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44.6%的反倾销税,中国彩电再次止步欧盟门外
前不久,欧盟借口国内某彩电企业不愿接受现场取证调查,宣布对中国彩电出口商征收44.6%的反倾销关税。这是继去年美国对中国彩电征收反倾销关税以来,中国彩电出口再次遭到反倾销大棒的沉重打击。
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秘书长于治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1988年起,欧盟就开始对中国彩电进行反倾销调查,直到2002年8月,经过多次谈判后,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及7家彩电厂商在出口价格及数量上作出承诺,才被欧盟免征反倾销关税,但是7家国内彩电企业只获得了每年40万台的配额。根据当时7家彩电出口商与欧盟签署免征反倾销关税协议时的承诺,任何一家公司违反承诺将被视为所有签字者违反规定,要对其他6家企业同样征收重税。
对于此番被征收反倾销税,厦华与长虹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还不知情,但听说又要被欧盟征收反倾销关税,都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表示马上要向公司高层汇报讨论对策。创维集团总裁张学斌认为,被征这么高的关税,欧盟市场基本上是再次对中国彩电出口关上了大门。
近年来,针对国外一些市场对国产彩电业频频挥舞的反倾销大棒,国内彩电巨头们纷纷采取海外办厂的方式避免风险。虽然欧盟给7家彩电企业的配额只有40万台,但是据海关统计,2004年,仅广东省对欧盟出口的彩电就达867.7万台,这主要就是中国彩电企业通过海外办厂等方式多方渗透的结果。
一个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番国内企业之所以敢跟欧盟对抗,就是因为其已经在海外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即使欧盟对其实施制裁,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对国内彩电企业的影响就不大,因为欧盟的制裁不是针对一家企业,而是针对所有的国产彩电,打击面很大,那些没有在海外办厂的企业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专家指出,由于我国“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限制,以及近年来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贸易摩擦已成为常态。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随着产业的发展、产业链的延长,越来越多的行业被卷入到全球贸易摩擦中。
根据世贸组织的统计,从1995年至2005年,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在世贸组织成员发起的反倾销案件中,约1/6针对中国。2005年,中国遭遇反倾销调查51起,为历年最多。
对此,专家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实施“走出去”战略意义重大。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资本输出、技术输出、品牌输出等方式到有市场潜力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办厂,是应对贸易摩擦加剧、国内产能过剩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影响的有效手段,可以绕开贸易壁垒,可以更好地参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据悉,目前我国家电企业已经认识到海外办厂的必要性,并掀起了一股海外办厂的热潮,如厦华在德国、法国,海信在意大利、法国均拥有工厂;长虹、创维、海尔、TCL也在墨西哥、俄罗斯、匈牙利、捷克、波兰、比利时等国建立了多家海外彩电生产基地及合资公司,避开技术和关税壁垒,抢占海外市场。
不仅如此,家电企业在防范和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时,还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强沟通,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尽量采取和平的手段,将反倾销调查消灭在无形之中。如果实在避免不了,也应该采取主动应战的态度,尽量降低反倾销关税,减少损失。而不能因为自己一家企业有对抗的实力,就忽视了整个国内家电产业的前途,不应让“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事件再次发生。 |