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文瑞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培根有句尽人皆知的名言:“读史使人明智。”毛泽东当年也有一句广泛传达的最高指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然而,怎么读史?如何吸取历史经验?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历史是常读常新的。作为管理者,读点历史,举一反三,可以增长不少智慧。 1894年的甲午海战,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堂堂大清帝国,竟然被日本击败。在这以前,大清朝野上下,都不怎么看好日本。从唐代以来,日本就是中国的学生,寓居海岛,动辄被人称为“蕞尔小国”。谁也没想到,中国在甲午年间竟然败得那么惨。痛定思痛,中国开始寻找振兴之路。这是后话。但是,中国为什么会有甲午之败?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解答。反思这一失败教训,有着特殊的借鉴意义。
甲午战败的原因是复杂的,本文只谈其中一点,就是关于北洋水师的建设战略问题。在战争爆发前,中日双方的海军建设战略是不同的。中国的北洋水师,走的是模仿西方的“巨舰重炮”路子,主力舰定远号和镇远号,排水量为7335吨,配备4门305毫米主炮,2门150毫米副炮,3具鱼雷发射架,主装甲厚达300多毫米,只是速度比不上日本。而日本的最大舰只(如旗舰吉野号)不过是5000吨级的,为了提高速度,日本人牺牲了装甲厚度,主炮是120~150毫米速射炮,但航速比北洋舰只快三分之一。显然,中国与日本的这场较量,是一场机动型海军和威力型海军的较量。较量的结果,是中国败北。于是,就有这样一种观点,在海军建设中,必须重视速度和机动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但是,如果进行比较深入的考察,不是简单地人云亦云,就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甲午海战中国失败,是不是败在海军建设的战略失误上?历史不容假设,但如果中国也走建设快速舰队的路子,难道就能打得赢?这个假设不是凭空提出的,按常理,甲午海战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规模海战,中国的失败以及日本的获胜,必然会引起其他国家尤其是海洋大国的重视,为自己的海军建设提供参考。但我们看到的,以英国为代表的各个海洋大国依然走的是“巨舰重炮”道路。战胜国日本的所谓“经验”,并不被其他国家认可。
实际上,稍微了解一点甲午海战的战果情况,就不难得出答案。在双方的炮战中,定远和镇远的主炮发射了197发炮弹,其中10发命中,其他副炮发射了482发炮弹,其中58发命中。而日本舰队的速射炮发射数量远远大于北洋水师,定远号中弹达159发,镇远号中弹更多,达220发。但是,如冰雹般砸到北洋水师舰只上的日本炮弹,未能构成致命威胁,定远和镇远上的弹坑犹如蜂巢,却无一能够穿透装甲,炮塔也没有发生任何故障。显然,日本的速射炮,在战略上不成功的。而北洋的主炮,只要能够命中,立即就能对日本舰只造成致命创伤。正因为如此,英国的海军专家,在战后上交给英国政府的考察报告中,对日本的海军建设战略颇有微词,而对北洋水师的巨舰重炮战略予以高度肯定。
在今天看来,北洋之败,不是败在海军的建设战略上,而是在具体的作战指挥、士兵士气、平日训练等问题上。在战术方面,北洋水师在主战派的压力下,放弃以逸待劳的静候策略,主动出海寻求战机,实乃扬短避长,以自己机动性不足的劣势去碰撞日本舰队的快速优势。第一轮舰炮齐射,定远号竟然震断了舰桥,把司令官丁汝昌摔成重伤,简直就是海战史上的奇闻。北洋主炮的命中率,还比不上日本的速射炮,这就如同狙击步枪的命中率比不上冲锋枪的道理一样。这样的作战水平,焉能不败!不能把失败的责任推到舰船性能上。
甲午海战的失败,确实值得总结。但是,如果把原因找错了,就有可能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偏失更大。从当时和后人的总结来看,北洋的“巨舰重炮”建设战略,并无大错,甚至还在海战中体现了失败中的“成功”之处。当时世界各国的海军,也正是通过对甲午海战的总结,坚定了他们的海军大吨位战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随着海军航空兵和航空母舰的出现,“巨舰重炮”战略才让位于机动制空战略。
在现实的管理中,谁也不可能是常胜将军。失败在所难免。现在,管理学界不仅注意总结成功性的经验,而且已经开始关注失败的启示。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复杂的,失败的举措不见得全是教训,如何看待失败中的“成功”,对管理者来说是一个考验。例如,有的企业,在急剧扩张中失败了,但是,当时设计企业扩张的思路和方案,其中往往有一些“闪光点”。我们不能因为扩张的失败,就把这些“闪光点”也全部否定。优秀的管理者,必须锻炼自己从失败中观察到“成功”的能力,从而形成自己敏锐的判断力。
同样的道理,即使取得了成功的管理举措,其中也可能有蹩脚的漏洞。如果因为取得了成功就不重视其中的教训,就有可能用成功来遮蔽错失,甚至把错失当致胜法宝。久而久之,难免就会撞上南墙。我们在以往的经营和建设中,确实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例如,曾经风靡一时的“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三边政策”,在应急状态下不失为一种策略,但取得了成功后的普遍推广,结果是灾难性的。有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某个十分糟糕的策略或方案,有时也能取得成功。然而,如果看不到这种成功中隐含的“失败”,管理者就可能迷失方向。
对甲午海战的学术性总结是历史学的任务。但对于管理者来说,其中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从失败中观察成功,从成功中看出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