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走向世界 商标先行

走向世界 商标先行

作者:何芬兰    转贴自:国际商报    点击数:1034


   一年前,轰动一时的海信商标被抢注事件最终以海信与德国博世-西门子的握手言和而告终,留给海信的是难言的伤痛。同仁堂、五粮液、狗不理……我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在海外遭遇“抢注”的警讯频传,令人扼腕。
    “中国商标已进入了被境外抢注的高峰期,”“警惕海外商人用商标抢注制造贸易壁垒阻挡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媒体、专家纷纷发出警告。

  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约15%的国内知名商标在国外遭抢注。近些年,我国商标国外抢注案件每年不下百起,涉及
化妆品饮料、家电、服装、文化等多个行业。国外抢注者通过商标抢注或进行商标倒卖,或以侵权之名索赔,或索取高额转让费,更有甚者利用商标抢注,让中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企业和产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断扩大,
竞争力不断增强,拥有知名商标的中国企业成为国外竞争者的“眼中钉”,他们通过抢注商标设置新的贸易壁垒,试图剥夺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生存空间,延缓和阻止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的确,在中国商品昂首步入国际市场时,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却相对滞后。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是商标获得国际保护的重要渠道,虽然我国早在1985年就加入了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但从知识产权成果展上展示的“历年国内申请人在国际局国际注册量统计表”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1989年我国申请商标国际注册的只有4件,1990年为25件,1995年以前每年的申请数量一直未能突破100件,从1996年到2000年分别为109件、219件、156件、152件、223件。

  “走向世界,商标先行”,知识产权成果展打出了这样一句口号。

  诚然,谁也不会愿意将自己辛苦打造的“金饭碗”拱手送人。吃了苦头,交了学费的中国企业此时也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开始制定商标“走出去”方略,以期通过商标“走出去”带动商品“走出去”,从而最终实现企业“走出去”。

  随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商标也开始逐渐走向世界。据世界知识产权
组织公布的数据,2005年来自中国的商标国际注册量为1334件,比2004年增长31.4%,申请量排名成员第八位。

  
联想集团堪称借助新商标开拓国际市场的典范。“Legend”商标曾是联想集团长期的主打商标,然而,这一商标在海外却早已被他人大量注册。没有一个统一合法的商标,联想集团的国际化拓展步伐面临困境。为了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在全世界获得全方位的商标注册和法律保护,2003年4月8日,联想集团起用了更具独创性的“lenovo”英文商标,真正迈出了全面国际化的步伐,并在去年一举收购IBM笔记本电脑业务,跨入世界500强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