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向毛泽东学管理

向毛泽东学管理

作者:     转贴自:全球品牌网    点击数:5293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是兼具几个行业学家的历史人物,他的不朽思想、书法诗词、军事思维等都是是世界文化价值不菲的遗产。毛泽东作为对一代人乃至几代人影响极深的历史人物,从企业管理的视角对之进行解读,应该说都是有很深的积极意义的。
 
    我想强调管理艺术和技术两个层面的意义,从毛本人的情商和智商乃至逆商来探讨毛的管理思想之生成、定型、运用、成效等各个方面。除了毛有效构造一种可以吸纳资源和整合资源的概念之外,另一个可能就是毛的思想、行为习惯和工作风格中所表现出来的管理思想,挖掘这些情商和智商乃至管理精髓都会给我们很多的工作带来启迪和思考,因为失败的原因往往很多,但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他是对的,正确的决策和思维占据了他生活和工作的绝大部分。
 
    一:佛教心基,心存善良,乐于助人!
    
    在毛泽东的幼小的心灵中,深深的扎下了对神灵的莫名的敬仰和尊奉,甚至到了老年时代,面对乡亲他还是调侃中略带认真的说道‘有时香灰还真的就比大夫的药灵验’,可见这些母亲的信仰对毛的影响之深。同时在他幼时的心灵里就种下了济世救贫的善念,所以到后来他和很多一些为理想奋斗的仁人志士出现矛盾和理念对立的时候,他始终态度温和,即使在优势地位,也没有象很多位高权重者痛下辣手,这些情商根基的形成对毛后来革命的成功、人心之所向,万民拥护是有直接原因的。所以说很多企业家如今讲究“一品众德,以德服人”“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道德和人的智慧对于想成就事业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充满叛逆,挑战抗争,创新之源!
  
    在毛泽东的年轻成长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对新事务的接受力和对旧事物的批判力,表现的手法就是强烈的叛逆思维。对古典文学如水浒传等他没有一味的汲取,而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观点,后来对西方传来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实践等他都没有照抄搬模,而是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面对家族特别是父亲对求学的短视以及对现有生活的安于现状,毛本人表现了极大的叛逆和对抗,甚至矛盾激烈时不惜以死相要挟,可见当时两种新旧思维和文化的碰撞和抗争还是很激烈的。就是因为这种对任何事务的不盲从、精于思考,勇于提炼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才使得毛泽东后来在革命实践中,独创了一条属于中国国情的走向独立的道路,使得他在很多关键时刻能够锐意创新,思维充满活力不僵化,找到通向成功的最佳方案。
   
    在如今企业无“创新”无法生存的今天,思维的独辟蹊径,苛求创新,已经成了企业的生命之源了。产品、渠道、文化、战略等事事无法剥离创新。没有叛逆的视野、多角度的思维,是难以真正的找到创新之蓝海的,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三:激情永存,永不放弃,鲶鱼效应,户枢不蠹。
  
    在很多毛泽东的诗词中,我们都能看到老革命家的充满激情的战斗心态,永不灰心,永不气馁,始终保持昂然的斗志和状态,这一点对很多普通人来讲是难以望其项背的。我们看看伟人的胸怀和情怀:远大理想和抱负从这里展现-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事业遭遇低谷,面对重大挫折时,毛泽动发出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誓言,事业终成硕果,但小有坎坷时,“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等等让我看到了伟人的境界和激情。在毛泽东的整个生涯中
  
    不管我们是做基层工作的还是做高层管理的,没有激情,那么工作会如一潭死水,在工作中如果能把挫折视为磨练,向毛主席那样“与天、地、人都感到斗乐无穷!”那么还有什么挫折能打败呢。已经把这些正常人的磨难视为一种乐趣、收获,那么方法会在快乐的进行中顺利的找到。
  
    在毛的整个革命生涯中,他始终重视队伍的组织建设、思想改造和整顿风气问题,环环相扣,有章有序。他一直有着浓烈的动力推动着这些工作的进展,除了本人的高昂的斗志以外,他也深谙鲶鱼效应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在团队中形成了互动、借力打力的连锁的良性动力,使得团队有了超凡的凝聚力,这也是文革期间混乱落魄的大中国没有国家敢于踏足的主要原因吧。那个靠激情和凝聚力集结的国家是不可打败的,我们的使馆、我们的飞机一直都是敏感的对象,落后确实要挨打,落后但非常团结是令敌人不敢轻举妄动的。
  
    企业也是一样,如果团队形成了合力,有着极强的凝聚力,那么整体的战斗里是不会太差的,即使设备技术差一些。反之即使设备技术再好,企业涣散一片,那也无战斗力可言。
 
    威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一种使人甘愿接受对方影响的心理因素。任何一个老板,都以树立威信为自己的行为目标。威信使员工对老板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由衷的归属和服从感。这有好像有一点精神领袖的味道,实践表明,当一个组织的行政领袖和精神领袖重合的时候,那么这个组织的战斗力将得到最大的发挥。当二者不同的时候,组织中的普通人员更倾向于行政领袖,优秀人员更倾向于精神领袖。在这方面毛泽东堪称典范,所以有了千千万万的领袖像章和许许多多的万岁式膜拜。这些做法在政治上我们可暂不关注,但如果能引申到企业团队乃至到上游供应商和渠道客户的话,那么企业想不成功都难。
 

[NextPage]


    五:善于学习,孜孜不倦!
  
    很多人都知道毛泽东一生嗜好读书,手不释卷,堪称学者中的勤奋者。就我们看到的毛泽东的书房照片就知道很多人一生都读不完那么多汗牛充栋般的书籍。无论是少儿纷争读书的阶段,还是五四期间摸索救国真理,抑或是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井冈山游击期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都想尽办法读书、看报,书籍成了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伟大的领袖还在放大镜、秘书朗读等方式坚持学习,相比较而言,我们很多人应该相形见绌。读书之余,毛泽东写了大量的读书心得和书评,而且通过读书积累的酝酿、升华,很多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著作相距问世,可以这么讲,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与其勤于学习有着绝对的关系。
 
    有专家指出,我们的知识每3年就更新淘汰一个周期,所以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他刚进入大学学习到的知识就已经过时了,所以现实社会需要我们活到老学到老,不能懈怠。       
 
    现如今很多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了现代管理理论之一“学习理论”的科学性和重要性,纷纷制定自己的建立学习性组织的制度和计划,培样企业的学习氛围,纳入到企业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文革期间对极度知识蔑视的中国来讲,是企业一个管理上质的飞跃。企业最终的发展是否持久、快速,不是有品牌、产品等因素决定的,而是由企业员工的综合学习力决定的,它包括学习的毅力、动力和能力。在这方面很多优秀的企业已经论证了这个观点的精辟,如前通用CEO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你可以拒绝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不会!”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事务的痴迷和术业专功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对于不善于学习、不爱学习的企业来说,未来的归宿就是破产和无为。
 
    六:敏锐洞察,反映迅速!
 
    中国革命历经艰辛二十多载终于成功,期间可谓磨难多蹇。大革命失败的白色恐怖、右倾机会主义、左倾冒险主义、反围剿战争、艰难的长征等等,每个生死关头都需要迅速决策,不能容半点拖沓和懈怠,否则飞夺卢定桥就变成石达开的大渡河全军覆没的历史结局了。在这些危难关头,毛泽东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把自己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和马克思思想有效完美结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理论并发挥的淋漓尽致。即挽救了中国革命,也成就毛泽东自身。
 
    所以说未来的企业间的竞争,最终凭借的是综合竞争力的竞争,凭借正确先进的思维。除此之外还有速度。未来企业的速度慢在竞争中只能是个跟随者,永远是在红海底层厮杀的小角色。为了没有速度,就没有一切,因为没人等你,这就是市场、这就是竞争,其实并不残酷。
 
    七:注重实践,勤于调研!
  
    实践出真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支柱了,其实和后来邓小平阐述的实事求是都是一个核心和思想。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之所以这些穿草鞋粗布衣裳持步枪的解放军能打败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就是因为这些人来自基层老百姓,了解民间疾苦,有深厚是实践功底和民间情怀,代表的也是这个阶层的利益,所以他们的工作也使得他们成为民心所向,最终成就了他们的一代伟业。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最重要的是要明确管理不是死的流程,而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在中国做企业、谈管理,我们不能不了解当今中国在哲学观念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思想,而这个核心思想恐怕就是活学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了,因为和他儒家思想一样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思想得到继承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五个统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技兴国”等,带来的是中国二十多年来的经济腾飞和强盛,并且继续指引着中国人民迅速前进。
 
    将毛泽东思想应用于企业实践中,不仅为中国企业的管理找到了思想之源、智慧之根,同时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实践的必由之路。真正从骨子里融入中国的市场,不仅仅是文化,还有思想意识形态。企业的目标、经济的目标始终不可能脱离国家的整体目标和基本路线,这也是我们在企业之中活学活用好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所在。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它落实到企业实践中更多强调的是我们应该以一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具有远大抱负和理想的精神境界,走入基层走入群众,收集整理最原始最翔实的信息,来进行企业的实践指导工作,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善于整合资源,始终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在客户心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企业才是真正独立的企业。
 
    中国企业的管理思想必须来自于中国企业的实践经验,在这个实践中也是企业观念不断转变的过程,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是中国企业面对本土市场、全球市场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企业实现独立自主的基本前提,只有自己走完这个圆,才知道什么是企业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什么是企业的差异化和竞争力所在,而这个竞争力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的可以通过资本、资源的整合而获得,无形的却是流淌在每个企业之中的思维模式、文化基因、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谁能在这个层面上与时代结合得最紧密、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结合得最紧密,谁就是最大的赢家。
 

[NextPage]

    八:善于总结,集思广益,淬练百家!
 
    毛泽东善于总结前人的成就和经验,古典军事思想、历史典故和演义、治国之纲领等等都是他汲取的源泉,也在此基础上融合了中国历史的实践和现实,从而实现了新中国的诞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毛泽东熟读历史,不光是盲目的吸纳,而是站在中立的角度进行推敲、揣摩和总结,取精去粕,历史有争议的地方也有他独到的见解。能充分汲取和辩证总结历史优秀人物的精华,远离弊端,就等于站在了历史哲人的肩膀上。正因为如此,毛没有走读书死和读死书两个读书人的误区,成立集历史、军事、文学、政治、书法等各家高深造诣于一身的一代伟人。
 
    作为职场管理人员,进入这个行业壁垒不多且发展空间巨大。但要想在这一行业实现美好理想,要有不断学习和不断实践的能力,而最为重要的一环是能否将学到的知识加以总结和融会贯通,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良性作用,这样管理人员才能用所学和所提炼的方法技巧等去支配企业给予的更大资源和空间,然后再在新的空间里有所上进、有所总结和提炼,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去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技能和总结能力。由此,管理人员的素质提炼和个人职场发展就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总结要围绕一个核心,这样才能起到厚积薄发的作用。管理人员的总结能力要和职业生涯规划紧密配合。比如你今后要往市场部的方向发展,那就在营销实践中注意促销方案的制定、布置、执行和反馈等每一个环节,以及销售费用的预算和控制执行等,注意对这些环节和方面加以总结和分析,归纳提炼出一些特征和规律并应用到工作中去,那么日后你就真的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市场部经理了。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日常工作总结。

   
    在日常的销售工作中,总有一些营销内容是不断重复的,如:撰写计划、汇报工作、大客户管理、表单填写等。管理人员确立自己的职场生涯规划后,就要对自己一天的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职场人员的思考和总结,其工作能力和技巧都会不断地提升和飞跃,时间长了就会发生质变,令人刮目相看了。这对于各个层级的职场人员都是实用的,每个人都应该不停地总结自己的工作,这是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日经一事,必长一智,这话是真理也是公理。
   
    2.阶段性总结。
   
    销售人员进行日常工作总结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找到更好的工作方法,挖掘其中的规律,以提高自己的素质,从而使自己有所发展并提高自身的价值。除日常总结外,销售人员对阶段性的工作更要做好总结和归纳,使自己的工作方法更具全局观念、更全面、更规范。比如周总结、月总结、季总结、年总结甚至更大周期的总结,同时对照自己的职业规划,看看差在哪里,如何弥补,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等等;也有必要针对一个工作周期进行总结,比如对某次工程、活动的总结。
   
    3.日常学习总结。
   
    在日常学习中,无论是有组织的学习还是自学都要及时地总结其中的内容,挖掘规律,提炼真谛。这样才能由思路决定出路,由心境成就舞台,由知识理论经过总结和实践验证后变成生产力,从而改变人生。比如学习中的4p,走市场时验证一下,思考一下,4p新颖在哪里。经过思想的振荡和实践的验证,日后对这些理论一定会有更深的认识和见解。
   
    4.培训后总结。
   
    企业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都是给有心人准备的,机会也垂青于有心的人。所以一定要珍惜企业以及自己创造的受培训机会,认真汲取知识,积极配合老师的互动和思考,训后温习反馈和总结分析,哪些观点比较新颖,哪些我不太认同有争议,讲师说的是否都能执行下去,是否浪费人力物力、劳民伤财。有些内容我应该日后验证一下是否真的有效,听了今天的讲课我应该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此态度和精心,岂能不水滴石穿?所以说培训和学习是销售人员提高的手段和资源,是销售人员成长和提升之阶梯中的零部件,但是只有靠总结的能力才能将其组合成实用的攀登高处的梯子。
   
    5.换位总结。
   
    这是一种新的思考和总结的方式,避免思考者陷入自我迷恋和盲从之中而找不到方向。总结他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结他人工作的过程和过程之后的结果。这样参照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更有可比性,共性也更容易提炼,从而使好的、成功的经验得到发扬,差的、失败的教训作为前车之鉴,照亮成功之路和两侧的陷阱深沟。比如思考我的上司有什么特点,凭什么提拔这么快?哦!做事认真,善于分析总结,对表单体系有研究。好了,我可以借鉴,就从基本的表单做起,先填好它,发现不足再想办法制订新的。那么我敢肯定地告诉你,有这种思考和总结方式的人日后都能成为经理。
   
    最后应该提醒大家不要忽略一个细节,所有总结的点点滴滴和细节内容,哪怕是读书的心得,都要形成文字记载,以备日后更深层次地总结和归纳,也为了给自己留下更深的记忆和印象。时常将总结的内容进行对照,对其质量优劣进行二次总结乃至多次提炼。
 
    任何一个管理者,可大致分为两类,认真做事的和不认真做事的,认真做事的又分为用脑做事的和机械工作的,用脑做事的又分为善于总结的和一味向前看的,所以事情的结果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前者的成功和后者的失败!
 

[NextPage]

    九:战略高瞻,注重实效,讲究战术,保存实力。
 
    在毛泽东的革命和管理思维当中,没有更多的形式主义,花拳绣腿和八股风气是他一直极力批判的对象。他注重任何工作和事业的实效,不慕虚荣,注重长远,不计眼前得失,同时在战斗和项目运筹当中,他注重战术的灵活应用,因地制宜,举一反三,达到了很多同仁初始不敢恭维却对结果投地咋舌的境界,所以毛成了伟人,一起创业的他人成就远远不及其影响。在战术的运用上,毛善于保存自己的实力,不做无畏的牺牲,不逞匹夫之勇,所以在革命残酷的白色低谷、反围剿的腹背受敌等等绝难之际,中国革命力量能在毛泽东的理论支撑下渡过难关,走向胜利。从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著名的“十六字诀”我们可以充分的看出毛泽东的机动灵活注重实效的战术思想。
 
    这些四海皆准的思想和实践对我们当前的企业管理工作大有裨益。如今很多企业的宣传推广、市场竞争手段力求刁钻、吊诡、怪异,甚至苛求眼球效应和鱼死网破,根本背离了品牌的建设初衷,在广大消费者心中可能也就是昙花一现,沦为谈资罢了。更有甚者,企业进行布置、花费不菲的宣传推广竟然以裸体文化、挖民族痛楚为噱头,变成了庸俗低劣的代言人。有的企业面对竞争对手的促销战、价格战、广告战、渠道战,也针锋相对、针尖麦芒的予以直面反击,其勇气可嘉,但结局是不是两败俱伤就是实力不足就地悲壮阵亡,可惜之至令人惋惜。这些企业的领导如果能读读毛选看看中国革命历史,也许就会多了些思考的理性,少了些盲动的鲁莽。
 
    在这方面我们注意到了有了现代企业充分利用的经典案例,娃哈哈是最为成功的一个。
 
    娃哈哈通过其独特的渠道策略,在中国乡镇和农村二三线市场稳步扎根,占领了中国12%的可乐市场份额,05年娃哈哈140亿的营业额,和其农村战略不无关系。据说,在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交界的地方,都能买到非常可乐,但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却不见踪影,这其实就是非常可乐的渠道策略的结晶。娃哈哈选择先通路后品牌、先农村后城市的策略,是在和国际大公司大品牌的竞争中“炼”出来的,谁都知道城市的钱比农村的钱好挣,好挣又怎么样?人家有多少个亿投资等着收取回报呢?可口可乐的“文化”是一百年做出来的。娃哈哈只有十几年历史。在过去,企业的首要使命是生存权,有了生存权才有发展权。
 
    很多人认为,中国有开发价值的市场惟有上海、北京、广州等十来个中心都市,这些城市中仅一个地方的人口数已超过某些欧洲小国了。而娃哈哈则认为,就饮料食品、家用电器等大众消费品而言,中国市场的“肉”在城镇和农村,而“骨头”则是那几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前者为主战型市场,后者为窗口型市场。因此,娃哈哈一直执著地转战在特大城市之外的广阔市场,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其实,在过去的10年里,在中国市场上创造了市场奇迹的企业,如海尔、TCL、步步高、三株及巨人等,无一不是“吃肉高手”。宝洁公司60%以上的销售额来自城镇等二、三级市场。台湾的康师傅之所以比实力超过它数10倍的统一集团在大陆市场上领先一筹,也在于它更早把营销中心向城镇下移。而靠啃“骨头”做大的企业则寥若晨星。
 
    娃哈哈的先通路后品牌、先农村后城市的策略,在和国际大品牌的竞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这种“联销体”的销售网络,是基于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与国际营销理念相结合的一种营销模式,在市场竞争中还是游刃有余的。
 
    娃哈哈走的是大众化品牌道路,可以说在二、三级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娃哈哈这个品牌绝对树起来了,甚至可以说是一统天下。众所周知,娃哈哈于1998年推出非常可乐挑战可口可乐获得巨大成功,就是完全运用了农村战略。从战略上说,非常可乐走的是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
 
    如果跟两乐硬碰硬的话,我认为成功的机会就比较少,因为他们在对手没有重视的地方站稳了脚跟,并能以此为根据地以战养战,达到了星星之火燎原的良好效果。一开始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认为娃哈哈对它丝毫没有影响,后来它逐步发现我们对它是有威胁的,这时娃哈哈已做到了60多万吨,也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了。
 
    关于城市和农村的话题,实际早在上个世纪的二十、三十年代,毛泽东就曾经与他在党内的反对者有过诸多博奕。上个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社会情况能不能同现在的中国市场情况等同?这实际上应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宗庆后认为,强势品牌下的中高端产品,如名牌服装、化妆品,它的消费群就在城市,你去农村打也没有用。但是像日用消费品,比如说日化、牛奶、饮料、家电产品,在农村、城镇和城市都有市场,农村、城镇的市场比大城市还要大得多。而且这里所指农村、城镇市场,包括中国广大的农村、众多的中小城市以及城乡结合部。从另一方面说,西方国家都是完成了城市化的发达国家,消费者集中、城市消费特征明显,所以西方跨国公司一百年来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品牌营销策略,所以它们进入中国市场后,一上来就占据城市市场。同时,它们在中国城市市场的市场运作,是其全球化运作的一部分,有着国际化的大背景,无论从资金、技术还是观念上,它们都比中国企业先进。中国企业的生存权,尤其快速消费品领域,走农村路线是获得生存权最有效的方法。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他肯定不懂中国市场,因为娃哈哈的成功、纳爱斯在洗衣粉领域的成功,海尔早期在家电领域的成功,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宗庆后已经感觉到,娃哈哈在其十几年的发展之后已经积蓄了一定的能量。这个能量包括娃哈哈品牌的能量、营销的能量和人才的能量。同当年的太阳神、三株、巨人相比,娃哈哈的基本功无疑比它们扎实多了,这也是娃哈哈今天在吃肉之后开始啃骨头的资本,向城市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可能越向上走越难,但无限风光先险峰的感觉是哪个企业和企业家都为之神往的。
 
    回过头来我们看姜汝祥博士所说的娃哈哈做的是没“文化”的产品这个问题,如果与宗庆后的“先吃肉后啃骨头”的理论联系起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娃哈哈的战略思路:先通路后品牌、先农村后城市,先把企业做起来,这是“先吃肉和后啃骨头”的第一个层面;在做出来产品和利润之后,再找到对手的主力进行阵地战和攻坚战,这是第二个层面;在进行阵地战和攻坚战的同时,开始进行品牌的核心价值的深化和打造,从“没文化”变成“有文化”,这是第三个层面。这是一个自下而上、从外向里的一个发展过程,当外层的东西越来越被剥掉,里面的“核”就越来越快地露出来了。
 
    这是宗庆后关于娃哈哈的最核心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与毛氏的革命思想何其相似,让我们祝愿他成功吧。

[NextPage]

 
    十:善于借势,道义高地,四两千斤,稳渡危机。
  
    在中国革命的历程和实践中,不乏许多睿智的大手笔可圈可点,所以有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理论精华和蒋介石蜗居台湾的战后总结的失误之篇。因为国共合作破裂,导致兵戈相向,这时日本人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审时度势,迅作决断:呼吁结束内战,一致对外,对民族道义和自身实力来讲,都是绝顶的大智慧,占据高屋建瓴的道义高地。反观蒋介石一意孤行推行内战,其“攘外必先安内”的绥靖政策激起了全民族的愤慨也包括他的同仁,因此有了西安事变改变中国的格局,尽管西安事变的内因在中国共产党。
 
     纵观整个中国革命史,毛泽东的宣传策略都能看出这是静心整合的系统,不是一招一式的散打套路。从革命初期对宣传工具的重视,到充分的利用左翼媒体,建立社会有利于自己成长的舆论阵地,从而使自身建立了雄厚的民意基础,得以在农村的根据地生根发芽和壮大,使得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好似陷入了全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从日常的舆论建设到突发事件的处理都能看出中国革命家在媒体上的操作手法的娴熟,更多时候能扭转事态的发展或延缓恶化,如西安事变的声明、皖南事变周恩来的题词、重庆谈判的有效宣传等等都有效的占据了舆论阵地的高地,优势明显。这些四两拨千斤的大智慧对中国革命的成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些宣传思想对我们企业如今进行政府公关策略、媒体宣传策略、危机事态的攻关等等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抛弃企业的诚信和产品质量问题不说,因为犯错误可以改正,但危机处理不好就会没有了机会。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处理手法稚嫩,手段单一,因为我重点放在危机事件的启迪和借鉴意义上。
 
    时下,企业最敏感或者说最活跃的一个词就是“危机管理”了,企业往往象一个普通公民品评突发疾病的人一样议论那些深陷危机事件的企业,并言之切切的议论问题的根源,不注意公关或是反映迟钝等等。例如哈根达斯被曝光在不符合卫生条件的民宅里做世界上档次最高的冰淇淋以供深圳的白领享用,据说加工车间紧挨卫生间;和路雪的可爱多冰淇淋吃出玻璃片拒绝道歉等等,这些案例分析起来并不可笑,很多企业的危机管理实质上都是问题管理,出了问题临时成立公关小组,紧急应对社会和媒体等等,而平时只是将危机管理的职能归口到一个部门,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准备不足,以至于出现突发事件应对举措迟缓,错过了处理危机事件的最佳时间,最终使事态趋于恶化,给企业造成致命的硬伤害,这是所有在管理上很难完美无疵的企业出了问题之后必然的结局。
 
     多年的管理实战阅历,使我目睹了很多的企业触雷崩溃乃至重伤的事件,回想起来触目惊心。如几年前三株的中毒事件,秦池的勾兑风波,冠生园的陈馅灾难;近期的如雀巢的3+奶粉碘超标,光明的过期奶事件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暴露了企业的危机管理意识淡薄,远没有达到象海尔提倡的“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小天鹅的“末日管理”等等面对市场先知先觉的敏感意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对企业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一旦危机发生处理不慎,就会全盘皆输,甚至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我提倡企业将危机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战略当中去,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危机的体系,未雨绸缪运筹帷幄,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之需要。
 
    探讨危机事件的管理,有必要追根溯源,找到事物发展的根源和起因,这样我们管理者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企业管理的无序,组织结构的松散、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不畅,有推诿扯皮现象、研发和品控的职能发挥不健全,主动性差、企业对科技和产品升级重视和投入程度不够、对个别职能部门的懈怠和过场产生麻痹,跟不上社会进步的步伐等等原因都是企业危机出现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企业要树立长远的安全意识,不要为眼前的利益所迷惑,道德上的欺诈对消费者的伤害最难医治的。很多企业面对危机事件的处理时,道歉和解释工作做的还算到位,就是涉及不菲利益的时候,比如1亿的货物退换问题等等,往往逃避,先前认错的态度又被沉默和狡辩所代替,当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热情被媒体的炒作得慷慨激昂后,最终大都是企业屈服,消费者对企业的信心更加下降。因此这类企业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看问题,高瞻远瞩,更不要做一些因为产品过期有损失就废物利用,考验一下消费者的人体免疫力,这些道德诚信有问题的企业极易象冠生园一样,迅速土崩瓦解,说起来是企业自己将企业从“摇篮送到坟墓的”。
 
    加强企业管理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效率,减少内耗,关于企业管理的书籍更是汗牛充栋了,但我们今天就事论事,因为我们关注的是危机管理。由于危机往往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因此我们更有必要探寻和挖掘危机管理的规律和章法,以使企业在危机管理的时候能真正做到稳操胜券,柔韧有余。
 
    管理危机要有机制保证,有明确的组织和预警体系,并建立管理危机的矩阵分析和的主体工程:当危机到来时,合理布局,沉着应对,控制危机的发展态势,有的放矢;充分利用媒体和政府的一切资源,力求危机早日收官结束,同时作好危机管理工作的良性延伸:纠正错误,弥补损失,恢复形象,用正面形象去引导和涵盖其过失,充分利用媒体和社会力量,强化自己充满爱心,注重社会责任感,乐于回报社会的正面形象,是医治受损的企业形象,恢复消费者信心和购买指数的最佳途径。比如赞助希望工程,接济下岗职工,建立专项的援助基金等等,比单纯的产品促销来的更有效,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危机,只要开始是以负面的场景拉开序幕的,一般来说都应该尽早的让他结束,对企业来讲都是恶梦。除非企业的公关手段及其高明,将媒体或是消费者的反应引导到一个对企业非常有利的环境氛围中,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和知名度,也有利于培养忠诚消费者。否则一定要见好就收,抑或是无力扭转乾坤,早日让时间去慢慢的消化事件的不良反应和负面影响,对企业来讲关注的人少了,慢慢淡化了,危机留下的对企业的伤痕才会慢慢的进入缓慢的疗养过程,可悲的是很多企业在也没有站起来。让消费者尽早的理解,让媒体尽可能的站到企业的立场,减少负面报道,让职能部门也不在一些失误上过度纠缠,这些都是处理危机时必须遵守的一些准则,这样这场危机才算基本结束,不管圆满也好,漏洞百出也好,尽早结束都是最聪明的做法。
 
     在现代的商业活动中,危机就像电脑病毒一样,种类繁多,防不胜防。每一次危机既包含了导致失败的根源,又蕴藏着成功的种子。善于发现、精心培育,进而收获潜在的成功机会,让危机转化为商机,这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而错误地估计形势,并令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危机管理的典型特征。就象逃学的孩子受到老师责罚,同学质疑,潜意识里已悄然将其定位为坏学生的时候,学生除了改正错误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些好同学才做到的事情,比如助人为乐,考出好成绩等等。企业通过公关活动,
 
     危机总是突如其来,所以才取名危机,危机到来时应该如何应对?很多人平实探讨起来总是滔滔不绝,到企业来临的时候智慧的大脑就成了摆设。光明的高层在雀巢备受煎熬的时候,就和咨询公司探讨企业的危机管理问题,可没过几天自己也掉了进去了。所以危机有时防不胜防,因为企业的管理总是有瑕疵的。所以探讨危机来临如何应对和如何避免危机一样重要。我总结了业内一些专家的看法并阐述一些自己的意见,提醒企业主义这四个第一:
 
 

[NextPage]

   1. 首先第一时间组建危机处理小组,指定责任人,对新闻媒体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与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取得联系,进行良性沟通,不可被动承受,消极对待;
 
    2. 在选定发言人的时候,第一个人选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层次太低会显得企业诚意不足,有消极和蔑视的嫌疑;如果层次抬高,则回旋余地太小,容易陷入被动。例如这次光明牛奶出现质量曝光后,企业吸取了雀巢反应迟缓导致事态严重的教训,第一时间将企业总裁抬出对媒体发表意见,导致今后只能任之媒体的炒作和分析,没有了充足的回旋余地。
 
    3. 在企业阐述自己观点或是解释事情原委乃至向消费者道歉的时候,第一句话显得十分重要,是先道歉还是先解释,是先硬后软,还是先软后硬,还是柔中有刚,还是态度真诚平和,都会给媒体和消费者很深的印象。消费者和媒体都会对犯错的企业给以很刻薄的态度,所以面对真正质量事故和品质事件态度最好真诚一些;如果是媒体恶意炒作而且于事实有出入的,则要看企业的战略和战术的安排了,处理的方式不同结果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
 
    4. 在充分表达企业对危机事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后,企业同时或随后跟谁的第一个行动十分重要,对重要的受害者的补偿或弥补,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方式是回收退货还是等值换货等等都会对事件如何结局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雀巢的碘超标事件的恶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雀巢在不合格产品的处理上缺少变通,注重眼前利益,不考虑消费者的心理感受,一个多亿的产品最后还是损失了,但随之而来的是品牌的负面伤害可能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可谓得不偿失。
 
    想要探讨企业如何避免危机,要阐述的理论太多,企业要做的事情也太多了。但平时加强企业的管理,建立企业的危机预警体系,做到管理危机的主动性,这样危机来临的时候,平时的有备无患才变的更加有效,才不至于一失足成千古恨。
 
     十一:注重团队,组建核心,群众路线,以战养战。
    
     毛泽东之所以在革命初期一直坚持建立自己的武装和队伍,很可能是看到近代历史革命不彻底的缘故吧!虽然在国共合作事情,这个想法有过动摇,但共产党迅速觉醒了。没有自己独立的武装组织,革命是不能成功的。孙中山人生走了八成的弯路,等到觉醒时却因为生命终结拱手把基业让给了善于经营的老蒋。所以我们看到共产党无论面临什么艰难处境在这点上都没有动摇过,他们可以吃穿不象吃穿,但不能没有自己的队伍。
    
     同时我们看到毛泽东善于做农民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在以农村根基建立了广泛的根据地,与敌人展开了不对称的战争,以战养战,注重保存实力,注重战术,这些都是毛系统的革命理论的充分运用,从而真正的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目前很多企业还在推崇企业英雄时代,大力树立榜样的力量,这些无可厚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需要团队的力量来生存发展和壮大。因为这和革命时期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一个道理的。象很多欧美的企业很不喜欢个人主义的员工本身就是对团队重视的真切写照,也值得正在发展中的我们企业借鉴。
 
     十二:乐于亲民,人心所向,得道多助。
 
    在亲民这个话题上,如今很多人都对现任政府感觉良好,特别是胡温两位领导的表现。在这方面毛泽东同样是一个成功的表率。有媒体称毛泽东发自内心地热爱农民——这点我们赞不去考证。但是,他在推进事业和个人发展过程中,从思想理念、工作方法到工作的目标,都体现出他的亲民思想,这点是勿庸置疑的。打个比方说:在思想观念上倡导“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方针;在工作方法方面,在社会的底层做深入的调研。连自己的写作文风,都要尊重没有文化的人所能够接受的阅读习惯来写作;在工作目标的确立上,那就更不用说了。蒋介石蓄意要把“民国”曲解为“党国”,毛则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不动摇。这种话听起来可能会抽象,但是仔细品味可以发现不少奥妙。
 
    不少人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组织理解为简单的利益关系,其实,什么时候都存在利益关系的。就是在毛时代同样存在这种利益关系,但是毛绝对不会简单地把社会激励理解为利益驱动。可见,在亲民方面,毛是知道的,我们很多人并不知道。毛泽东所能够给予国民的物质利益比起现在来说,总体上是要少的,但是,不影响他的亲民形象。治大国如烹小鲜,亲民与否不能用数量衡量,为给予多少是亲民,给予多少就不亲民,在于你所有的思想、观念、处事的行为,在于你公司营造的文化。而且,一个管理人的亲民形象是大大小小的所有一切综合决定的,可能你亲民10次,会因为一次不亲民导致亲民形象前功尽弃。
 
    平心而论,在当今市场需求饱和、利润空间不断萎缩的条件下,我们不少企业是在惨淡经营,实在拿不出太多的钱来“亲民”。那么,是不是简单用一句心有余而力不足可以敷衍了呢? 很多企业也没有花费太多的代价就有口皆碑,深受百姓爱戴,这里面还是有很多学问的。作为企业应该从自身利益角度和回报社会的角度建立自己的爱心亲民工程,切实做些具体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事情,体现爱心和道德事情,与人们和社会融合在一起,那么亲民的好处企业慢慢会得到的。比尔.盖茨真的是爱心那么深厚吗?他那个庞大的代表着资源和财富的帝国垄断着IT领域软件的事实,常常连美国自己有时都看不惯,为何新闻媒体就炒作不起来?为何没有成为盖茨的企业危机呢?很可能就是因为看起来盖茨是个慈善家,热心于公益事业,他的财富某种程度就成了取之于民的广义税收象征了,因此他有了广大的民意基础,所以人们总是看到媒体报道他低调、淡于金钱,但我们细心的人还是会注意到胡锦涛参观的盖茨豪宅了,其奢华程度是世间仅有的,从这些我们能看到盖茨的亲民思想和善于经营的智慧,无论是他的事业、豪宅还是他的社会贡献,都证明他是非常成功的优秀的伟人。
 
    十三:做事彻底、不为强权,蔑视压力。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毛泽东的诗句了。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做事的彻底性和不妥协性,与明代自成是有着本职区别的。虽然后来因为抗美援朝等原因,中国囿制于自身实力没有最终完成统一大业,但毛做事的干净利落的作风还是让我们为之钦佩。
 
    在面对压力和强权面前,毛显示出了伟人高度的承压力和个人魅力。面对以苏联赫鲁晓夫为代表的领导的压制和霸道,毛表现出了为国家独立而不卑不亢的精神,拿出了中国人的骨气,决不向反动势力低头,决不出卖自己和民族的尊严,这点在中国人民看来是民族永远受之不尽的财富。
 
    这些都是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魅力,企业核心领导如果有魄力、有能力、有毅力,那么企业没有理由不壮大辉煌。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一个伟大丰碑,他是很多先进、优秀的精髓的代表,他的身上有着我们很多亟需借鉴的精华。现代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今天,企业如果更多的去领悟毛的思想、毛的实践、毛的理论并能为之参透彻悟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之中,那么我想企业的发展也可能象革命后的新中国一样,越来越兴旺发达。时下我们注意到了很多外企、民企的高级管理者在研究毛泽东的思想和著作,上海还出现了一个毛氏派别的咨询专家,这些都是积极的现象,未来可能会如雨后春笋,迅猛成长起来,我们翘首以待,如果这篇文章能为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则笔者深感荣幸之至。

    冯启,职业经理人,知名培训讲师,globrand(全球品牌网)专栏作家,《销售与市场》专栏作家以及编辑部特约顾问,曾在百事、完达山等知名企业任职。现任某中外合资企业营销总监,并兼任多家企业营销顾问,对营销渠道的设置、驻外机构的组建和管理、经销商的管理、表单体系的建立和核检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研究,并具有很丰富的培训经验。电话:13895729906,E-mail:fq3686@yahoo.com.cnfq368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