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联想:收购背后的故事

联想:收购背后的故事

作者:     转贴自:《人民日报》    点击数:1693


   2005年5月1日,伴随着联想提前完成对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的收购,一家PC年销售量1400万台、年销售收入约130亿美元的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企业———新联想正式诞生。至此,经过21年的发展,联想正式成为一家拥有1.9万多名员工、7大全球研发中心、4大PC生产基地、销售网络遍布160多个国家的国际化企业。

    不管人们对联想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评论,有一个判断毋庸置疑,那就是,国际化战略是国内企业做大做强难以回避的问题。而联想借收购IBM全球PC业务,迅速增强自身在品牌、渠道、技术等领域竞争力的尝试,也为国内企业解决国际化进程中普遍遭遇的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那么,收购国际品牌应做好哪些准备呢?联想在收购过程中展现的超前战略眼光、缜密的战术布置以及高效的执行能力,值得借鉴。

    战略层面

    要跳出画面看画

    如今,谈起联想对IBM全球PC业务的成功收购,业界普遍的评价是“蛇吞象”、“有魄力”、“太赚了”……但是,在收购动议首次提交联想董事会讨论的时候,包括柳传志在内的大多数成员,对此设想的可行性却持保留态度。

    的确,国际化是企业拓展市场空间的有效途径,但是,国际化同样有风险。“特别是收购像IBM全球PC业务这样的大动作,更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把问题想得透彻,才能让交易不偏离原先的指导思想。”柳传志解释说,在决定启动这项交易前,联想已进行了三年的多元化尝试,但效果并不太好。为此,联想对整体发展战略进行了复盘,选择了走“国际化、专注”的道路。IBM在这时进入联想的视野,从战略上看是入情入理的。

    那么,联想为何要收购IBM呢?柳传志认为,在制定重大战略之前,一定要先从远处,把自己的意图看清楚。因为很多事情,抓住细节之后,反而容易失去总体的指导思想。“我把它称作跳出画面看画,”柳传志说,收购IBM全球PC业务,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联想在满足股东利润持续增长的要求时,受到了限制,必须到一个更大的领域去寻找发展空间。在选择了“国际化、专注”的发展战略后,联想的发展需要品牌、市场、人才、技术……与IBM合作,到底能不能得到这些东西?有多少风险?要付出多少代价?这些宏观的、战略层面的东西必须要看清。

    比如,在风险控制方面,起初联想控股董事会存在疑虑,主要是对联想股份被摊薄后能否有足够的利润增长存在担心。柳传志说,诚如人们担心的那样,IBM单独做PC业务的时候,与戴尔比利润上并无优势,持续亏损。但经过深入调查后,联想发现,IBM全球PC业务的毛利率高达22%,高于联想14%的毛利率,更远远超出其他竞争对手10%左右的水平。之所以IBM没有利润,主要原因是IBM总部研发高投入的摊销。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后,不仅在产品线上双方互补性很强,而且在供应链上有很强的合同效应,能大大降低合作双方的采购成本。此外,通过发挥运营、新市场开拓、供应链整合等方面的规模效应,新联想将有充足的利润空间。

    柳传志认为,战略层面的问题还包括交易价格的底线、股权比例、未来的企业组织结构、董事会怎么构成、CEO怎么选取等等。当然,宏观问题看清楚以后,还要看在这个层次的问题上和对方能不能有共同语言,“要不然深入下去就不合适”。
   

    战术层面

    每个细节都要进行深入研究

    在战略层面的问题考虑清楚后,杨元庆和联想的高级管理层,在高盛、麦肯锡等顾问团队的支持下,用大部队集团作战的方式,对收购可能遇到的上千条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对其中核心的交易价格、偿付模式、专利、品牌使用等问题进行了耐心、深入的研究,制定了明确的谈判原则和战术。

    柳传志举例说,在收购价格的谈判上,联想非常强调火候的把握。当时,IBM一直有两个谈判伙伴,另一家是投资公司。这无疑增加了谈判的难度。为此,在价格等重要问题的火候上,联想宽松适度,既保证了自身利益,又避免谈崩后没有回旋余地。

    几乎与此同时,杨元庆开始“两条线作战”,在联想品牌、战略、市场推广等层面频频出手,为收购做好铺垫。2003年4月,联想推出新标识“Lenovo”,顺利完成英文品牌切换。2003年底,在正式决定与IBM就收购展开谈判的同时,杨元庆对外宣布了联想调整后的战略规划———专注核心业务和重点发展业务、建立更具客户导向的业务模式、提高企业运营效率。2004年3月,作为中国IT产业的领军企业,联想正式与国际奥委会签约,成为了奥运第六期的TOP合作伙伴。

    现在看来,进军TOP和携手IBM可谓互为补充的两步棋。联想中国首席运营官刘军介绍说,按照目前的规划,新联想将通过三个阶段过渡和整合。第一阶段从收购宣布之日起,新联想将着力兑现对客户、员工、股东的承诺,维护已有客户,保持产品领先性以及高效的业务运作,使用Think品牌,主动推广和提升公司品牌。第二阶段大体是18个月后,新联想将着力提升运营效率,提升Think品牌资产,并在世界各地推广Lenovo品牌,建设全球的创新和绩效文化,目标明确地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在这一阶段,恰逢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联想将借奥运TOP赞助商的机会在全球大力宣传Lenovo品牌。第三阶段,通过在选定市场的强势投入,扩大投资实现公司主动的盈利增长。

    在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就IBM全球PC业务达成协议之后,联想在融资方面也很快取得进展。2005年3月31日,联想宣布引入全球三大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GeneralAtlantic及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同意由这三大私人投资公司提供3.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根据协议,联想将向这三家私人投资公司共发行价值3.5亿美元的可换股优先股,以及可用作认购联想股份的非上市认股权证。这一成功的资本市场运作,为联想提前完成收购提供了资金保证。

    文化层面

    能否融合决定收购成败

    “在当初评估收购风险时,我自己认为有四方面:市场流失、员工流失、文化磨合和业务整合。”柳传志说,其中,文化磨合决定收购的成败,因而是他最为担心的。为此,新联想决定CEO由IBM方面担任。“本身是一个国际化的并购案,新公司市场资源主要在国际上,有几乎一半的外国员工,从IBM高级副总裁里面选择CEO和其他高管人员,有利于创建一种国际公司的氛围,维护现有IBM员工的稳定。”柳传志认为,只有当下至销售人员,上至最高管理层,在收购后依然维持不变的时候,客户才不会轻易流失。

    为此,在新联想的董事会的构成中,前IBM高级副总裁兼IBM个人系统部总经理史蒂夫·沃德被任命为联想首席执行官及董事会董事,IBM方面还委任罗伯特和周伟坤加入联想董事会担任观察员。在私人股权交易完成后,还将有三位来自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的代表加入董事会。在经营层面,来自IBM的高管人员也占到了一半。

    柳传志说,史蒂夫·沃德担任新联想CEO后,与杨元庆沟通非常好。他不仅有很强的进取心,而且经验很丰富,对发展战略、融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何解决等都有非常清楚的思路,他还非常乐于沟通。与此同时,经过4年多历练的杨元庆也更加成熟。在谈到合作中的文化融合时,杨元庆认为,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一要坦诚,二要尊重,三要妥协,本着以上原则,双方就容易沟通。

    还有一点让柳传志感到放心的是,在对业务进行梳理的时候,双方的语言非常相近,比如供应链怎么管理,研发怎么管理,研发和市场是什么关系,销售应该怎么做……虽然做的方式可能有不同,但是语言是相近的,一听就懂。柳传志说,当他了解到这些情况,“心里就松了一口气”。
 
联想大事记

    1984年: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带领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怀揣着20万元启动资金,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年轻的公司命名为“联想”。

    1987年联想成功推出联想式汉卡。

    1989年北京联想集团公司成立。

    1990年首台联想微机投放市场。

    1992年联想推出家用电脑概念,联想1+1家用电脑上市。

    1993年联想推出中国第一台“586”个人电脑。

    1994年联想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1995年联想推出第一台联想服务器。

    1996年联想首次位居国内市场占有率首位。

    1999年联想成为亚太市场顶级电脑商,在全国电子百强中名列第一。

    2001年杨元庆出任联想总裁兼CEO。

    2002年联想举办首次联想技术创新大会,推出“关联应用”技术战略。

    2002年联想“深腾1800”高性能计算机问世。这是中国运算速度最快的民用电脑,在全球前500名运算最快的电脑中名列第四十三位。

    2002年联想成立手机业务合资企业,进军手机业务。

    2003年联想宣布使用新标识“Lenovo”。

    2003年联想成功研发出“深腾6800”高性能计算机,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位居第十四位。

    2004年联想成为第一家中国企业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

    2004年联想与IBM达成协议,联想将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

    2005年5月1日,联想提前完成对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的收购,新联想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