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爱好“板”出大生意
作者: 转贴自:新闻晨报 点击数:1587
“我从小就喜欢玩滑板,后来看到五一广场玩滑板的人越来愈多,而长沙当时没有一家专门为这群年轻人服务的店子,所以就萌发了开店的念头。”在长沙市袁家岭一家滑板小店里,25岁的店主陈琛摆弄着一块滑板拍照时告诉记者,“这是我要传到网站上做广告用的。”
滑板,网络,运动,青春,时尚。当这一切在五一广场、贺龙体育场、沿江风光带和各大学校园里“酷”起来的时候,一块新的市场蛋糕正慢慢被“烤”熟,而陈琛就是长沙第一个分这块蛋糕的人。在父母的帮助下,陈琛去年10月份一次性投资15万元开了这家45平米的滑板店。“除了滑板及配件外,我还同时经营板服、板鞋和板包等相关产品。”滑板玩家喜欢在所有的相关产品前加上一个“板”字,衣服是板服,鞋是板鞋,背包是板包……如今,他的月销售额也已经“板”过了20000元。
玩家中没有不认识我的
“目前长沙正在玩滑板的有近200人,其中经常玩的只有100多人,这100多人中没有一个不认识我的”。陈琛得意的是他的顾客群相对稳定,而滑板及其配件“是消耗品”,隔段时间就必须换。
除了独此一家的便利因素外,陈琛之所以能稳住这群年轻的中学生和大学生玩家,还因为他更深刻地把握住了“时尚化就是品牌化”的道理。
“无论滑板,还是板服板鞋,店内绝大部分都是品牌货”,像Vans、Element、Flip、Stussy、Zoo York和社会等。陈琛不惜资本,定期从香港、美国和日本邮购大量的外文滑板杂志,“每到周末,他们就结伴过来,看杂志和碟片,边学习边做生意”,“只要是杂志上或者网络上有的品牌款式,就可以订货,我都能在信誉期内保证供货!”
市场细分做宽滑板生意
“一半对一半,除了滑板玩家之外,街客的生意我也慢慢做起来了。”陈琛称,像这类专业性的店子,“最主要的是要想办法打开过路客的市场”,因为玩家顾客一般不会跑掉,业务量也比较固定。
由于板服码子一般比较大、价格相对贵,而一般的顾客是拿服装专卖店的观念来看待板服,所以他就适当多进了一些与普通服装码子相当的板服,并开始经营部分价格相对低的国内品牌板服板鞋,平时还不厌其烦地向那些并不玩板的顾客介绍板服的品牌性和时尚性,终于“也出现了不玩板的回头客!”
而在考察过沿海地区的经验后,陈琛又决定视明年经营情况而定,择期在步行街再开一家新店,以期做“宽”生意,而让袁家岭的店更加专业地为滑板玩家服务。本报记者 汤宇兵
市场前景
“长沙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基本完成,玩滑板的道路设施已经相当好,玩家市场将会越来越大”。陈琛介绍,去年夏天以来,国际国内的大型滑板公司大部分都已来长沙开过表演推介会了,“大家都看中了长沙这个高消费的市场”。陈琛的切身感受是,仅仅今年一个暑假,他的顾客群就稳定地新增加了近40来名学生消费者,“过年前后新客将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