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04年11月,唐山卫生陶瓷产品出口量达961万件,出口额9545万美元,比2003年有大幅度的提高。根据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供的数字显示,2004年一季度,中国建材商品出口持续增长,建材及非矿商品出口13.6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94%。
品牌出口过于集中 区域定位成为瓶颈
近年来,中国建材商品出口显现两大趋势,一是国内出口厂家和境外出口对象呈现多元化;二是建材工业的主要产品如墙地砖、釉面砖、卫生陶瓷、平板玻璃、玻璃纤维制品、工业技术玻璃制品、水泥等,逐步取代非金属矿产品,成为主要建材出口商品。
去年,陶瓷出口方面出现了大丰收,特别是卫浴产品的出口量,更是随着旺季的来临而与日俱增。然而业内人士却指出,目前,无论地砖还是厨房卫浴方面的出口,都还局限在东南亚一带,其他地区相对较少。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东介绍,近年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的出口形势十分喜人,每年的增幅都在五成以上。
业内人士分析,地砖与卫生陶瓷出口相比较,地砖出口的优势仍然在上升,而卫生陶瓷卫浴上升的势头盖过地砖的出口,虽然量还没有真正上去,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可小觑。而业内也对卫生陶瓷的出口区域提出疑问,多数人认为,较多品牌的出口仍然集中在东南亚一带,区域定位成为一个瓶颈。
品牌消费深入人心 中档市场日趋扩大
目前,全国共有1118家建陶卫陶企业。其中,近年来卫陶企业发展相对较好,一线品牌如美标、HCG、科勒、TOTO、乐家等市场运作呈上升态势,但幅度不太大,总销值连续三年微幅增长,这说三星级以上酒店的装修已进入饱和状态,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的零售市场也进入相对成熟期;二线品牌以广东、重庆、唐山为核心,呈三足鼎立之势,其中广东仍是重心,呈稳健发展态势;潮州洁具近几年也在飞速发展,三百多家工厂(作坊)年销值超过10亿元,其专业化分工、资源丰富、100%民营资本、灵活多变的运作体系等优势不容忽视。
目前,国内卫浴市场的特点是由三角形向椭圆形变化,市场仍是一个底边很长的三角形,高档洁具市场份额约占10%,而低档产品市场占有率约为50%~6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外资品牌本土化和国产品牌的品质提高,中档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竞争逐步规范有序,品牌消费深入人心,低档产品呈萎缩趋势,中档产品份额日趋扩大,整个洁具市场向两头小、中间大的椭圆形方向发展。
国内出口日益扩大 催生河北品牌战略
由世界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及被誉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经济联合国的“世界经济论坛(WFF)”共同组织评审并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于2004年6月28日出炉,建陶卫浴行业有8家企业入围,其中河北唐山市的“惠达”品牌以总排名261位,品牌价值22亿元人民币荣膺卫浴行业的第一名,冠军、鹰牌、马可波罗、东鹏、斯米克、四维和山东临沂市的江泉分列二到八位。
据了解,此次采用的品牌评估方法,是目前通行的“经济适用法(Economic Use Method)”,通过对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等数据的综合分析,判断企业目前的盈利状况、品牌对收益的贡献程度。通过数理分析方法,客观地预测企业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盈利趋势,以及品牌贡献在未来收入中的比例,最后通过对市场、行业竞争环境的风险分析,计算出品牌的当前价值,作为排名依据。
有关人士表示,虽然此次评估的机构和方法各目前尚有争议,但它对于定位和塑造品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出口的进一步扩大催生了品牌战略,如今,建立新产品研发中心、加快建设国家外销网络、参加国内外著名展览会、商标涉外注册等实施品牌战略的行动已经起步。
惠达陶瓷已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此举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此外,卫陶、梦牌、中陶、华丽等企业也在国外市场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唐山陶瓷只有贴牌产品的历史正逐渐在被改写。
借鉴外企运作模式 加快改进创新步伐
国外建材超市拥有全球廉价采购网络,成本比中国低得多。
随着国外大量绿色环保建材、大型零售企业的涌入,不但使中国建材批发市场的价格优势丢失,而且还将导致市场争夺加剧。一方面,中国加入WTO,随着关税的降低,国外一批高新技术的建材产品很快涌入国内,这些产品都具有相当的竞争实力。国外建材零售企业的涌入带来了全新的经营理念,一些属于集贸市场、摊位式市场、商品订货会等传统市场形态的经营份额,将被个体经营、代理配送、直达供货、品牌专卖、仓储销售、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流通工具所取代。另一方面,建材市场现有的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虽然国外优质的装饰建材可能会一时冲击市场,并占有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但国内企业也从中学习借鉴到他们的运作模式,而后加以改进创新,逐渐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市场机制。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许多建材生产厂商通过与外资企业合作,共同占有市场(包括国际市场)的可能性会更大,从而做大市场,国内原有的装饰建材也由此可能获得更大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
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国外的建材市竞争对国内的建材市场带来的好处,将远远大于暂时性的冲击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