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品牌国际化:换标更要换思路
作者: 转贴自:北京晨报 点击数:1379
新闻背景:2006年对于中国家电企业来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创维、长虹、科龙、华帝集体“换标”,这折射出全行业正在面临一场战略转型。
对此,创维集团新闻发言人沈健表示,随着公司产业结构的变化及海外业务的发展,原先的品牌标志存在图案复杂、颜色过多、应用难度大等问题。新的商标适应了“应用简单、感知亲和、以文字标志为主”的世界品牌发展潮流。
记者了解到,三星、LG、索尼等国际知名大品牌的VI(企业视觉设计)调整,也都是随着市场的发展不断演变和创新的。标准只有越简单,执行才越准确。业内人士认为,家电企业纷纷采取新的品牌策略,核心都是为了树立更加国际化的品牌形象,为进一步抢滩海外市场奠定基础。
专家分析:对于家电企业的集体“换标”,家电专家刘步尘分析,前几年“言必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今年(06年)进入了“关键点”,即如何实现国内企业向国际企业转型,尽管国内家电企业一直在高喊“国际化”,但其品牌影响力和销售仍旧在国内,并没有真正占领过国际市场,那么此次“换标”并不是简单的“改头换面”,而是改变过去的思维方法和品牌形象,建立以国际为主导的市场战略,赋予品牌国际化的含义。
刘步尘认为,国际市场是产品竞争性市场,国内市场则是价格竞争性的市场。而过去的几年,国内家电企业没有技术优势,一直以国内市场的操作思路来进入国际市场,跳不出价格战的怪圈,仅仅是靠低价来进入国外市场,因此近几年无论是电视机产品还是空调产品不断遭受到反倾销诉讼。
事实上,国内家电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一直不是非常顺利,真正的国际化并不仅仅是把产品卖到国外市场,而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其中技术储备一直是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一个瓶颈。
成功案例:韩国企业三星可以作为一个国际化企业的成功案例,支撑三星成为一个扩张机器和利润机器的根本,正是它对技术研发的高投入。2004年,三星的研发投入占到总体收入的8.3%,相当于46亿美元,它目前11.36万员工中,有近27000人都是研发人员,包括2400名博士和8600名硕士,分布在全球的17个研发中心。2005年研发投入为70亿美元。 而国内家电企业的研发投入在总体收入中的占比竟然不到2%。
此外,国内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的功利化也导致了目前的瓶颈,大多企业将目光集中在了短期的市场份额,从而忽视了品牌建设和产品的品质,而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更在乎的是产品品质,而不是产品价格。
相关链接:家电品牌集体“变脸”
家电企业的换标行动相继展开。早在四五年前,海信、美的、格力已经完成了企业CI系统的更新;而去年,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海尔集团也发布了其新的品牌标志。 但真正迎来家电企业换标高峰的是2006年,四川长虹率先高调发布了全新品牌形象,本周,以蓝色为基调的创维新品牌标志也正式亮相,不仅如此,美的、科龙、华帝也均有计划于近期发布自己的新品牌标志……由此,声势浩大的2006家电企业换标工程也宣告全面展开。就在上周,创维成立了换标工作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换标计划,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将创维在全国主要的生产基地、产品包装、广告牌等标志更换完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