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虚拟人才制:人才使用新模式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虚拟人才制:人才使用新模式

作者:     转贴自:红网    点击数:1161


   报载,人事部负责人日前表示,我国将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和所有制限制,疏通各类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推动人才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相互贯通,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人才市场。

  事实上,在人才流动问题上,近年来,中央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之后,国家又决定清除在人才流动问题上的“六大限制”。尽管如此,可以肯定的是,在人才匮乏的老、少、边、穷地区,在最需要人才的中西部,短期内人才蜂涌而至的“洼地”效应恐怕还难于形成。

  欠发达地区经济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不可能等到万事俱备之时。鉴于此,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更新人才使用观念显得尤为重要。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对科技一旦产生需求,将比十所大学更有力地推动科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才使用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级人才的“跨地区、跨国界”使用已经成为可能。于是,一种崭新的人才使用新模式——“虚拟人才制”,在此背景之下,在互联网的催生下,借鉴美国戴尔公司的成功经验,首先在经济发展较快、技术力量薄弱的中小企业中产生了。

  “虚拟人才制”以“虚拟科研所”为载体。“虚拟科研所”的运行机制是一种“双赢”的机制。核心企业以至少一种吸引力(如较强的资金实力、产品开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知名品牌等)吸引非核心企业(科研院所)加盟,通过组织“虚拟科研所”,核心企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投入迅速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科研单位或个人以某种优势资源(或核心技术)的拥有者的身份加盟,通过参与项目合作、技术开发从中受益。

  “虚拟科研所”主要的运作方式是:技术咨询、委托设计、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在技术合作中,核心企业提供项目、资金,有条件的还派技术人员参与,企业成了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孵化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主体;“虚拟科研所”采取招标承包的方式,定人员、定时间、定奖励,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一旦目标实现,成员各奔东西。

  “虚拟科研所”完全不受发起企业地理位置,机构人员编制的影响,加盟成员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以“客坐教授”、“访问学者”或者干脆通过互联网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参与。依靠“战”时聚,不战时“散”的灵活机制,“虚拟科研所”打造出完全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科研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成为“虚拟科研所”人才模式的显著特点之一。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拥有某种竞争优势的时间在迅速地缩短,为保持这种优势,“虚拟科研所”需不断地创新,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增减)虚拟组织的成员等。因此“虚拟科研所”更像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虚拟科研所”这种全新的创新模式,对中小企业尤其对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有人说,中小企业面对跨国公司、大型企业,最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平等竞争的机会,而“虚拟科研所”,至少在技术创新的层面上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机会。改革开放二十年,聪明的深圳人抓住了每一次“稍纵即逝”的机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深圳人及早从“创新能力,先天不足”中惊醒,投资6800万元,建设了“虚拟大学园”。如今,“虚拟大学园”,已经成为深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可以说,深圳人又一次抓住了网络赋予他们的机会。

  秦皇岛海湾公司要开发一种地源热泵空调,公司启动了“虚拟科研所”机制。很快,清华大学、北京建筑研究院、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等汇集在了一起。靠这种“战”时聚,不“战”时散的机制,秦皇岛海湾公司,开发了十几个市场畅销的产品,坐稳了国内消防电子行业的头把交椅,而参与智能火灾探测器的研发人员,则拿到了35万元的奖励。

  承担内蒙古金河集团“金霉素发酵优化项目”的华东理工大学、发酵专家张嗣良教授,只到过内蒙古金河集团一次,所有的发酵参数,都是金河集团每天二到三次通过软件包传输到上海国家生化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的。张嗣良教授和他的实验室通过网络遥控技术实现了对远在三千里之外的金河集团的实时控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包括老少边穷地区在内的不少地方,兴办了各种类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几年的运作,人们逐渐发现:在远离大学、研究院的地方兴办开发区、工业小区,遇到的首要的难题就是“项目难选,人才难引、缺乏后续创新能力”,而“虚拟科研所”全新的创新理念、灵活的借脑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才模式,毫无疑问将为开发区、中小企业解决信息闭塞、人才匮乏等诸多难题提供一个机会。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