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一家俱乐部里响起诡异的音乐,“天黑请闭眼……”别以为这里在进行什么恐怖活动,其实是一大群素不相识的年轻人聚在一起玩一种正风靡中国白领群体的“杀人游戏”。 调查显示,我国约有100多万人参与这一游戏,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甚至建立了专门以“杀人游戏”为主题的俱乐部,拥有会员数千名——作为成人游戏的一种,“杀人游戏”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休闲产业,每年产值数以亿计。
现代白领为何趋之若鹜
都市白领平日大多工作紧张,可他们中为何有这么多人对“杀人游戏”乐此不疲,甚至将其当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剂品呢?记者采访发现,“好玩、刺激、释放压力”是他们玩“杀人游戏”最重要的理由。
“玩这个游戏可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甚至引发不少对性格真实的思考。”一玩家如是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告诉记者:“玩杀人游戏真上瘾,特别是游戏中辩解的过程最激动人心,我们曾经有过一局争论了4个小时的经历。当你花费口舌成功说服他人取得最终胜利时,那种成就感特别令人兴奋。”不少热衷此游戏的人都表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如何在蛛丝马迹中找到有用的线索就需要考验玩家的脑力。正因为如此,目前不少外资企业都会在其招聘和培训程序中引入“杀人游戏”,因为它能够锻炼人的观察能力、判断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表演能力,还能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杀人游戏”旨在考验玩家的脑力和团队精神。
但一些从游戏中已经“挣扎”出来的玩家却认为,“杀人游戏”就是一种互相栽赃和陷害,激发了谋害他人的快感,使人人都成了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危险人物,使以前的朋友都不再像朋友更像骗子。人的善良、友谊、信任还有人性深处最柔软的爱,都被这个恐怖狰狞的“杀人游戏”谋杀了。“和朋友可以喝酒、可以旅行、可以逛街、可以相互吹吹牛……但就是不能一起玩‘杀人游戏’。”一公司白领说。
一场游戏所带来的财富
上周末,记者探访了位于魏公村附近、名为Xclub的“杀人游戏”俱乐部。在Xclub有点像钱柜风格的大堂里,近10个年轻人正坐在沙发上等待“入房”,大堂墙壁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显示着各房间的人员名单。不久,大堂广播响起,“5号房第3轮游戏完毕,可以进入。”这时马上有人在服务人员的带领下进入房间。服务人员介绍说想在Xclub玩游戏必须先填写个人资料,花10元办理会员卡,然后每玩一小时还要再交10元。负责培训的一个女孩告诉记者,Xclub里的游戏是非常专业的“杀人游戏”,法官由俱乐部服务人员担任,会员则按杀手、平民、警察分成三组,最多每4人一组,组员之间要相互配合、保护,以赢得胜利。
Xclub的老板本身就是一名“杀友”,2002年他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杀人游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他进入这个圈子两年之后,他发现了一个越来越庞大的族群。这个族群包括包括了演艺界人士、媒体、公关、广告、外企职员、企业高管等各个行业的人们。他们身上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但那时玩游戏的场地还多局限在避风塘、酒吧、咖啡厅等地方,由于吵闹、嘈杂、不规范等多种因素让很多“杀友”都不能尽兴。于是他开始考虑能否做一个俱乐部,把“杀友”们聚集在一起。2004年12月第一家“杀人俱乐部”成立了。很快,其他名头响亮的杀手们也都纷纷集结资金成立“杀人俱乐部”。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北京迅速出现了8家“杀人俱乐部”。会员人数已经接近5万名,还有源源不断新加入的会员。大部分“杀友”本身的收入都属于中等偏上,这些信息本身就是一个财富。杀人俱乐部之一逗酷的老板说:“500万元的投资不到一年收回,这样的盈利速度已经非常不错了”。正是因为这样的盈利速度,加上还有90%以上未被开发的市场,致使许多人加入到追逐这个财富的行列中。采用连锁店的形式就成为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的一条途径,Xclub已经迅速在朝阳区开出了它的第二家分店。Xclub的老板告诉记者Xclub“杀人俱乐部”的重庆连锁店刚刚开业,而在年底,成都、青岛、郑州等二线城市的连锁店将全部开出。上海和广州的连锁店也将随后开出。据记者了解其他几个杀人俱乐部也都有类似的打算。
除了通过连锁店的形式抢占其他城市的地盘以外,电影、话剧、电视剧、网络游戏、餐饮等行业都将要或已经成为这条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迷上“杀人游戏”的导演阿甘拍摄的《天黑请闭眼》票房突破2000万元。而目前《天黑请闭眼2》正在筹备中。“杀人俱乐部”与电视制作公司和电视台的合作也正在展开。目前一档崭新的综艺节目已经成型,并且第一期节目已经制作完成。这个根据“杀人游戏”的游戏规则改编的电视节目将在明年推出,这一切都昭示着这个不起眼的市场潜在的巨大商机。
除此之外,与“杀人游戏”相关的服装饰物也迅速成为这个产业链中的一环。“杀人游戏的衣服、帽子、钥匙链、鼠标垫等都已经开发出来,我们正在让它们变成商品。”Xclub的副总经理袁小姐告诉记者,“我们开发的‘杀人面具’已经申请专利。10月还会出版一本月刊——《X档案》,这也是国内第一本与‘杀人游戏’有关的刊物,但是目前这本刊物还是作为宣传品,但是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会把它也做成一个品牌。”另外参照“杀人游戏”的规则和游戏启迪心智的特点,相关的实体游戏和网络虚拟游戏正在研发中。这些游戏一旦推广开来,将成为下一个赚钱机器。
专家说法
“杀人游戏”的风行引起了一部分社会学家的担忧,认为游戏名称本身具有引导暴力、宣传暴力的煽动性,同时,在游戏过程中,无论这个人平时是多么纯真善良和诚实,一旦在“杀人游戏”中扮演杀手角色的时候,都要竭力隐瞒自己的身份,想尽一切办法除去有威胁的人,最终“杀”光所有的人,而欺骗、谎言、伪装都是必需的手段。那么,长此以往,“杀人游戏”是否会将人性引向虚伪、欺诈?
社会学家王开玉的看法是:“杀人游戏”只是真实模拟现实社会中正当竞争被淘汰的一个过程,游戏中的伪装和狡辩,相当于竞争过程中采取的种种策略,这种游戏的风靡是当代青年面对各种竞争压力内心不安全感的表现。现代年轻人正承受比以往更高强度更多竞争的工作压力,不仅如此,这一代年轻人多为独生子女,他们还要担负更多的家庭责任,“杀人游戏”提供了一个脱离现实的虚拟空间,可以让人暂时退出社会舞台,在游戏中缓解压力,游戏中的“杀人”和辩解都是适时的发泄,对现代人的心理健康不会有特别明显的负面影响。
中国心理保健师李文中在网上曾撰文指出,参与者保持健康心态很重要,切莫使参与者将现实生活中的上司、或与己有矛盾者都设为假想敌,通过一遍遍的游戏增强心理怨愤,从而影响彼此在现实生活中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