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中国服装业后配额时代的品牌发展战略

中国服装业后配额时代的品牌发展战略

作者:     转贴自:中国国门时报    点击数:1099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的服装业必然要经历在海外市场遭受抵制的时期新兴制造业大国的劳动成本低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比较落后,往往通过低价来占领市场。因此近来中国在海外的制造业产品不断遭遇他国抵制。2004年9月,在仅有二三十万人口的欧洲城市西班牙埃尔切市,数千市民用早已准备好的燃油瓶和汽油将价值数千万元人民币的中国鞋付之一炬。

  中国企业在迈向国际化过程中,受骗上当实属常事,交了不得不交的学费,此外,技术壁垒也是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广东中山有两家出口服装的企业,一家企业因出口的梭织棉质长裤上的拉链镍含量超出输入国相关技术法规要求,全批货物被退运,企业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万元人民币。另一家出口服装企业因尼龙梭织长裤日晒牢度达不到输入国标准,也面临赔偿或退运的处理。

  据商务部统计,仅去年上半年,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637宗涉及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别调查,这些抵制绝大多数来自家电、玩具、纺织品等领域。

  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的问题,而环境保护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产品将成为21世纪国际市场消费主导。准入世界纺织品贸易市场的企业和产品,必须对全球环境负责,符合消费者和社会的长期利益,就要达到ISO14000标准。据了解,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该标准,1万多家企业通过了认证。但我国这项工作起步较晚,这种状况极有可能成为有关国家绿色壁垒的重要因素。因此,纺织品生产、加工企业要尽快取得ISO14000认证和国际认可、注册,纺织品出口才能够打破一些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开拓国际市场。

  配额取消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化来说是个利好消息,然而很多国家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上不断增添新的阻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服装企业正面临“十面埋伏”。

  中国服装品牌如何突出重围,如何告别低端,真正走向国际舞台的话题,已经成了业界空前引人关注的话题。

  似乎总是有挑战才有机遇,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激发人的潜能,从而造就能够让其不断向前的趋势。目前,国际品牌纷纷抢滩中国,我国本地品牌展开家门口的角逐。有识之士认为: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开放度越来越大,中外服装企业竞争将愈演愈烈。中国服装市场竞争已从相互借助进入了直面交锋时代;从城市市场竞争过渡到了农村市场竞争;从品牌竞争、分销竞争、品质竞争、价格竞争等向组合竞争的形势迈进。正视中外企业竞争的新格局,找准定位,谋求最大市场空间,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本地服装企业面临的时代课题。

  “如果我们把自己定位于世界工厂,世界所有第二产业的制造全部交给你,又能怎么样?”大型毛纺织企业恒源祥集团总裁刘瑞旗发出了沉重的叹息。1999年,刘瑞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曾遇到当地一个毛纺织企业老板,这位老板的企业包揽了牧羊、剪毛一直到制衣的环节。工厂制成的成衣每件只能卖100美元,而最终在市场销售的价格却高达350美元。这个老板问刘瑞旗:“这是为什么?我们花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高额利润却被没有经过任何物质处理的流通领域获得了?”这是因为掌握定价权的不是服装生产企业,而是品牌的拥有者,或者经销商。

  挂上别人的品牌要交钱,通过流通领域销售到终端市场,又将数倍的利润拱手相送。这种事在中国服装业司空见惯。同样质地的服装,中国品牌的价格仅相当于国际知名品牌的三分之一至二十分之一。很多服装企业是在为人作嫁,为国际品牌贴牌生产服装,然后在中国销售。中国成为世界一个服装大工厂,深陷在全球化分工的低利润环节,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单纯的制造业基地。

  正如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所说:“在中国制造商出口总利润当中,35%被品牌拥有者拿走了,55%的利润被零售、批发和整个销售渠道拿去了。而品牌拥有者多为国际知名企业,外商之所以拿走大部分利润,一是因为他有核心技术,二是因为他有品牌。”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