅游资源价值与开发利用调研课题论证报告》,该份长达10余万字的主报告不仅对照评价指标进行评选,以大量数据说明贵阳确实是中国卓具代表性的避暑旅游城市,获誉“避暑之都”名副其实,而且对贵阳发挥“森林之城、避暑之都、休闲胜地、宜居家园”和“世界喀斯特首府”的 城市品牌形象、旅游品牌形象优势,促进旅游竞争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提升,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建议和意见。与此同时,联合机构还形成了两个样板地子课题报告:《中国避暑之都·西部锦绣湖城——世界喀斯特中央公园贵阳清镇避暑休闲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报告》、《中国贵阳市云岩区渔安安井地区(南明河十里花川)避暑休闲文化走廊资源价值调查评价与发展规划建议报告》。以上课题报告在论证会上获专家一致通过。
[NextPage]
首席公信官乔惠民宣布——
首席公信官乔惠民(左一,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亚太环境保护协会总干事)在新闻发布会宣布贵阳荣获“中国避暑之都”称号 林城贵阳又迎来了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在森林之城 魅力贵阳--2006城市形象推广大赛深入开展,十大活动亮点不断闪现之际,贵阳市在2006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评选中,入选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并名列第一,荣获中国避暑之都美誉。 2006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评选活动是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GN)(联合国北北合作组织亚太委员会直属机构)、经济导报●中国城市杂志社、中国城市研究院(香港)口碑中心、亚太环境保护协会(APEPA)中国委员会、亚太人文与生态价值评估中心、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绿色版图工程生态示范基地、中国驴友会(香港)等机构,在香港组成联合评选机构评选出2006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和2006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按照排名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分别是:贵阳、昆明、承德、大连、呼和浩特、六盘水、兰州、台中(阿里山)、太原、青岛。其中,贵阳连续两届名列该榜榜首,按照联合评鉴委员会全体专家意见和排名规则,在本排名活动中,贵阳荣获中国避暑之都特别称誉。 2006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评选采取了口碑调查、统计分析和专家评鉴三种方式进行评选。口碑调查主要由主办单位共同通过各地调研人员及会员,选择中国33个大中城市(含港澳台城市),分三届(三个年度)累计访问150家中外旅行社及部分民间自助游兴趣团队、科研学术机构,并设问卷调查了92000名中外旅游者、市民代表等(口碑调查有效率占90.1%以上)。统计分析主要按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专家评鉴是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组织专家评鉴组开展联合评价。专家组按照评价指标根据统计数据和口碑调查提交的统计结果,提出综合评鉴意见。 气候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舒适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避暑型舒适型气候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稀缺性资源。根据专家评鉴指标,入选中国避暑旅游城市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属于中国比较好的人文或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二是所在地全境或至少一处以上旅游胜地夏季平均气温、空气湿度与洁净度、风向、风力具有比较好的避暑舒适度;三是所在地景观、绿化、水体、卫生等环境令人比较满意,经过环境改造、生态建设较大提升城市夏季人居或旅游舒适度。而入选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的条件更为严格,首先它必须从中国避暑旅游城市(前30)中产生,同时还要具备具有人文与生态旅游产品或资源特色优势、具有夏季特别是最热月平均气温舒适度优势、城市林带与绿化率较高、城市主要景观水体水质较好或治理较好、城市空气质量较好、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较好、城市夏季生活与休闲低耗能(空调、风扇及其他高耗能产品使用率低)、中外旅游者亲身感受和评价夏季旅游舒适度感觉口碑较好等。入选中国避暑之都的条件还必须是连续两届排名最前面的城市,才能享有中国避暑之都的称誉。贵阳于2004年曾在《2004年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排名第一,因此,这次在全国众多城市评比中能够脱颖而出,实属不易。 贵阳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确立了建设生态经济市的目标,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强力打造建设森林之城。2001年亚欧森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贵阳召开,会议以携手共建绿色新世纪为主题,发布了《亚欧森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合作贵阳宣言》,为改善我市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市相继荣获了全国省会城市中第一个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及国际环境组织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向贵阳市颁发的亚太国际植树奖市长奖和城市奖,等诸多荣誉和称号,今天,贵阳又加冕中国避暑之都美誉,将进一步提升森林之城贵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贵阳旅游业的发展。
[NextPage]
“避暑之都”旅游产品资源特色显优势
——访“中国避暑之都”美誉称号首席公信官乔惠民先生
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美丽的林城贵阳被联合国亚太北北合作组织亚太委员会直属机构——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以及经济导报·中国城市杂志社、中国城市研究院口碑中心、亚太环境保护协会(APEPA)中国委员会、亚太人文与生态价值评估中心、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绿色版图工程生态示范基地等机构,评选为2006年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并名列第一。其中,具有人文生态旅游产品、资源特色两大优势,成为贵阳市荣膺“中国避暑之都”的首要因素。
作为此次评选专家组的成员及公信官,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乔惠民先生对于贵阳的“人文与生态旅游产品”条件作出了这样的解释:贵阳市作为一个西部迅速崛起城市,不仅具有自己数百年的文化发展历史,同时又是新兴的移民城市,贵阳的地域汇集了中原、江南、沿海及本地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将它们融为一体,凝集于甲秀楼、阳明祠、文昌阁、马头古寨等旅游资源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贵阳文化产品,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据了解,贵阳市现有的80多家旅行社,从贵阳通达全国和世界各国旅游线路超过100条,“贵阳文化”集合了自身的个性与中国文化的共性,参评“中国避暑之都”是极具实力的。
谈到贵阳的“资源特色优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联合国亚太北北合作组织直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等几大机构,在评选过程中对贵阳市地处世界三大喀斯特地貌的核心区的先天条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评审组的专家成员们认为,85%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因喀斯特地貌而形成的清镇红枫湖及群岛、开阳南江大峡谷为代表的峡谷风光、天河潭岩溶景观、环城林带形成的天然动植物园生态旅游区等,让贵阳市的优势凸显。在几家机构对贵阳市发出的贺函中,他们这样称赞“贵阳市所辖西部锦绣湖城——清镇、贵阳未来城市中心区——金阳、云岩十里花川、黔中秘境——自然乌当等各区市县,具有夏季旅游旺季气候舒适宜人的良好优势,尤其是清镇,一城四湖、调节都市气候,宜居宜游宜业,是中国避暑之都最主要的样本地。”
“仅有资源优势是不够的,对这些优势的进一步打造,使之形成完整的资源产品,才能真正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宗旨,无愧‘中国避暑之都’的称谓。”市旅游局市场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贵阳市 旅游业发展步伐的加快,贵阳市及周边遍布的国家级、省级43个风景名胜区、旅游区以及3个国家级文化物保护单位,都将是“避暑之都”中最精彩的组成部分。
得天独厚加上精心策划—— 林城荣膺“避暑之都”的台前幕后
近日,贵阳市人民政府并同“森林之城·魅力贵阳”城市形象推广大赛组委会收到一份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寄来的一纸贺函。这封贺函给贵阳市乃至贵州省人民带来一份喜讯。贵阳市在“2006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评选活动中排名第一,入选‘2006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获得‘中国避暑之都’城市形象美誉。
而这个喜讯到来的时间也恰逢在“森林之城、魅力贵阳-2006城市形象推广大赛”深入开展,十大活动亮点不断闪现之际。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评选”活动是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GN)联合国北北合作组织亚太委员会直属机构、亚太环境保护协会(APEPA)中国委员会、亚太人文与生态价值评估中心等机构在香港组成联合评选机构评选出2006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和2006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按照排名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分别是:贵阳、昆明、承德、大连、呼和浩特、六盘水、兰州、台中(阿里山)、太原、青岛。其中,贵阳连续两届名列该榜榜首,按照联合评鉴委员会全体专家意见和排名规则,在本排名活动中,贵阳荣获“中国避暑之都”特别荣誉。
[NextPage]
随着记者深入采访,一些更详细的情况得到了解。
今年4月22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联合国北北合作组织亚太委员会直属机构)、亚太环境保护协会(APEPA)中国委员会、经济导报、中国城市杂志社、中国城市研究院(CUI)口碑中心、亚太人文与生态价值评估中心、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绿色版图工程生态示范基地、生态教育基地、中国驴友会,在香港对联合评价的“2006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及“中国避暑之都-贵阳夏季优势旅游气候资源”举办了专家论证会。会上,以三届各地口碑调查累计总票数为前提,有关专家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审,30个城市入选“2006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其中,中国贵阳等10个城市入选“2006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并且贵阳再次荣登榜首。按照排名规则,专家们一致通过贵阳市获得本次评价活动“中国避暑之都”城市形象特别美誉。
据“森林之城·魅力贵阳”2006城市形象推广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新闻发言人介绍,2006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评选采取了口碑调查、统计分析和专家评鉴三种方式进行评选。口碑调查主要由主办单位共同通过各地调研人员及会员,选择中国33个大中城市(含港澳台城市),分三届(三个年度)累计访问150家中外旅行社及部分民间自助游兴趣团队、科研学术机构,并设问卷调查了92000名中外旅游者、市民代表等(口碑调查有效率占90.1%以上)。统计分析主要按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专家评鉴是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组织专家评鉴组开展联合评价。专家组按照评价指标根据统计数据和口碑调查提交的统计结果,提出综合评鉴意见。
气候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舒适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避暑舒适型气候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稀缺性资源。根据专家评鉴指标,入选中国避暑旅游城市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属于中国比较好的人文或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二是所在地全境或至少一处以上旅游胜地夏季平均气温、空气湿度与洁净度、风向、风力具有比较好的避暑舒适度;三是所在地景观、绿化、水体、卫生等环境令人比较满意,经过环境改造、生态建设较大提升城市夏季人居或旅游舒适度。而入选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的条件更为严格,首先它必须从中国避暑旅游城市(前30)中产生,同时还要具备具有人文与生态旅游产品或资源特色优势、具有夏季特别是最热月平均气温舒适度优势、城市林带与绿化率较高、城市主要景观水体水质较好或治理较好、城市空气质量较好、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较好、城市夏季生活与休闲低耗能(空调、风扇及其他高耗能产品使用率低)、中外旅游者亲身感受和评价夏季旅游舒适度感觉口碑较好等。入选“中国避暑之都”的条件还必须是连续两届排名最前面的城市,才能享有该称誉。贵阳于2004年曾在《2004年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排名第一,因此,这次在全国众多城市评比中能够脱颖而出,实属不易。
正如在上面提及的那封联合贺函中宣告的,这次专家评价论证通过的结果表明,贵阳是中国夏季最好的避暑旅游城市。其中,贵阳市所下辖“西部锦绣湖城-清镇”、“贵阳未来城市中心区-金阳”、“云岩十里花川”、“黔中秘境,自然乌当”等各市、县、区,具有夏季旅游旺季气候舒适宜人的均好优势,尤其是清镇,一城四湖,调节都市气候,“宜居、宜游、宜业”,是中国避暑之都最主要的样本地。
据了解,由于贵阳市连续两届名列榜首,按照联合评鉴委员会全体专家意见和排名规则,贵阳市应荣膺本评价活动“中国避暑之都”特别称誉。为慎重起见,联合评价机构对贵阳市专列为重要课题,在劲嘉集团劲嘉地产公司支援下,进行了较长期的夏季气候资源实地跟踪调查研究,形成了《中国避暑之都-贵阳避暑旅游资源价值与开发利用调研课题论证报告》,不仅对照评价指标进行评选,以大量资料说明贵阳确实是中国卓具代表性的避暑旅游城市,获誉“避暑之都”名副其实,而且对贵阳市发挥“森林之城、避暑之都”和“世界喀斯特首府”的 城市品牌形象、旅游品牌形象优势,促进旅游竞争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提升,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建议和意见。与此同时,联合机构还形成了两个主要样板地子课题报告:《中国避暑之都.西部锦绣湖城-世界喀斯特中央公园贵阳清镇避暑休闲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报告》、《中国贵阳市云岩区渔安安井地区南明河十里花川避暑休闲文化走廊资源价值调查评价与发展规划建议报告》,获在论证会上的专家一致通过。
特别应该提及的是,这次联合机构专家认为,“中国避暑之都”城市形象美誉的取得,既有贵阳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生态、气候因素,也是贵阳市重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大力建设循环经济城市、改良与和谐城市人居环境的结果。为此,为了维护“中国避暑之都” 城市品牌形象,促进贵阳避暑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升国际竞争力,从下一届避暑旅游城市评价活动起,将继续评鉴推举“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但不再设立“中国避暑之都”评鉴事宜。
另外,从全省范围来看,此次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中确实是喜获丰收。除贵阳外,前10位里(十佳)六盘水市排名第六,其余分别有黔西南兴义排名位于15,黔南(都匀)排名位于28,安顺排名30。这样,前30的榜位里我省就占了五位。
从我省的旅游资源上讲,此次丰收有很深广的意义和影响。在过去的5年中,贵州的旅游收入翻了两番,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2005年贵州省旅游收入最保守的估计已达220亿元,这些数据表明贵州旅游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正如有媒体指出的那样,贵州因山而贫,贵州也因山而名。这个处于世界连片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地形中心部位的“喀斯特王国”几乎发育有世界大陆除冰川喀斯特以外的所有喀斯特地貌;所以贵州也将因山而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首选地,占全省面积92.5%的山地、丘陵和73%的喀斯特地貌使贵州具备既满足需求多样性、异质、独特的高端客源群体,又能够创造高品质旅游产品的资源禀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此次获誉也能促使我们在开发与保护贵州珍贵的原生态资源上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思考。记者 王 吟 刘启靖
[NextPage]
全国都在热 独有贵州凉 “天然大空调”引来游客潮
盛夏时节,“中国避暑之都”贵阳市天气如秋,凉爽宜人。7月12日,该市甲秀楼风景区一天之中接待
重庆、北京、沈阳旅游团体近百个,游客们享受着“天然大空调”和清新的空气。凉爽天气诱得外地游客流连忘返。 金黔在线讯昨日,家住重庆的陈先生一下飞机就感觉到了贵阳的凉爽天气,“重庆都发布高温橙色警报了,贵阳的气温还是这么凉爽,真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据了解,进入7月份以来,我国的重庆、广东等地区陆续发出了高温警报。
7月1至5日,广东40多个县市区发出黄色高温警报,该省大部分地区气温都达到了35摄氏度以上。7月11日,福建省大部分县市最高气温达35摄氏度以上。此外,昨日,上海、重庆、广州、武汉等地的日平均气温都在34摄氏度至36摄氏度左右,而贵阳市的最高气温也仅有31.5摄氏度。
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提前进入高温天气,6月份以来,我国的上海、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湖北大部、重庆、湖南、江西、浙江大部、福建大部、广东北部以及广西中东部等地都陆续出现35摄氏度至38摄氏度的高温。而我省的平均气温均在25摄氏度左右。
省气象台有关人士介绍,进入7月份,我省大部分地区气温温差较大,中午12点到下午3点最高气温维持在31摄氏度,而下午4点以后天气较为凉爽,到了晚上日平均气温只有20摄氏度左右,昼夜温差达到10摄氏度。
外地游客在饱览贵州美丽山水和民族文化的同时,无不称赞贵州凉爽的天气。7月以来,贵阳市各大宾馆爆满,一些宾馆还为外地游客临时加床。
游客潮涌避暑之都 城区酒店全线爆满
|
|
天气热,旅游也热。被誉为“中国避暑之都”的贵阳,如今已成为中外游客避暑的胜地。图为游客在“情人谷”风景区享受夏日的清凉。 记者 孙鲁荣 摄 | |
|
|
|
|
从6月份至今,我市接待游客超过6万人次
金阳时讯消息 随着国内酷暑季节的来临,“避暑之都”贵阳,迎来了成千上万的避暑游客,凉爽的气候、清新的空气成为林城贵阳最大的旅游卖点。据市旅游局的不完全统计,从6月份到现在,我市各家旅行社、酒店接待游客数量已超过6万人次。
清凉的气候一直是贵阳市夏季旅游的卖点,“避暑之都”桂冠的获得,使得这一卖点具有了更高的价值。据市旅游局综合处不完全统计,在全市60多家星级宾馆、旅游定点招待所中,两城区50多家星级宾馆全部爆满,仅6月份就接待了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49000人次。进入7月后,每天的接待量更是与日俱增,日接待量超过2000人次。
因清凉气候产生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了林城生态旅游、观光旅游、商务旅游的含金量,由林城各家旅行社开设的避暑生态游线路多达100条,以贵阳为旅游辐射中心区,西线黄果树生态游一片火爆,凉爽的黄果树大瀑布景区,接待人数已突破百万人次,龙宫风景区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而夏季最主打的旅游产品——漂流,同样成为一大卖点。
与此同时,各家酒店接待的数据显示,全国各地的订货会、产品推介会很多都被安排到了贵阳,北京、上海、广州一些外地公司甚至把员工的休假也安排在贵阳,商务客人带动了贵阳的酒店生意,会议又带动了商务游客。
由于游客大量涌入,目前两城区酒店全线爆满,因客房不够现已导致部分旅行社退团,全市17家旅游客运公司的600多台旅游车也出现饱和现象。据我市专门做会议旅游业务的贵州怡佳会议服务公司负责人刘晓萍介绍,因车辆和住宿吃紧,已使该公司接待受阻。如何解决好夏季旅游接待设施不足的问题,已成为林城被评为“避暑之都”后面临的最大难题。 (记者 吴丹) 来源:《贵阳日报》
|
“避暑之都”人财两旺 筑城上半年揽金22亿
盛夏时节,“中国避暑之都”贵阳市气候凉爽,清风怡人,各地游客趋之若鹜,商务、旅游活动明显增多。筑城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外地游客在饱览贵州美丽山水和民族文化的同时,更是醉心于贵州风味独特的各种美食。贵阳市统计局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贵阳市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2.96亿元,同比增长18.89%,增幅提高2.56个百分点,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个百分点。其中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增长12.28%。适合大众阶层的星级以外住宿业和限额以下餐饮业和个体户快速发展,不仅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且成为拉动餐饮市场快速发展的主力,实现零售额达20.08亿元,同比增长19.89%,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个百分点。2006-7-17 16:26:00 贵州商报
[NextPage]
中国西部避暑之都一一湖城清镇
这块神奇的土地,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冬暖夏凉的宜人气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巧妙交融,相得益彰。
2005年底,由香港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揭晓,在首次评出的“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贵阳市名列第四。“2006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及“中国避暑之都一一贵阳夏季优势旅游气候资源”举办的专家论证会上,据各地口碑调查累计总票数,加之有关专家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审,10个城市入选“2006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贵阳再次荣登榜首,按排名规则,专家一致通过贵阳获得“中国避暑之都”城市形象特别美誉。
专家评价论证通过的结果表明,中国夏季最好的避暑旅游城市是贵阳,其中,贵阳市所辖的“西部锦绣湖城一一清镇”、“贵阳未来城市中心区一一金阳”、“云岩十里花川”、“黔中秘境,自然乌当”等都具有舒适宜人的夏季旅游气候优势。尤其是清镇,一城四湖,调节都市气候,“宜居、宜游、宜投资”,是中国避暑之都最主要的标志地。有关评价结果还表明,云贵两个省优秀避暑旅游城市占了全国前30位的三分之一,说明中国最集中的避暑旅游带在云贵高原,尤其是贵州亚高原地带。
在“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的评选中,贵阳连续两届名列榜首,说明贵阳确实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避暑旅游城市,获誉名副其实。
一市辖四湖 独特且旖旎
“波光银澜的红枫湖,清丽自然的百花湖,雄奇壮丽的东风湖……”在清镇市1492平方公里境域内,水域面积就占了106平方公里。一市辖四湖的独特地理景观,在让清镇市成为了喀斯特地貌条件下,贵州独有,全国罕见的富水之城的同时,也为清镇凭添了无限的风光与魅力。
“可以说,是水铸就了清镇今天的灵动与美丽,水已经融入了清镇的灵魂”。
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三大喀斯特地貌典型区域之一,而贵州中部又是这一区域内喀斯特地貌特征十分突出的代表。处在这一地理位置上的清镇市,其独特的地理现象,不仅异化了“喀斯特地表水极易渗漏,不易蓄积”的规律,而且呈现出“一市辖四湖”的奇异景观。
在清镇1492平方公里的境域内,聚集了红枫湖、百花湖、东风湖、索风云湖四个大型湖泊。其中红枫湖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东风湖和百花湖为省级名胜区,索风云湖也正在蓄水形成。四个湖水域总面积达106平方公里。其中,红枫湖水域面积57.2平方公里,蓄水6.1亿立方米;百花湖水域面积14.5平方公里,蓄水1.82亿立方米;东风湖水域面积19平方公里,蓄水10亿立方米;索风云湖水域面积5.7平方公里,蓄水2.012亿立方米,四湖总蓄水量达20亿立方米。
距清镇市区仅3公里的红枫湖,水域辽阔,岛屿众多,气势浩大。景区面积240平方公里,“北湖的岛、中湖的山、南湖的洞、后湖的湾”各具特色,“山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中有洞、洞中有水”享誉海内外,被誉为“高原之海”。
荡舟在位于清镇市城北3公里处的百花湖上,湖面如镜、影映青山、振翅小鸟、层层梯田、点点农舍、缕缕炊烟……一派田园风光,使人沉醉。数百个峰丛岛屿静卧水中,怡然自得,令人顿生天、地、人自然和谐之感。同时,更令百花湖充满灵气的是百花湖的人文历史:建文帝避难的灵永寺;铁梅和尚遗恨的茅坡寺以及江家堡丁氏易学的渊源等等。
东风湖和索风云湖位于乌江干流鸭池河。鸭池河河谷深幽、巨崖高耸,两个湖均为喀斯特典型的高山峡谷型水库,自然风光极为雄奇壮丽,有“头上天一线,峡中水一湾”的天然画廊之称。
四个风光各异的湖聚集在清镇,使得清镇成为贵阳乃至贵州著名的“高原湖城”,对清镇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以 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日益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水,清镇就失去了活力与生命;没有水,就没有清镇的特性与魅力”。这已成为生活在清镇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共识。
目前,清镇市正以“一市辖四湖”的独特优势为名片和载体,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以生态旅游为重点,为打造中国清镇“高原湖城绿色家园”而努力。
(来源:贵阳日报)
[NextPage]
贵阳当选中国第四宜居城市
外省客商谈感受——住在贵阳 舒服!
日前,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中国城市研究院主办的“2005年(第四届)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首次公布了《2005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贵阳荣登该榜单第四名,在贵阳引起很
大的反响。贵阳广东商会、浙江商会、温州商会的老会员们,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眼中贵阳居住环境的变迁。
行得快 住得宽
广东商会副会长贵阳 高尔夫度假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子罡开口便说:“贵阳变化太大了!”林子罡说,1995年他才到贵阳时,贵阳街上人很少,车更少,白天上班时,北京路一眼望过去,还不到30辆车,可现在,黄昏时分,放眼望去,尾灯闪烁,各式车子汇成一条美丽的河流。住宿就更不用说了,那时出差到贵阳,最好的酒店都是 三星的。广东老乡们在这里买的房子都是七八十平米,装修也很差,近几年来,老乡们都换上一两百平米的大房子,有的甚至住上了别墅。
吃穿玩 很惬意
“现在我们可以方便地吃上海鲜了。”对于浙江人浙江商会副会长谢先生来说,吃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谢会长告诉记者,他是1988年到贵阳的,那时贵阳满街都是黔菜,不放辣椒的很少,菜场里几乎找不到卖海鲜的,专门经营海鲜的酒店不仅少得可怜,而且品种少、价格贵。这几年外省饭店纷至沓来,不仅可以吃上物美价廉的海鲜,还可以吃到川菜、粤菜、湘菜,甚至是各式各样的外国菜。在穿衣服方面,贵阳人的观念这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跟沿海城市相比,贵阳的经济目前还要落后一点儿,但娱乐、休闲比起有些沿海城市可是一点儿都不逊色。”谢会长有些自豪地说,贵阳的夜生活丰富多彩,酒吧、夜总会几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生活在贵阳,真的很惬意。
气候留住外乡人
贵阳的空气中再也没有煤烟味了,这是温州商会副会长周先生对贵阳变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周会长说,原来,几乎每一家的楼道上都堆满了煤,一到晚上,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煤烟味,让人很不习惯。现在,街道上几乎看不见拉煤的了。另外,这几年来,贵阳的旧城改造、绿化、治安、卫生都有了很大改观。
采访中,几乎所有采访对象都告诉记者,他们在这里定居,是因为爱上了贵阳的气候。浙江商会谢会长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会员企业有300多家,虽然并没有具体统计到底有多少浙江人在贵阳定居,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贵阳买了房子,想在贵阳长期居住。
相关链接
宜居城市的特征:环境优美、经济发展、社会安全、风气文明、生活舒适,评价体系包括环境优化指数、经济发展指数、社会安全指数、风气文明指数、生活舒适指数、城市美誉度指数等6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十佳宜居城市排名为:威海、珠海、桂林、贵阳、台州、北海、秦皇岛、宜昌、咸阳、曲靖。作者:晏欣周晓玲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NextPage]
贵州省贵阳市15年建成宜居城市
本报讯贵州省贵阳市日前印发了贵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生态经济市建设的决定》。该决定提出,从今年起全面启动生态经济市建设,力争2010年使部分区(市、县)初步达到生态经济区(市、县)建设要求,并提出实施“绿色”、“蓝天”、“碧水”、“宁静”四大工程,打造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决定》中指出,今年至2010年要实现的近期目标包括:生态经济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得到相当程度的实施,生态经济示范区和生态经济示范工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生态产业体系雏形显现,区域生态经济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力争到2010年,部分区(市、县)初步达到生态经济区(市、县)建设要求,建成一批生态经济乡镇、生态经济示范村和绿色社区。
2011至2020年的中期目标:各区(市、县)基本达到生态经济区(市、县)要求,区域生态经济逐步完善,生态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经济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科技、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021至2050年的远期目标:生态经济发展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循环经济全面实施,生态经济效益明显;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生态良性循环;生态文化与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生态社会成型,基本实现现代化,使贵阳成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城市。
贵阳荣获“城市奖”市长袁周获“市长奖”
首个亚太国际植树奖 贵阳摘桂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在“森林之城、魅力贵阳——2006城市形象推广大赛”展开之际,国际环境组织亚太环境保护协会植树奖颁奖仪式暨中华绿标志·贵阳义务植树竞标赛启动仪式昨日在我市隆重举行。这是我市宣传和展示城市生态建设巨大成就,强力推介贵阳市森林之城形象隆重推出的“森林之城
魅力贵阳——2006城市形象推广大赛”的第一项活动。
在昨日的颁奖和启动仪式上,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会长陈美凤向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周颁发了“市长奖”,中国绿化基金会副秘书长赵志营向贵阳市颁发了亚太国际植树奖“城市奖”。
贵阳市委副书记李跃南,贵阳市委副书记秦如培,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二仆,贵阳副市长王保建,贵阳市政协副主席张承新及省林业厅、省林科院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了颁奖和启动仪式。
亚太环境保护协会授予我市首届亚太国际植树奖,并在贵阳市开展“中华绿标志·义务植树竞标赛”,这是对我市历年来在推动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卓著成效的肯定。我市属于世界最典型的喀斯特溶蚀侵蚀地貌带,这使得我市的绿化建设任务十分艰巨。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市就开始建设环城林带,到九十年代,建成了长70公里、宽1——7公里、总面积13.6万亩的第一环城林带。“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坚持走“环境立市”之路,在中国首倡和率先实施循环生态经济城市战略,营建了一条长304公里、宽5——13公里、总面积达132万亩的第二环城林带,为全球喀斯特地区的生态重建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范例,创造了一个在喀斯特典型环境中营建“森林之城”的奇迹。20多年来,全市先后有2000多万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使“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成为今日贵阳的显著特色,形成了中国省会城市中独有的森林景观。
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周在颁奖和启动仪式上发表讲话。他说,今后我市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生态经济市的目标,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化”四大工程,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植树运动,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保护建设好贵阳市的生态环境,争取在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75平方米以上,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推动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NextPage]
访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会长陈美凤
来源:《贵阳日报》记者 彭之丹
一身优雅的裙装,一头齐耳的短发,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会长陈美凤女士昨天也出席了颁奖仪式。她对记者说,之前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亚太国际植树奖评审委员会及协作机构曾多次赴贵阳实地考察调研,形成了一份长达数万字的推荐报告,按照有关条件进行了认真评审,最终贵阳市入选亚太国际植树奖的“城市奖”和“市长奖”。
陈美凤说,贵阳市创造了一个在喀斯特典型环境中创建“森林之城”的奇迹。贵州省属于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溶蚀侵蚀地貌带,单位面积内喀斯特分布率居中国首位。而贵阳市国土喀斯特覆盖面占到85%,居于该省第一位。喀斯特地区森林植被急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恢复非常困难。然而近年来,贵阳市走“环境立市”之路,在中国首倡和率先实施了循环经济城市战略,向严峻的岩溶环境开战,努力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营建了中国省会城市和国际喀斯特地貌区同类大都市中最好的环城绿化林带,在中国喀斯特地貌区进行了出色的生态重建工作,把城市森林覆盖率由上个世纪中期仅占百分之十几提升到34.77%,贵阳市为中国和世界喀斯特地貌的城市植树造林、生态建设竖起了一面旗帜,获此奖项,当之无愧。
陈美凤还介绍说,亚太环境保护协会将从今年起,将贵阳市作为“亚太国际植树奖”全球固定颁奖地,同时将贵阳作为“亚太国际植树论坛”国际性主题会议的固定会址。
清镇将举办世界喀斯特首府论坛
金阳时讯消息 记者昨日从清镇市有关部门获悉,8月19日至20日,清镇市将举办世界喀斯特首府论坛,知名专家学者将会聚红枫湖畔,就西南(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修复与地区治穷致富等课题展开学术探讨与研究。
据介绍,贵州的岩溶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61.9%,是全国岩溶比重最大的省区,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喀斯特首府”之地。而贵州喀斯特的核心精华和精品景致就主要集中在国家4A级旅游区清镇市红枫湖的周边地区。
据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举办此次论坛是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喀斯特地区的地质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资源多样性及保护与合理开发等问题,以促进国际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加强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通过举办此次论坛,树立以贵阳为中心的“世界喀斯特首府”地位,同时,与会专家学者还将就如何提升贵阳·清镇“中国避暑之都·西部锦绣湖城”、“世界喀斯特中央公园”的 城市品牌形象、旅游品牌形象等问题献计献策。 (金玉龙 耀家昌 记者 柯士雨 )来源:《贵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